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鲤鱼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觀賞湘江漁父成聖澤畫鯉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王秉真  出版时间:1986-09-20
    关键字: 湘江渔父 成圣泽 绘画 鲤鱼

    鄕末湘鄕虞塘人,應僑美兒女迎養,駐美四年有奇。瞻仰花旗招展,各州文物之多采多姿,亦將樂不思蜀!然而當年違難來臺,踏遍蓬瀛山崖水涯;卅餘星霜,苦壓金線作嫁公廨之中,結交雋儔勝友,自累千百,感情重負,亟欲重圖良晤。遂於上(四)月中乘西北航空公司班機返抵國門。寓中壢市臺貿十村一五四號從姪正家。由於湘江漁父成聖澤鄕兄住地隔僅咫尺,車笠相週,得有優先。「他鄕遇故知。」爲人生四大樂事之一,無端邂逅,兩情歡愉,尤非楮墨可罄!旋闔府老幼畢集設宴爲我洗塵,旨酒佳肴,盈觴盈...

  • 文章吃在寧波(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2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73-10-01
    关键字: 宁波 美食 鲤鱼 撑鱼 概述

    鲤鱼鲤鱼似鲫鱼而大,嘴边有二条须状物,大的鲤鱼鳞呈金色闪闪有光,肉不如鲫鱼鲜美。鲤鱼普通重三五斤,甚至有十余斤,活的用红纸贴在眼上供神。江鳊:是淡水鱼中最肥嫩鲜美的鱼,红烧淸蒸均宜。土鯆鱼:土鯆鱼又叫塘里鱼,头部较大,红烧鱼肉鲜美,在冬天与冬笋胶菜同炒略加醋,是下酒佳品。鲵鱼:鲵鱼嘴吧濶濶,嘴旁有二条须,据说小孩吃了能消食去积。昂爽:昻爽形态略似鲵鱼,有黄色花纹,宁波有这样一句话:「有须是鲵鱼,无须是昻爽。」撑鱼:撑鱼是一种三五寸长的小鱼,夏天时随涨潮

  • 文章我在中原雜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2期  作者:易大德 出版时间:1980-12-25
    关键字: 杂记 鲤鱼 太太鱼 洛河 美食

    七、洛河鲤鱼诗曰:「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可见黄河之鲤,自古有名;而洛河之鲤,尤为世所共称。凡客之入洛者,必吃鲤鱼,餐后莫不津津乐道。予在洛三年,无论人请我请,席必有洛河鲤。宰夫恐疑其非鲜也,则持鲜鱼示客,掷于地,毙而后烹,烹分三吃,各有共味,味皆鲜美。其炸后佐以椒(辣椒)醋者,既酸且辣,最悦赣湘人之口,美其名曰「太太鱼」。问其由,则以前某主席夫人,为西江籍,嗜此鱼,宰夫仿作之,以飨各地食客,众皆好之,于是「太太鱼」之名,传遍中原焉。予离洛而后,不食此鱼

  • 文章食德新譜

    来源期刊:《浦東》 第49期  作者:沈惠蒼 出版时间:1987-07-15
    关键字: 养鱼 鲤鱼 饲养方法 海产鱼 葱蒜 蜗牛

    鱼之话发明养鱼,也是中国人最早,远在纪元前一千二百年,中国人已开始保护鱼卵,饲养幼鱼,到纪元前四百七十三年,越国的大夫范蠡从事养鲤鱼,并且写了养鱼经,介绍和推广了养鱼的知识,是中国第一部养鱼专籍。以后直到宋朝,鲤鱼才由十字军移到奥国,再传播到其他各国,法国人最讲究养鲤鱼,但其所有的饲养方法,都是我们中国的老方法。中国的鱼池,也是一种财产,江浙沿湖海一带,时常听说有人家以鱼塘流传给子孙作为遗产。鱼池塘中究竟可以养些甚么鱼呢?俗语名草鱼、靑鱼、鲢鱼、鳓鱼

  • 文章大埔桃源鲤鱼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桃源县 鲤鱼 民间传说

    龙宫仙女舞蹁跹,种玉人间结凤缘。挥手鲤鱼成巨石,武陵胜景颂诗联。话说古代有一年春节,南海龙王大女儿红鲤公主邀清八位姐妹出游,她们欢天喜地,溯韩江波涛而上,到了桃源洞口,看见岸上彩旗飘荡,八音齐奏,人群云集,歌舞升平,人们正在欢渡春节的快乐时光,欢庆丰收年景到来。红鲤公主带领众姐妹到岸上邀集当地男青年作伴,双双对对,载歌载舞,柔情蜜意,快活地加入了乡亲们欢庆丰收的行列,凡间仙界,浑然一体,和谐热烈,盛况空前。当人们跳舞到夜深之时,龙女小八妹感到累了,携同男

  • 文章台东鲤鱼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張泉香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诗作 鲤鱼 风景

    鰓山麗日又清風,海濶天空氣勢雄,望月亭前尋勝蹟,忠魂祠畔覓詩筒,昔胡州牧聯文著,故鄭委員塑像崇,毓秀鍾靈人傑出,濤色嶽色景無窮。

  • 文章(忆往拾锦)逃难记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8期  作者:李吉吾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绥远 黄河 荒野 炒面 学生 鲤鱼

  • 文章解學士詩鈔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袁哲 出版时间:1974-07-02
    关键字: 雄鸡报晓 咏竹 题花鸟 鲤鱼 咏归燕

    解學生詩,爲吾贛曩昔民間流傳之詩篇,以其通俗,人多能熟誦。新淦袁哲君携一册來臺,至今寶之。近閱及本刊所載解縉逸事,不欲秘其詩,乃將此孤本寄贈本刊參考,爰摘錄其中「雄鷄報曉」詩十首,以饗讀者。編者謹誌

  • 文章敦厚的河南人(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0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5-08-20
    关键字: 河南 黄河 鲤鱼 豫顺楼 “开口汤”

    上文叙述了日军兽行,河南人民忠贞的紧张过程中,笔者文笔一转,且来说说轻松的一面郑州位于黄河之南岸,黄河横贯东西,其南北靠岸,正好是盛产金色鲤鱼之地,每尾一、二斤,因河水湍急,鱼儿喜逆水而行,故其肉结实而细嫩,堪称世之美味,笔者天东地西,南北纵横数千里,尙未尝比黄河鲤鱼更美味之鱼鲜,此鱼既无细骨,又入口而化,红烧干炸,均得原味,记得郑州市区大马路有一家名菜馆「豫顺楼」,是笔者与同袍常到之处,所费比江浙菜馆便宜,且人情味醇厚、记得初来郑州,同仁三、四人进豫顺

  • 文章(往憶)錢 穆先生遊綏遠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4期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钱穆 平绥路 历史故事 学校校长 鲤鱼

    即如绥远,民情敦厚,对学校师长特具敬意。诸生傥毕业后愿去,大坑牀亦足供安卧。而日常接触,皆一生所难遇,驰马阴山大草原上,何等痛快。即恋旧游,寒暑假仍可来北平,何必尽在此惯居之城市争一噉饭地。不出塞外,可向国家民族作更大贡献。私人生活亦亘有得失优劣,非一言可判也。闻此后诸生亦颇有去绥远任敎者,惜不久日军入侵,则又是一番天地矣。至包头由车窗南望,高桅丛峙,诚平生所少见。与一友某君言,到此人人去市区吃黄河鲤鱼,我两人何不去渔埠,亦有鲤鱼可吃,岂不较赴市区为佳。遂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