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明山共返回84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谈福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李容之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福山

    东胶州道。道尹为曲同丰[1]。福自金立县以来,距今已八百余年,志凡三修,一为明朝之万历,一为淸之康熙,一为淸之乾隆。都因年代久远而难觅完本。淸光緖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奉旨典馆于京师,征求各省志书,越三年,邑令康公创修志之举,公举王文海,牟朵珊,谢南川[2],及于宗潼等四人为总纂。当时该四人皆宦京师,邑中尙未开局,仅有提调采访,既无经费,又无薪给,皆自尽义务。后又因总纂四人均调离京师,回此而中辍。民国九年又重申前议,所幸邑中孙君虞臣习知邑中掌故

  • 文章无锡许多名的来历及其传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6期  作者:呂興元  出版时间:1991-12-20
    关键字: 芙蓉山 石塘 斗山

    无锡地形以平原为主,也有不少丘,群峦起伏,逶迤连绵,屹立于太湖之滨,形成天然屛障。人有人名,名,但来历各不相同,有的传说有某种矿藏而得名,如锡、铁、铁又名皇,亦名鸿,位于无锡县鸿声鄕,相传产有铁矿石,得名铁,因吴泰伯的墓冡在此,又得名皇,后来传说东汉高士梁鸿隐居于此,死后又葬于上,所以又称之为鸿。有的因名人在居住过或死后葬在上而得名,如惠,嵩,舜柯,西高,白药,惠在「隋书」被称之为九龙,因一西域和尙名叫慧照

  • 文章福州的怡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1期  作者:李鄕瀏 出版时间:1992-11-30
    关键字: 凤山 长庆寺 五虎山 亭江怡

    福州的怡,计有三处。一在西郊风尾村的怡《福建名胜辞典》有述:「怡是座小坡,形如飞凤落坡,故亦名凤。」有古寺,唐时名淸禅寺,后改延寿寺。五代改名长庆寺,毁于战乱。宋天圣年间(一〇二三—一〇三二)复建,景祐五年(一〇三三)敕号「怡长庆寺」,即今西襌寺。宋李觏的《游怡长庆寺》的「院香知有佛,僧静似无人」、明黄道周的《宿怡招提》的「路折城西地已幽,寒云更绕寺门流」诗题和诗句,俱见禅林的规模和形胜。所以《榕城考古略》有述:「一名怡,亦曰域。距

  • 文章巍巍四明系忠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2期  作者:古今柏 出版时间:1994-02-10
    关键字: 四明山 王翊 顺治 山民 清军

    巍峨苍茫的浙东四明,在历史上,曾是明末抗淸志士王翊率领民众抗淸鬪争的策源地。王翊和当时的浙江著名抗淸首领张煌言、李长祥、黄宗羲等部并肩战鬪。王翊统率的义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曾经屡建奇功,威震浙东。他领导的抗淸鬪争最后虽然失败,但他那强烈的民族爱国感情,杰出的军事才能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深为后人所称颂。王翊(一六一六——一六五一),字完勋,号笃庵,浙江慈谿人。[1]后迁余姚。他幼时父母双亡,家境贫困,和胞弟王竑相依为命,逐渐学会务农耕作,靠农

  • 文章漫話梓里南通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張樂陶  出版时间:1977-11-15
    关键字: 南通县 曹公祠

    南通县邑城垣,例有四处城门,开放通行者,仅有东、西、南三个城门,北门久已尘封,上建北极阁一座,该阁又名北上鎭殿,规模雄伟,气象万千,殿中供玄武大帝神像一尊,双脚踏伏龟、蛇各一只,背后有七星黑旗一面,相传是显示天神降妖伏魔之赫赫威灵,神像前有一巨大石板,盖在井口,井内有仿佛如电线杆一般粗大的铁索一根,据谓此乃千年古物,在北门城河受日月精华修炼为铁索精,经玄武大帝降服鎭压于此。寓有劝人行善,不要走火入魔为害社会,而遭天谴。城北三里许,有号称北五之胜地,中为

  • 文章浙海島嶼彙誌㈧續四十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12期  作者:葉湘舟 出版时间:1972-12-20
    关键字: 浙海 六横山 岛屿 佛肚

    廿二、舟羣岛六横附近各岛屿:六横纵长十五公里,横约十公里,总面积有一百五十平方公里,人烟稠密。农田占本岛面积五〇%,平原沃野,村落相望,无异内陆,有鱼米之鄕称。岛分上下两庄,居民几近十万人,渔农为多,经商次之。本岛四周,除西面外,均可泊船,汊港安全,对外水上交通,极为方便。附近大小各岛计有五十三处,除佛肚、马跳头、金钵盂、走马、对江五处外,其余或系荒,或无人烟。佛肚介于梅(鎭海县属)六横之间,分水流为二,东与双屿曰双屿港,西与汀子曰汀

  • 文章星洲恒亭、抚今追昔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1期  作者:楊志文 出版时间:1988-11-01
    关键字: 新加坡 恒山 坟山 金炉

    一、恒亭的创建:恒亭位于惹兰红和医院通道的交界处,位于石叻小学和中央医院护士学校附近,这里原是个小丘,叫做恒、所以坡上的古庙就称为恒寺。恒寺是新加坡华人社会早期的领导机构,它是福建人兴建的一个庙堂,在十九世纪的华人社会里,福建帮不只是人数压倒其余各帮,也是财富最雄厚的一帮。福建帮便以这两点优势,控制着整个华人社会。代表福建帮最高机构的福建会舘,一般都认为它正式创立于一九一五年,不过庄钦永则认为它最远在一八八二年便已成立。无论如何,在福建

  • 文章从「文字学」看兴民间的「端公跳神」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1期  作者:劉沙 出版时间:1986-10-10
    关键字: 兴山县 习俗

    端公」即「巫师」幼年时期,在家鄕玩乐,趣事多多,看「端公跳神」,岂止有兴趣,简直着迷。记忆中,在「关庙」(关圣帝君)读中心小学(相当今之国小),放学回家,只要风闻街上,场头有「人家」做「端公跳神」,小朋友便心猿意马起来,吃饭也是三口当着两口,囫囵呑枣,虚应故事似的赶忙放下碗筷,为的是早早赶赴现场观看,占个好位置欣赏。「端公跳神」又叫做「观灯」。鄕、戚、学、友们听来怕有些陌生又有些亲切感吧?陌生是因为三十多年没上过口,亲切是因它是道地的兴家鄕话。还记得

  • 文章百粤名知多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譚國偉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白云山 越秀山 罗浮山 西樵山 历史渊源

    我国幅员辽阔,广袤五千公里,总面积达一千一百四十二万平方公里,地形地貌,变化万千,大致为西北高、东南低。其中脉相连,河流交错,幷形成三五岳,气势磅礴,蔚为奇观。而我粤则位于岭南之南,正处于丘陵绵延及珠江三角洲平原之间,得天独厚,有有水,蕴藏着丰富资源,适宜于人口的聚居。自然而引发农、工、商的经济发展。在这片平原丘陵之中,竟然有矗立著一座座峻峭秀丽的丘得作点缀,由于人民生活的富庶,对这些丘,情有独钟,世代的开发和建设。于是寺院、道观、亭台楼阁

  • 文章浙海島嶼彙誌(四)續卅二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1期  作者:葉湘舟 出版时间:1972-01-30
    关键字: 浙海岛屿 舟山群岛 秀山 大洋 大榭 黄岐港

    十四、舟羣岛秀附近各岛屿:秀形势曲折,起伏不定,以故民多强悍,鬪殴事件,时有所闻。居民以捕鱼、农耕为多,经商出外为船员者,亦不乏其人。秀南面有靑,其旁曰灌门,水流至急,俗有:「老大好做,灌门难过」之谚。附近有小岛十五个,因面积过小,均无人烟。十五、舟羣岛大洋附近各岛屿:大洋人烟稠密,渔业发达,惟附近各小岛因面积过小,向无人烟。本岛以北,则为江苏洋面,小洋即属江苏省所有。本岛为浙省北部最终之一岛,所有全浙洋面北部之辖区,亦尽于此矣。十六

共844条记录 1/8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