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北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东北建省考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顧耕野 出版时间:1974-05-01
    关键字: 东北旧制 东北建省 俄罗斯 康熙 史料考证

    日俄战后,双方对我东北土地,主权,自由处分,毫无顾忌。淸廷始憬悟到东北局势之严重与危险,随时有脱幅可能,关系国家之存亡至钜,为亡羊补牢计,必须加强经营,乃于光緖三十三年,把东北地区重新划分,改建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行省,与内地各省划一建制,三省各设巡抚,以理民政,特设东三省总督,统一军权指挥,军民分治,分层负责。第一任三省总督为以盛京将军赵尔巽升任。奉天巡抚唐绍仪,吉林巡抚朱家宝,黑龙江巡抚由黑龙江布政使叚芝贵署理,一切行政官署与其他行省组织一样

  • 文章白山黑水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楊錫福 出版时间:1982-08-01
    关键字: 东北地区 物产资源 东北局势 农业

    小米、小麦。1.高粱:为东北最有名的农产,产地以辽宁省为最多,辽北吉林次之,嫩江及黑龙江两省又次之。东北高粱产量占全国高粱总产量百分之四十二点六以上。2.大豆:亦为东北主要农产,产区至为广濶,辽宁、辽北、吉林、松江、合江、嫩江均产。占全国大豆总产量百分之四十以上。3.玉米:产于松辽平原及长白丘陵等处,产量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百分之三十三以上。4.小米:产地亦甚广,而以松江、黑龙江及辽宁三省为主,嫩江、辽北、吉林等省次之。东北小米产量占全国小米总产量百分二十七点七

  • 文章东北」的异名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陸廷璜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东北 区域名称 历史沿革

    东北」为中国东北部领土之统称,今指安东等十省三市而言[1]。东北一词,原指方位,如周礼职方司:「东北幽州」。后指区域,如辽史兵衞志:「东北路统军司」,这是由方位演成区域名称较早的一例[2]。至淸朝初年,也有将东北迳用为区域名称者,如淸圣祖有言:「朕前特差能算善画之人,将东北一带山川地理,……详加绘图视之。」[3]民国十一年,北京政府派张作霖督办东北边防屯垦事宜,兼综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最高长官(此三省系民国三十六年东北省区重行划分以前之辽、吉、黑三省

  • 文章汉族之发展与东北之开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金鑠 出版时间:1974-11-01
    关键字: 满族 发展历史 东北 开辟 史料

    )发掘奉天锦西县沙锅屯史前遗址与同年安氏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亦有同样之发现。其后步达生氏(Davison Black)之硏究报吿亦同意沙锅屯新石器时代之遗骸与现代华北人相似,[1]故可断定此二址同属新石器时代遗蹟,且为同一民族所遗留者。又据鸟图腾民族之说法,殷民族可能起于东北,如诗商颂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商颂是宋国歌颂其先德之祭诗,宋是殷商之后裔,殷商人根据图腾,造出神话,自信其祖先是玄鸟所生,玄鸟即是燕子,[2]子安在象形文字上,即为初生

  • 文章东北地略之重要性与世界和平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王奉瑞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东北地略 疆域 谷仓 资源 经济发展

    四九四、〇〇〇元。迨伪满成立后,东北对外贸易指数,更直线上升,一九三九年(民国廿八年)出入口总额高达二、六三三、八三六千元,竟超过廿三年全国(除东北地区)贸易总额一、〇五九、一二四千元,突破十亿元以上之纪录。足证东北经济力之富厚。惟当时东北已失,所有富源,尽被日本侵占垄断,皆为我国之损失矣。东北之松辽平原亦名关东平原,面积五十多万方公里(五一七、五〇〇km2),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百分之四十以上,较全国其他各处平原为高,但平均海拔,皆在二〇〇公尺以下,(见五十四

  • 文章清代东北地区柳条边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鄧蘭儒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清代 东北 《柳条边》 盛京将军 蒙古王公

    的攻打,在辽东一带也修筑起边墙。它的构筑方式,大部分是积土垒成高墙,小部分则是石或木料建成,还利用自然山势条件,劈山建成石墙。东、西两堵边墙情状如「<」字形,这就是明代东北地区边墙的概貌。清朝建立后,满族统治了中国,顺治皇帝入主北京,为了防范国内各族的反抗,巩固其统治地位,必须保持其「龙兴重地」的强大。防止满族汉化,坚持「国语骑射」,以备武功,因而采取了封禁政策。顺治因袭明代办法,利用明代边墙修筑「柳条边」。由于「情势与明迥殊」[2],所以「明朝筑墙,清朝植柳

  • 文章东北旅途随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2卷 第1、2期  作者:方壁成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东北之旅 所见所闻 旅行有感

    一、題歡迎酒會海峽鏖兵四十年,望穿兩岸息烽烟,同胞早日同携手,漢幟威儀照大千。二、宿長春南湖行館雪林深處見南湖,館江湖濱水一隅,百頃園區容一粟,華廳可有鳳來無?三、題別哈爾濱晚會山海關外亦邦鄕,哈爾濱城酒味香,兩岸相通期有待,重來舊地再傾觴。四、大慶油廠題冊龍江景物早凝神,我到油田目一新,大慶資源能裕國,地天放眼色如銀。五、大青山滑雪場題句轉輪鐵索入雲霄,崎路艱難不覺遙,俯視松江盤脚底,青山着意化爲橋。

  • 文章瀋水風光憶昭陵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趙牖文 出版时间:1982-05-01
    关键字: 清昭陵 孝庄文皇后 东北大学 往事回忆 名胜古迹

    民国十八年秋天,我考入东北大学读书。当时东大在昭陵东南方的新校舍一部分扩建完成,文、法、敎育三院均迁往昭陵新址,南关的旧校舍即完全拨给附属中学使用。昭陵的新校舍是当时东大兼校长张汉卿先生捐出他父亲遗产一部份扩建的,占地很广,新建大楼多座,敎职员宿舍也修建数区,眞可说是美仑美奂。昭陵以东,新开河以北到处是红砖绿瓦,崇楼峻宇。东北隅更建筑一个在当时规模之大为全国冠的体育场,十九年秋天中日德三国运动会就是在这里开的。从十八年到二十年九一八是东大的鼎盛时期,也是

  • 文章黄麟书东北长城考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14期  作者:编者  出版时间:1971-01-31
    关键字: 黄麟书 东北长城考 造阳燕北长城 濡水注 白狼水

    黄麟书著秦皇长城考一书,民国四十八年十一,一月香港珠海书院出版,本文为该书第四章之一部及第八章,摘其与熟河省有文献价値者录之。其要点为:1.新秦地在熟河省围场县东边墙山古汉阳城之西,南北宽九百余里,东西长二千余里,未及成新郡。2.燕长城在新秦地南,在古汉阳城与秦长城会合,东经赤峯县北于小河沿跨老河而东南行而至辽东襄平3.秦长城在新秦地北,于察哈尔省多伦县东北进入热河省围阳县在边墙山与燕长城会合为一而东。至绥东县西又分而东北行去吉林省方向。4.汉志渔阳郡要

  • 文章盛夏东北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0卷 第3、4期  作者:德村 志成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长白山 东北三宝 人物事迹 天池

    在人们的印象中,说到东北通常就会想到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但近年由于保护动物意识的抬头,貂皮和鹿茸受此影响的关系,今将后逐渐消失在游人的眼前。将来到此访问的游客可能就不是为寻找东北三宝而来了,取而代之的将是到此享受大自然的游人,这一次我就是以这种心情来到此地的。话说「长白山」海拔二七四九米是中国众多名山中最高的一座,也是一座喷口最大的山体。因山顶堆了多量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灰白色玻璃发浮石,同时年间长达九个月的积雪,因而使它终年披挂著银色的衣装,将它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