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龙灯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乡土介绍)龙灯、迎年与重阳

    来源期刊:《闽聲》 第1期  作者:鄭崇德  出版时间:1966-07-01
    关键字: 龙灯 艺术 技术 表演

    高湖」是南台岛上靠近市区边缘上的一个小村。行政区域辖于林森县白湖鄕的南湖村,但旅外的人寄信是写「福州南台下渡尾高湖乡」。「高湖」虽是小村,但是大名远播。提起「高湖龙灯」,不仅驰名省城,其令誉远至京沪、平津。远年每隔一些时候,就有娱乐界巨子前来重金礼聘「福州龙灯」前往表演,这个「福州龙灯」就是「高湖龙灯」。「高湖龙灯」以外,「高湖迎年」—迎泰山和「高湖半段」—「九月重阳」,也是远近驰名,其盛况和客人的蜂拥,比之台北的五月十三日城隍爷大拜拜的热闹,有过之

  • 文章(乡土介绍)龙灯、迎年与重阳

    来源期刊:《闽聲》 第2期  出版时间:1966-08-01
    关键字: 龙灯 节目 艺术品 游行

    但还不够,涌常再聘请乐队如西乐,十欢,安南鼓,南管、马上吹等加上全鄕五六条大小龙灯的参加,来帮热閙,其盛况无论如何,普通是不容易看到的。这里特别一述的,「迎泰山」不是,一天两日就吿结束,有这样大的规模,和动员了这么多人力财力三两天好像不过瘾,所以每年正月十九日「泰山出位」自泰山庙移驾作为行生的(祠堂里)起,下午巡游,晚间休息「伴夜」大家大吃一番。廿日起正式游行。其经过的路线决定后,即于常日上午循路线鸣锣吿示,请沿途各善男信女斋戒沐浴,洁净街衢,如果天气坏了

  • 文章龍舟競渡

    来源期刊:《闽聲》 第12期  作者:南湖漁父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龙船 龙灯 掌舵 神庙

    端节盛事莫过「扒龙船」了。说文雅一点是「龙舟竞渡」。龙船和龙灯一样,也分黄龙,靑龙,和红龙等。船身很长,可乘坐廿四至卅二人。闽江沿岸多采用卅二人者,龙头均以精工彫刻,两角之间可以坐一人,手执令旗,作为指挥。船腰(中段)安装战鼓,击鼓以齐一行动,船尾有长舵,通常只一人掌舵,大赛或水流湍急时,则另有助手一人协助。五月初一,龙船鼓响了,沿江到处可闻「冬,冬冬,」「冬,冬冬,」的鼓声,他们是在村里挨户募捐乐助,以充实端节竞渡的费用。经费一充足,他们兴致也大

  • 文章大規模的遊行隊伍

    来源期刊:《闽聲》 第18期  出版时间:1968-02-15
    关键字: 高湖 泰山 高脚 龙灯

    最基本的除各神把有锣鼓外,每一把社都要雇用一些在前引道的遂伍。这些遂伍有如下列的种类:叶欢呎下南鼓叶欢呎——中国古乐的一种,包括:丝、竹、鼓、乐,应该是列为国乐的一种,但比现在所见的国乐热閙而乐器多。一遂少者十余人,多至四五十以上的。(颇类今日台湾民间游行的一种)。下南鼓——是闽南的乐队,我们福州人叫闽南的土话是下南,这也和今日台湾以大锣大鼓为主的乐队相同。舞龙灯与弄狮龙灯——既有技艺精辟的舞龙,也有用以配合舞龙节奏用的锣鼓钹和吹打。狮把——拳击和十八般武器配

  • 文章故乡的龙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5期  作者:胡寧慶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故乡风俗 龙灯 龙灯 地方传统 民间文化

    泰和 胡宁庆故鄕在赣中南一个偏僻的山村。每年农历正月,最热闹的便是舞龙灯。家鄕的龙灯分草龙和篾龙两种。草龙用稻草捆扎成三、五节,以稻草绳连接。龙头上有两个稻草扎成的龙草,再用朱红点上「龙晴」,龙须是一束染成红色的黄麻。舞龙时,龙背上还得揷上几支燃香。可别小看了这古朴粗糙的草龙,它可以驱邪袪瘟,保佑六畜兴旺。因此,草龙是到各家各户的畜栏去舞的。每到一处,主人便会把草龙引到家里的牛栏猪圈门前,草龙在门口舞几圈,再冲著畜栏门点头三次。这时,主人便会上前把一个

  • 文章龙灯菊酿话重阳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5期  作者:陸彦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重阳节 节日习俗 龙灯 登高 食俗

    鸡蛋黄、松花等合裹的,一粽分五色,风味杂出,叫做「五花粽」;又有半火腿半鲜肉的,叫做「和合粽」;尙有鸡鱼松、金银杏、芡实蓉等名色;这都是他处所无,而宁波专有其美,端午所无,而重阳独擅其胜了。即使那驰名的湖州粽,亦不足与之比拟。宁波府志载:「重阳各家用角黍相餽遗。」即是指此而言的。赛龙灯:我们宁波还有一样特殊风俗,便是在重阳节赛龙灯,和他处新年赛龙灯不同。从重阳日开始,各庙都有祀神胜会,三牲五礼,备极隆重,神像加披锦袍,冠带一新,殿前树幢结彩,红烛高烧,庙外绣旗

  • 文章龙灯

    来源期刊:《浦東》 第13期  作者:夏羽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龙灯 龙珠 父亲 旱烟杆 竹竿

    在童年的记忆中,惟一依稀记得的,只有要龙灯这一项了,当时我还只五、六岁光景,舞龙灯最少也要六七人个人,才好耍弄。那时,家里闲人多,而且都在晚上,大家也有空,但不记得这个主意是谁出的,但一玩上来,一到晚上,就吵着要玩,说玩,其实是不确实的,说看,才贴切些。一到晚上,大家都吃好晚饭,就吵着把小龙抖出来,这条小龙长约一丈,好像龙里有灯,约五、六个人把持了每根竹竿,每根竹竿,各距五、六步阔,龙前还有一根竹杆,擎着龙珠,就这样在门前一直舞起,向东直行,舞龙珠的人

  • 文章甲申正月十八西岙观龙灯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0期  作者:駑馬 出版时间:2004-03-10
    关键字: 西岙 龙灯 甲申年 西洲 新春

    祖公文号品位高,退归却遇顶风潮。杨子江头风波恶,日光暗淡失颜色,呼天抢地落魂魄。忽然眼前光闪焛,两龙静浪向船边。不敢凝眸忙许愿;还家定设舞龙伴。从此西洲正月里,双龙舞出新天地。乡邻远近人若骛,西岙观灯同倾慕。是日家家客人多,摩肩接踵笑呵呵。年年佳节年年庆,千年习俗未曾停。未曾停,竟然停,近百年来无踪影。唯有西岙龙灯诗,记取人间一段情。精诚不负西岙人,古村焕发甲申春。迎来巨龙魂出窍,三十精英擎龙笑。昂首风云际,摆尾金光曜;灯从人面放,珠自领上跳。高低左右

  • 文章家鄕的龙灯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3期  作者:俞振光  出版时间:1993-03-10
    关键字: 家乡 龙灯 制作过程 掉舞 玩法

    以龙为灯各地都有,而且现为是百灯之首,居于领导地位。不过制作和玩法各有特色,不尽相同。家鄕的龙灯可以分为「日龙」和「夜龙」两大类。通常都在春节期间舞玩。「日龙」系以一二百个像水桶大小的竹箍,用细麻绳互相连结,成为一长条竹环的连接体。这是龙身的结构。竹箍的多少视龙的长度而定。中间贯以二、三条较粗的麻绳,一端系于龙头,另一端系于龙尾。以担负整条龙灯的拉接力。称之的「龙肚肠」。竹环的连接体上披里一层花布或彩绸,便成了一条美丽而曲折自如的龙身。也有比较简单用单色

  • 文章故鄕的新年与龙灯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期  作者:蔣紹欽  出版时间:1967-07-10
    关键字: 湖北黄梅 家乡年俗 龙灯介绍 乡情

    年、已分为阳历年与阴历年,或曰国历年与农历年,也有的亁脆说是新年和旧年。旧历年尽管早已改称为「春节」,可是多数人仍然把它当作「年」来过;无论在形式上,在情感中,旧历年都令人有一种温厚隽永的眞实感,也许,我们原是个农业国,代代相传,一时还改不了这种习惯。「娃儿望过年,大人望揷田」,这是我家鄕——湖北黄梅流行的一句老话。我出生农村,童年大部份在鄕间度过,高小以后,虽已进城住读,但在寒暑假期,亦多返囘家鄕,故对农村过年和玩龙灯的景况,印象常新。冬天是农闲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