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共返回6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颐苑随笔 中国人的姓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9期  作者:蕭炎興  出版时间:2007-08-01
    关键字: 姓名 中国人 中国文化 赐姓 黄帝 安名字

    姓名」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氏族」是一个族群的徽帜。中国人最重视姓名,因为中国人的自私心太重,常把姓氏当作利益的护身符,而世界其他民族虽亦把姓名当符号,却不含半点私人利益的期望。中国人安名字,首先考虑个人及家族的吉利。若是由於姓氏的意义不优美不宏宽,则在安名字时就很难定调。比喻姓萧姓的萧字。原本是草名,而代表清寂、萧索,而且表示骚扰、萧然,这些都是不雅而颓败的意味。因此要安一个符合个人吉利的名字,确是大为不易。安名字可由多方面去着想,如以政治的,道德

  • 文章中国姓氏起源与李姓由来浅谈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祥漢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中国姓氏 起源 李姓 李祥汉 黄帝之后

    四四四个,复姓六〇个,并非完备之作。又据「中国人名大辞典」刊载的姓氏约有一二〇〇个,近据一九九五年北京出版社所编印的「中国姓氏辞典」,共收古今常见的姓氏一四六六条,其中单姓一〇三五条,复姓四三一条,应属包罗中国姓氏的大全书。关于李家姓氏的由来,依据「大唐玉牒」所载,乃系黄帝之后裔,黄帝有二十五子,长子名玄嚣,其一支传唐、尧、商、汤。次子昌意,其一支传虞、舜、夏、禹、周文王。昌意生高阳,高阳有盛德,黄帝崩,立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大费

  • 文章溯祖尋根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劉鍔  出版时间:1987-10-31
    关键字: 刘姓 中国大陆 台湾 溯源

    一、孝道的重要性:孝是一個人對父母養育之恩所作的囘饋行爲,是人性基本的倫理表現,有生倶來的天性本能,象徵的啓迪意義,却相當深遠。由於我們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對孝道的表現與倡行,較世界任何國家來得完善積極。以「孝經」、「孝子傳」、「廿四孝」等,都爲人知,對國人孝道觀念的激發與社會孝道風氣的養成,確實有著極大的貢獻。二、現代人應承先啓後,實踐孝道:古代社會中的結構單純,人們過的多半是純樸勤儉,亦耕亦書的生活,對孝道實踐,放眼於大功大業與國事民政上,局限噓...

  • 文章宗谱在中国文化上的价値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曹文彦 出版时间:1989-04-10
    关键字: 宗谱 中国文化 价值 修辑

    家有谱,犹同国有史。国无史,千年如长夜;家无谱也是如此。国可亡,史不可亡。日本占据台湾五十年,学校禁读中国史,目的要使台湾人数典忘祖,甘为驯奴。可是只要历史存在,国家虽亡,领土虽失,必有重光收复的一日。就宗谱而言,主要是为了要崇本原始,故上溯于千百年之前的祖先,以明血胤的根源。其次,为了要绵延繁衍,故记载千百年来子孙历世相承情状,以见今日的兴盛,并昭示前景的光明。历世有杰出的先辈,还要记载他们的德行与志业,不仅光耀宗族,且可示范后辈。曹氏始祖是周武王之弟

  • 文章从振兴永嘉昆剧论中国戏剧前途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2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永嘉昆剧 中国戏剧 印度戏剧 中国古文化 振兴 时代精神

    好多中国戏剧史论著都谈到,温州是宋元南戏的发源地,也可以说是中国戏剧的发祥地。这,可以说是温州的光荣,却是中国戏剧的悲哀。说是温州的光荣,是因为小小的温州居然孕育了宏大的中国戏剧;说是中国戏剧的悲哀说是中国戏剧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竟然迟至宋代才在东南一隅的温州成型,而在古希腊与古印度,早在西元前已经有了成熟的戏剧表演和卓越的戏剧理论。中国戏剧为什么晚熟?对这个戏剧史上的学术问题,一些论著阙而不详。我虽然有点看法,格于资料缺乏,论证不足,未敢轻易立论。现在写

  • 文章資中經濟槪況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2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69-06-01
    关键字: 资中县 行政督查专员区 成渝公路 沱江 中国银行 中国农民银行

    〇、〇〇〇市斤,花生米一、〇〇〇、〇〇〇市斤,猪鬃五、六七〇市斤,兎羊皮六〇、〇〇〇张,冬尖若干坛。主要输入品,计煤炭二一、六〇〇、〇〇〇公斤,白米五四、〇〇〇市石,食盐一二、六〇〇、〇〇〇市斤,菜油五〇〇、〇〇〇市斤,棉花一〇〇、〇〇〇市斤,洋布三、〇〇〇疋,绸缎二、〇〇〇疋等。县城因公路相隔于沱江,商务之繁盛受损不少。全县四十余鄕镇,仍仿照旧习逢场,或二五八,或三六九,或一四七,县城亦于每旬之一四七逢场。金融方面有县银行之设立,其余尚有中国银行,中国

  • 文章河北地方志(附志)新刋介绍——中国方志丛书——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第1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1-07-01
    关键字: 《河北地方志》 出刊介绍 中国方志丛书》

    清苑、安鄕、東安、香河、懷柔、房山、霸縣、涿縣、通縣、順義、密雲、靜海、青縣、滄縣、南皮、盧龍、阜城、交河、臨楡、豐潤、昌黎、新城、文安、束麓、高陽、望鄕、井陘、槀城、新樂、完縣、大名、東明、磁縣、廣平、高邑、冀縣、新河、翟城、安國、隆平、棗強、武邑、安次、薊縣、鷄澤、唐縣、容城、邢臺、永年、邯鄂、慶都、南和、樂亭、慶雲、滿城、廣宗、長垣、成安等縣志。定興、固安、寳坻、寧晉、無極、武強、元城、撫寧、贊皇、平谷、雄縣、內邱、廣昌、清河、淶水、吳橋等縣志。河...

  • 文章兪元桂敎授紀念集出版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8期  作者:李子紅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俞元桂 中国现代散文史》 徐中玉 《年谱》

    俞元桂教授是著名文学史专家、散文家,以《中国现代散文史》系列著作享誉学林。该书近廿万字,分为六个部分:一、学术界、文学界同仁关于俞教授治学为文的评述,包括田仲济、徐中玉、郭风、林非、许怀中等文章;二、政协,民盟等方面人士关于俞教授参加社会活动的回忆,包括赵家欣、陈钟英、汪毅夫等文章;三、受业门人对于业师俞教授的追思,包括陈孝全、刘泰隆、李联明、李乡浏、彭一万等文章;四、吊唁俞教授的文献,包括福建师范大学《悼词》同盟中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等及柯灵、单复

  • 文章中国民俗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6期  作者:婁子匡 出版时间:1970-08-15
    关键字:中国民俗志》 浙江篇章 民俗研究 传世之宝

    地方文献的方志之中的民俗志,我珍视它们不亚于时下从田野工作得来的民俗调查资料。因为我们学人有志于近代民俗的硏究,谁也不会忽视中国数百年前先贤们所作的调查实录,何况我们可以想像:他们在下笔之前,就会有一个槪念,要把它们成为可以传世的篇章。编纂志书,文人们一向看是一件大事,采访一定会严正肃穆,得来资料,也就审愼下笔,而且经过多人的校阅,编纂者集思广益,于是撰成集体的佳作了。这部中国民俗志的浙江省的民俗有关的志乘,选自明淸两朝当年修纂的十一府:杭州、嘉兴、湖州

  • 文章中国民俗志第一辑浙江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70-08-15
    关键字:中国民俗志》 府志选辑 分册介绍

    (原藏於淸史館、北平圖書館,近由美國運臺北,世所罕見之明淸方志選精摘粹的作品。)杭州府志 邵齊然主修十八册 乾隆四九年(一七八四)版 選輯一、 三三二面 風俗 祠廟 古蹟 物產 名勝 祥異 寺觀 諸卷 精裝七册湖州府志 胡承謀主修二十四册 乾隆廿三年(一七八五)版 選輯三一 四面 風俗 諸卷 古蹟 寺觀 祥異 精裝二册嚴州府志 吳士進主修十六册 乾隆廿一年(一七五六)版 選輯一五 〇面 風俗 寺觀 典禮 壇壝 古蹟 塚墓 廟祀 諸卷 精裝一册處州府志 曹掄彬主修一十六册 雍正十一年(一七三四...

共65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