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格共返回5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美庐建筑风格小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聶志剛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庐山 美庐 建筑风格 简介

    泰和 聂志刚美庐,座落在庐山牯岭上冲中上地段,地势平坦,周围树林荫翳,鸟鸣如嘤,环境幽静宜人。原是英国巴雷夫人于一九二二年所建,一九三四年转让给蒋介石,改为美庐别墅。它运用了英国拱券式房屋建筑符号,有浓厚的英国别墅建筑风格,又揉合了中国气派。去年秋天,我有幸上庐山,常和友人去观察美庐建筑风格,这种观赏确是一种极为丰富的艺术享受。别墅运用了人字形造型和四坡水造型的混和,富于变化,它结合地面平面设计。附楼地势较高,设计为两层,这样更加突出主楼。附楼和主楼之间

  • 文章回文巧思 漢字拾趣之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94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1-08-15
    关键字: 汉字 灵活 内涵 功能 形式 风格

    中国文字是世界各种文字中运用最灵活的一种,它可以不必拘泥文法而随意组词缀句,不必计较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用法,也不必计较主语、宾语……,等的组合而成句,但并非全无章法,「高山滚鼓」与「绝妙好辞」两者仍可立辨,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是几千年来许多文学高手精心创作的成果,因此而丰富了中国语文的内涵与功能,这些特色表现在我国文学作品的诗、词、曲等的形式与风格上最为显著。试举几个著名的例子:杜甫的名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从表面上看

  • 文章呂佛庭之文字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9期  作者:梁寒操  出版时间:1972-09-25
    关键字: 吕佛庭 文字图画 艺术创作 风格品鉴

    呂佛庭先生沉潛繪藝,歷數十年不懈,早蜚聲於海內外,其工力之深厚,畫境之超妙,尤素爲藝壇所推重。近年以來,更不肯以模倣爲高,欲別闢新途,直造古人所未曾有之境。於是凝心瞑思,探索鑽硏,頓悟我國文人畫至淸初石濤八大已臻極境,近人吳齊二家用筆雖尙簡放拙厚,顧猶未超出靑初八大之窠臼,故今人如仍循文人畫之老路,必難獲創新,於是專心一慮,以硏究金石甲骨文字冀從書畫源頭另開生面,其所悟如此,則創作愈勤。近將其所寫之一幅示余,余觀其所繪,誠知得於甲骨金文之筆法者至深,饒富...

  • 文章豫劇名伶馬金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蔣頑名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马金凤 独创风格 豫剧表演

    豫剧名令马金凤,系山东省曹县人士,因她幼年酷好戏曲,崇尚自然,追求戏曲艺术之美,更重视戏曲的创造,为兴趣喜爱豫剧艺术美,不畏艰辛而大胆的致力于苦心研究,并撷众人之长创造出自己独特风格,因此她的演艺成绩斐然,技巧精湛,音韵和谐优美清晰流畅,起岩叠荡,情节逼真而高超,她最出色的就是:「穆桂英挂帅,这出戏关目紧凑,结构严谨,情节张弛有力等诸多特色。她的艺事成就,今经考証主要条件有四:一、她是意匠经营能打破旧有体制,独创自己的规范与风格,使剧情主线突出,结构紧凑

  • 文章倡復古風的李白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1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6-12-31
    关键字: 李白 身世研究 文学地位 作品 风格

    一李白的記載,曾有「舊唐書」文苑列傳的李白傳。「唐書」文藝列傳的本傳,唐李陽冰的「草堂集序」,唐魏顥的「李翰林集序」。唐范傳正的「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還有,李華和劉全白的碑銘、樂史的「李翰林別集序」。這些都是權威之作,値得參考。但他們所述的結論都不一致。所以李白身世究竟怎樣,至今尚需人加以硏究。明人楊升庵論「李白家世」說:「李太白上裴長史書,自敍云:白家本金陵,世爲右姓,遭沮渠蒙遜之難,奔流寓家,少長江漢。見鄕人相如大誇雲夢之事,云楚有七澤...

  • 文章歐遊紀要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32期  作者:黄炳麟 出版时间:1987-11-01
    关键字: 欧洲 旅游 欧洲文化 建筑风格 雕塑

    为主要目标,亦因之特别重视那些出色的建筑、彫刻、绘画等艺术作品。至于民情风俗政治等,那是考察者的任务,以观光客而言,自是不会去探索,亦不容易探索;偶有所及,亦不过旅行中遭遇或体会到的一些琐碎而已。建筑风格首先谈谈建筑风格,我们所看到的欧陆各国主要建筑,大体上以哥林多式、哥德式及文艺复兴式为最多;其次则是罗马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这些建筑形式,讲究的是古色古香,美仑美奂!兹分别擧其要如下:——哥林多式(Corinthian order),是古希腊的建筑形式

  • 文章(特輯—老包頭人的家園)老包頭古民居回眸之一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30卷 第30期  作者:李平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古民居 建筑风格 宅门 门柱石 街门

    四合院,简单地说,就是四周有房屋的院子,是中国古老的传统院落式民居住宅,其数量和种类,当首推北京为最。然而,四合院在老包头旧城区(今包头市东河区)也比比皆是。虽然在一九九年年「五·三」地震后开始的数年旧城改造中,从西门大街到东门大街以南的四合院已被拆除,但在北梁地区却仍可见到院落成片、墙脊相连、宅门对视的幸存院落,构成了与当代楼群住宅截然不同的古民居住宅建筑风格,而接近四合院的第一道景色就是宅门。宅门,俗称大门、院门、街门、门楼。老包头四合院的宅门多为

  • 文章鄉邦歷史人物——陳子龍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86期  作者:定父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陈子龙 抗清复明 文章风格 死守南京

    陈子龙乘隙投水而死。遗体埋葬于松江广富林。乾隆中,被追諡为忠裕公。陈子龙文章、气节,名满东南,诗、赋、古文、力追魏晋,骈体更为精妙。其诗华艳沉雄,与吴梅村齐名,而早期作品如「近事杂诗」、「小车行」均为脍灸人口之作,且具有复古倾向,淸兵南下后,所作诗歌,感时伤逝,悲愤苍凉,直抒胸臆,风格为之一变,在吴中作的「秋日杂感」十首,可为代表。前人誉为明诗殿军。词也绵芊娟秀,以妙丽称。著有「白云草庐稿」「湘眞阁稿」、「诗问略」等,后人辑有「陈忠裕公全集」。

  • 文章家鄉諺語試釋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5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萧县谚语 语言风格 警示句

    我們的家鄕—蕭縣,屬於我國中原地區。夏商時代,在我們家鄕西邊的商丘,就是我華夏三大氏族商之族的發源地。歷經各朝各代,我們的家鄕,都是處於中華文化流被濃郁的區域。因之,我們的祖先在高度文化的薰陶之中,多能表現出高度的生活品質與良好的生活形象。歷來的通儒賢哲,文人雅士,固有善美的表現,而一般人士對人生的體認,也都有極爲深刻的見解。這些見解,往々作深入淺出的方式謄爲口說。相傳旣久,遂成爲不可變易的諺語。這些諺語,雖然只是一兩句通俗淺顯的話,但是卻含蘊着人生的哲...

  • 文章關芷洲先生詩集讀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8期  作者:亦亢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关芝洲 诗词风格 相关诗文

    先生 武聖亦葉、五十八代之裔孫也。一代儒者兼革命家;同盟會元老。詩詞取材,多日常瑣瑣,時事見聞。尙俚俗,意遙深,得風雅之旨。故于公譽爲出彼所欲而未能。余感其多洞燭機先,未能世用,和淚讀卒。夫今之視昔,猶昔之視今,成此十數首爲荅。曲高不敢和,云異代有此知音可乎!詩曰:一、如椽大筆寫秦灰,擷取偏多瑣瑣材,三百遺篇原下里,禮求諸野此云哉。二、大耳厚唇鼻挺隆,兩顴阜聳若盤龍,韜光養晦垂垂目,衣布髯修道貌翁。三、雪骨冰肌本志堅,未關邀眷自皇天,千紅萬紫應低首,一力...

共50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