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饮食习惯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心情影響營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杜奇榮 出版时间:1977-04-06
    关键字: 心情 饮食习惯 营养

    爲了能攝取到營養,選擇質好的食物,採用最好的烹調方式,這些都比較好辦,但是能否作到,還牽涉到心理因素問題。我們由吃東西上可得到快樂,假如吃的都是過份精製的食物,雖得到快樂但營養却得到的很少。例如一般美國人因營養很差常喜歡吃甜食,有的人更喜歡喝酒,這種不正常的趨勢,可以說由小孩一出生就蘊育了。如小孩剛出生時,醫院就給他們餵糖水,而不餵與小孩一生都有好處的產婦的初乳,接着又餵含精糖百分之五十的奶粉,長大一點後又接受了電視廣播嬰兒食品的宣傳,孩子們的聚會又以甜...

  • 文章養生之道·健康信條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42期  出版时间:2006-08-20
    关键字: 养生 健康 食物 饮食习惯

    一向養生有道的銘傳大學校長李銓博士(創辦人包德明之子)在一次校務行政會議中,聽完教務長王智立博士「健康人生『悅』讀會」的心得分享後,特別提醒同仁在忙碌的工作與研究之中,記得許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謹守「打破習慣,是自我突破之道:走出舒適的環境,是創造生命寬容度的不二法門。」的警示語。李校長進一步強調幾則健康信條:一、早餐要吃得好,中餐吃得精,晚餐吃得少。二、早上吃水果是「金」,午餐吃水果是「銀」,晚餐吃水果是「……」三、食物享調方面少用煎、炸、烤方式,多用...

  • 文章防癌由飮食起(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4卷 第12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2-12-10
    关键字: 饮食 致癌物 烹饪 饮食习惯

    食物除了有上述致癌物外,也有一些防癌物質。一、纖維質:能促進腸道蠕動,刺激糞便快速排出,減少致癌物與腸道接觸的時間,因此攝取足夠的纖維質得癌病的機會較低,其豐富來源爲未加工之豆類,全穀類及蔬菜、水果等。二、維生素A:有抗氧化作用及強化上皮細胞的功能,避免細胞組織因氧化而受損,並防止食道、胃、鼻咽、肺、皮膚等上皮細胞癌的發生。其來源爲蛋、奶類、紅蕃薯、魚肝油、黃綠色蔬菜、木瓜及胡蘿蔔等。三、維生素C:能阻止亞硝酸鹽與胺類結合成亞硝酸胺致癌物,減少骨癌及食道癌...

  • 文章太原清蒸羊肉和碗蒸米飯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吳文蔚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太原饮食 相关介绍 饮食习惯

    探親到了太原,少不了要多玩幾天;太原是山西省會,現在的人口高達兩百多萬,以前的城牆已經沒有了,放眼望去,到處是人潮汹湧,脚踏車塞滿了街道,熙熙攘攘,別有一番景觀。幾天玩下來,分訪了故親好友,遊覽了各處的名勝,閑暇之餘,唯一可述的就是吃飯。山西省會太原的麵食種類之多,味道之美,作法之精,在北方各省,早已出名,不必細說。最奇的是這次到了太原,足堪稱述的,不是各種麵食,而是淸蒸羊肉和碗蒸白米飯。先說白米飯,走遍各省,都是煮飯,惟有川黔兩省,是用蒸子煮飯,而太原...

  • 文章浦東瑣談(續)

    来源期刊:《浦東》 第13期  作者:陸志明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饮食习惯 台湾菜 茶馆 家乡菜 宴客菜肴

    離鄕三十年,長念故鄕「味」民以食爲天,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生四大基本需求,確以「食」爲第一,我也不會例外。尤其我更具有偏食習慣,對於其他衣住行,都可隨便,惟有吃的一項,卻特別嚴苛,總覺得自小吃慣的東西,特別喜愛。記得民國三十七年五月,因偶然的機會,到臺灣省政府衞生處工作,當時一切都感到新奇而有趣,只是吃不慣臺灣菜。還記得有一次江蘇省立上海中學校友會在桃園聚會,由當時新竹縣長鄒淸之校友設宴招待,雖然水陸雜陳,羅列滿桌,但卻感無下箸處,結果只勉強吃了個...

  • 文章(故鄕之食)廣東粥品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29期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广东菜粥 故乡美食 粥品 饮食习惯

    廣東人嗜食粥品,粥品是他們的主食之一。廣東堪稱是粥品薈萃之鄉,粥類的名目繁多,足以令人嘆為觀止。粥品之所以能風行廣東,有著其特殊的緣由。眾所周知,廣東位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氣候溼熱,炎熱時間長,流汗消耗量大,須及時補充水分和易吸收的養分,各類肉粥實在是方便又理想的食品;同時,廣東人多地少,歷史上經常缺糧,食粥司療飢、救荒;而且,食粥也是越人的一種風俗,古往今來,流傳至今。粥品不儘是廣東人的一種生活習慣,更反映了嶺南的飲食之精、風味之異。在嶺南以外的地區,...

  • 文章老年人生活的十條建議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58期  作者:劉金嶺 出版时间:1995-03-02
    关键字: 健康秘诀 文化活动 饮食习惯

    一、講究飲食衛生:少食多餐,切忌暴食暴飲,並且科學地選擇食物。二、堅持適量運動:以簡單的散步到各項體育運動都可參加,但不要帶有競爭的心理,也不要過度疲勞。三、避免離群索居:保持與家人和朋友的經常聯繫,傾談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四、不要停止工作:要尋找新的活動和喜愛的工作,克服年老無用的心理。五、傾聽他人呼聲:别人(年輕人和中年人)需要你的經驗和敎益,應該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六、提倡落葉歸根:最好回到你熟悉的天地裏去生活,重溫往日的生活情趣。七、切忌閉門不出:...

  • 文章糟缽頭

    来源期刊:《浦東》 第15期  作者:隨波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饮食习惯 中西方差异 秃肺 猪内脏 糟钵头

    在歐美吃過洋麵包的朋友歸來談起,外國人不吃豬、牛、羊及鷄鴨等家禽的五臓六腑把它煑成罐頭餵貓狗。外國的貓狗該是幸運畜類。外國人爲什麼不吃內臟,據說是基於衞生的理由,這理由是否成立?實在使人懷疑。我們的飮食習慣,這些五臓六腑都是美味的食品,尤其是我們大陸江南人,連魚類的內臓也爲特嗜,江浙菜館中的一味「秃肺」,更受人歡迎。目前在一家上海本幫館子吃到,幾位上海朋友寧願捨鰻魚甲魚而爭食。豬的內臓有一味「糟缽頭」也是一大特色。可惜這裏江浙菜館中能夠做得合乎標準的並不...

  • 文章食事瑣談

    来源期刊:《浦東》 第19期  作者:陳肅之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陈肃之 江浙菜业 餐饮业 饮食习惯 水果

    陳肅之鄕長是拓展臺北市東區江浙菜業的一大功臣,本會每月聚會現都在他經營的泰豐樓舉行。他以士林從事餐飮業,「經濟日報」稱他是餐飮業一大黑馬。這篇文章談的是臺灣二十多年來吃的變化。(編者)近二十年來,我國經濟繁榮發展,國民所得大幅增加,國民生活水準普遍提高,以吃聞名世界的中國人,在飮食方面改善進步得最快最多。以臺北市爲例,餐飮業和麵包店的成長最快,大街小巷到處可見。根據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最近公佈的統計:臺灣地區國人食物的營養水準已顯著提高。從質的方面分析,...

  • 文章老年人如何養生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64期  出版时间:1987-04-25
    关键字: 老年人 衰老现象 养生嘉言 调养诀窍 饮食习惯

    老年人如何養生人生古來七十稀,係我國流傳已久的哲諺。普通的人,到了六十歲以後,身體便會逐漸地顯露出一些衰老現象;如新陳代謝作用的緩慢,消化腺分泌的減衰,不能吸收較多的營養,而使抵抗疾病的能力低落,所以對保健、調養應特別的注意。老年人由於體力活動減少,熱量無法消耗排除;飮食中若不減少脂肪同澱粉的含量,很容易會使體重增加導致所謂的肥胖症。進而會引起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痛風、膽結石……。肥胖會使身體負荷過重,各關節也容易發生退化性的病變,這都爲老年人之大...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