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黄公望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黄公望墓葬何处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3期  作者:李涵寰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黄公望 墓地 报导 同乡会 常熟

    旅美乡长李涵寰先生寄下八月七日《世界日报》之两则有关黄公望墓位之报导:一·疑似黄公望墓,藏身富阳山;大陆新闻组杭州七日电:「我们在市郊庙山坞发现了一处古墓,从地形、史料记载等多方面因素分析,这极可能就是黄公望的墓地。」富阳黄公望研究会副会长蒋金乐兴奋地说。钱江晚报报导,蒋金乐指著一处山体悬崖说,山体郁郁葱葱长满了树木,那里有块石崖,很可能就是黄公望的安葬地了。「这不起眼的土堆就是黄公望葬身之地。」蒋金乐说,放在今天,很难相信一个有名画家墓地会如此简朴,但

  • 文章大痴黄公望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6期  作者:蔣勳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黄公望 传世画作 柳贯 生平介绍 成就

    黄公望没有早年书画作品传世,一般着录认为他大约在五十岁以后才开始从事绘画。目前他传世的作品有台北故宫的〈九珠峰翠〉,上面没有名款。北京故宫的〈天池石壁〉画于至正元年(1341),黄公望七十三岁,在他少有的几件传世画作中是创作年代较早的一件。〈天池石壁〉左上角有黄公望的题跋:「至正元年十月大痴道人为性之作天池石壁图,时年七十有三。」至正二年得到〈天池石壁〉的「性之」请柳贯为这张画作歌,画面右上角因此留有柳贯颇长的题诗。柳贯生在1270年,比黄公望只小一

  • 文章印说:“黄公望印”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7期  作者:歸之春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黄公望 生平介绍 画作 印章 印材

    【説明】本篇選自《二春草堂金石文集》

  • 文章黄公望名字考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9期  作者:花亦明 出版时间:2012-05-01
    关键字: 黄公望 简介 元四家 史料记载 典故

    元四家」之首黄公望以承先继后、引领时代大手笔,在中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他的名字,由「黄公望子久矣」得出,故名公望,字子久。这名字与他在绘画界的名望相比,总觉得平淡、普通之嫌,未免生些遗憾。近阅《史记》,始知公望名出有典,并不简单呢!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本姓姜氏,「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于周西伯(即位前的周文王)」。「周西伯猎,果遇太公(姜尚)于渭(水)之阳,与语大悦,曰:『吾太公(周太王古公亶父)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

  • 文章「無用禪師」是僧人還是道士——外一篇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5期  作者:黃道蘊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无用禅师 全真派 黄公望 佛舍利 信徒

    信仰道教「全真派」的黄公望,晚年偕同无用禅师共游富春江时,二人同时感悟到富春山水之美,引人入胜,便升华成寄情胸怀和国运之情,二人都想把此一情景永远留住。于是黄公望历经多年完成这幅巨制《富春山居图》长卷。诗言志,画明节,画卷留存无用禅师手中多年,他逝世后画卷流落民间,转辗相传,历经劫难,终分为贰,落脚两岸,前小幅存于浙江杭州博物馆,取名《剩山图》,后长段存放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谓「无用师卷」。经查无用师是道教全真派元代著名道士「金蓬头」金志扬号野庵

  • 文章讀書掇拾——瑰寶今年珠聯璧合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7期  作者:方孔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同乡会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卷 收藏 珠联璧合

    民国八十二年二月出版的第13期《常熟乡讯》,八八老人王子扬先生发表了〈瑰宝何日珠联璧合〉宏文,屈指算来已十六年矣。大文是阐述吾邑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所画的长卷〈富春山居图卷〉分身两岸,殷切的期盼分割的国宝,珠联璧合。是年八月出版的第十五期《常熟乡讯》,王老先生又为文阐述〈富春山居图卷〉的艺术价値和呼吁合璧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且详述了黄公望的身世,和图卷的来自。在九十一年一月号的《讲义》杂志也刊载了篇〈名画传奇〉,〈富春山居图卷〉曾经环绕着许多

  • 文章文人畫風鼎盛的元朝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9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文人画风 赵孟頫 水墨兰竹 黄公望 元朝

    山水元代山水画初期与晚期的画风绝然不不同,初期如钱舜举等所作,亦多青绿,不过承嗣了南宋院体一派的余绪而已。赵松雪固以细润著名,然其论画则以简率自豪。至若孙君泽、丁野夫、张远、张观芳则承马夏遗风,系属水墨苍劲一派以古法为主幕,故称为复古派。元初高克恭及元季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均以气韵为主,写生为法,以笔墨情趣为高逸,以简易幽淡为神妙,不乐工整繁缛,而肆意于挥洒淋漓之写意。后世称为文人画派,此派独盛于元代,为元代山水画增价于古今,于是青绿画渐少。水墨没骨及墨

  • 文章富春山居圖明年合璧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3期  作者:紀碩鳴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富春山居图 合璧展 黄公望 生平介绍 古画重聚

    展览,希望台北故宫也能顺应大陆民意的心愿,积极配合将《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拿到大陆来展览时,李敖连连说「是」」。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每件鬼斧神工的艺术品背后都有故事,但很少有如《富春山居图》那样,有那么久远的历史,还能不断演绎,引人入胜,这张由元朝画家黄公望七十九岁才开始创作的山水画,历经磨难后一分为二,现分别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浙江博物馆镇馆之作。《富春山居图》曾是乾隆皇帝的心头之好,爱之深切。今年两会期间中外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深情讲述了这幅

  • 文章記元代浙籍大畫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7期  作者:張玲蕙 出版时间:1985-07-10
    关键字: 浙籍元画家 山水画家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 吴镇 王蒙

    元代画家中,以在野名流的表现尤其辉煌。而所谓「四大家」中除倪云林外,其余三位都是我们浙江人,不能有算是一件盛事。大痴道人黄公望,他的父亲九十的高龄生他,说:「黄公望子久矣」!因名公望,字子 久,号一峯,又号井西道人,富阳人,宋咸淳五年(公元一二六九年)生,至正十八年(公元一三五八年)卒,年九十岁。他死后剡源戴表元画他的像并题云:身有百世之忧,家无儋石之乐,盖其侠似燕赵剑客,其达似晋宋酒徒。至于风雨塞门,呻吟盘礴,欲援笔而著书,又将为齐鲁之学,此岂寻常画史

  • 文章黄公望和他的《富春山居图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4期  作者:維友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 元四家 山水画家 王羲之

    最近由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富春山居图」前半段(复制品)先后在浙江松州,奉化溪口等地展出,吸引了众多观众,展出的画是复制品,但终可让观众一睹这一名画全貌,不能不说也是一段佳话。《富春山居图卷》是元黄公望的杰作,数百年来脍炙人口,历见著作。望字子久,元代负盛名的山水画家为王蒙、倪瓒、吴鎭,并称「元四家」。他本姓陆,父母早逝,家贫无依,后出继浙江永嘉黄氏。黄氏年已九十尙无子嗣,得公望自然喜出望外,有「黄公望子久矣」之语,因名公望字子久。曾任浙西廉访司充当办理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