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味小吃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源遠流長的寧波小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8期  作者:魏信德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宁波 风味小吃 点心 糕饼 菜肴

    宁波风味小吃种类繁多,各具千秋。按笔者的理解可分为点心、糕饼、菜肴三类。点心类的猪油汤团、蛋花圆子、酒酿圆子、白糖方糕、多肉小笼、八宝甜羹、鲜肉馄饨,虾肉馄饨、雪菜大包、素包等上百个品种,并形成了以猪油汤团为首的包括龙凤金团、豆沙八宝饭、猪油洋酥糖、鲜肉小笼包子、烧麦、水晶油包、鲜肉馄饨、三丝宴面、三沙圆子十大名点。糕饼类有宁式蛋糕、月饼、桃酥、绿豆糕、白糖细糕、桂花软糖、冰片糕、苔生片等。其中慈溪豆酥糖、溪口千层饼、三北藕丝糖、鎭海金桔饼已成了驰名中外

  • 文章清明談麻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期  作者:中月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清明 麻粢 风味小吃 扫墓祭祖 祭品

    清明掃墓,全民皆然,但祭品豐啬,各隨環境,而麻粢一項,乃吾郡爲是節不可省之主祭品。其先採來青苗,狀似艾,而葉背不白,似蒿而葉面較潤,俗唤爲「靑」。藏置稻草灰中數天,使「靑」能保持原色,不致發黃,用時切碎,投入臼中,與米粉和搗,同做年糕一般。取起,撳成薄餅,置模中或圓或方,但大多切作稜形。兩面糝以松花,內靑外黃,食時烘煎隨便,蘸以白糖,色香味俱佳,如用火缸煨之另有一股鄕村風味。惟在餅舖買來者,多用薙菜充之,則色香味大遜矣。吾鄕凡族大人衆者,做麻粢動輒以石數...

  • 文章蛟川的幾種名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期  作者:湯康雄 出版时间:1969-10-31
    关键字: 蛟川 蛟川名产 风味小吃 思乡之情

    吾邑蛟川(鎭海),東北濱海,南面襟江,幅員不大,名產無多!鑒於「民以食為天」的原則,且來談談吃的部份吧。說起吃方面的名產,沿海地區,當然離不開海鮮。城北萬弓塘,蜿蜒數十里,潮退時,海灘廣褒,一望無際,漁民們成羣結隊,紛紛下灘獵取目的物,無不滿載而歸。蝦蟹鱗介,多達百餘種,花花色色,不勝枚擧。至於其他可口的名產,雖然不多,可是也有幾樣為他處所未有,或有也是品質較遜不可同日而語的東西。今特拉雜寫些,借「浙江月刊」披露,藉供各位同鄕的懷念和遙想,如果垂涎三尺,...

  • 文章桂林馬肉米粉

    来源期刊:《浦東》 第71期  作者:陳冠南 出版时间:1993-02-28
    关键字: 风味小吃 马肉米粉 烹调方法

    到過廣西桂林的人士,都會懷念那種別具風味的小食,就是名聞遐邇的「馬肉米粉」。回溯民國三十八年三月間,大陸局勢逆轉,筆者隨部隊撤退至桂林,行裝甫卸,第一件事便上街打聽賣馬肉米粉的店肆,於今時隔四十餘年,筆者仍依稀記得在市區內十字路口的那家專賣馬肉米粉的小食店,眞的是門庭若市,應接不暇。當時充滿戰時氣氛的桂林,在此過境的各省人士,猶如過江之鯽,旣到桂林,總要一嚐馳名的馬肉米粉。於是,專營此業的小食店,莫不生意興隆,利市百倍。想起粵、桂二省人士,對於食道,確有...

  • 文章「火燒博望」與「博望火燒」的故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2期  作者:武建華、李善喜、楊文濤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诸葛亮 火烧博望 博望火烧 风味小吃 烧饼

    河南省方城县「博望」现在是一个镇,因为三国战事而名扬天下。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记载: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初出茅庐,用计火烧曹操军营于「博望」,荣立首功,名扬天下。但是,与「火烧博望」同时诞生的中原风味小吃——博望「火烧」却鲜为人知。时至今日,方城「火烧博望」与「博望火烧」的故事仍广为流传。相传在三国初期,魏吴蜀三强争霸。但当时的蜀国,既难比北魏兵多将广,又不及东吴占据地利,随时有被吞并之危险。蜀主刘备为抵御魏、吴,完成统一天下之霸业,他

  • 文章古城风味小吃点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葛智昌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地方美食 风味小吃 小吃品种 配料 烹饪方法

    板浦人,在吃上确实讲究过,充其量也不过是局限于清末民初的盐商们的「朱门」,更没有普遍性。此文要展现的既不是杯盘交错的山珍海味,也不是箪食瓢飮的树皮糠菜,而是沿街有售且可进入寻常百姓家的价廉物美之风味小吃。谨就记忆可及,粗略介绍如下:一、油炸(方音读zá)类:(一)蚕豆花:用新蚕豆去皮或带皮开口,放于滚油中炸成花瓣状,撒上食盐末,冷却后香脆可口。(二)斜(方音读gié)子块:用面粉加鸡子、白糖,调成糊状,割切成手指头大的菱形薄片,放入油中炸透,冷却后香酥可口

  • 文章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接待台北市武進同鄉會青年訪問團記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3期  作者:顧維娜  出版时间:2004-11-25
    关键字: 同乡会 返乡探亲 东方明珠 杭州 风味小吃 风景名胜

    一改往日的欢歌笑语,一下子变得寂静起来,眞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我可以感受一名游子对故鄕母亲深深的眷念。在家鄕的三天,可以说是我们整个旅程中最愉快最轻松的日子了。我们参观了家鄕的名胜恐龙园、天宁寺和淹城遗址,品尝了家鄕的风味小吃,还一起学唱了耳熟能详的江南民歌《茉莉花》…更难能可贵的是,每到一处,我们都受到了领导和有关负责同志的热情接待,大我二岁的台湾姊姊张蕙怡偷偷告诉我:「维娜,我数了一下,今天光是各处欢迎我们的条幅就有十条之多呢!」十九日晩上的两岸青年

  • 文章(我的台灣經驗)美好的旅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0期  作者:梁偉平 出版时间:2010-11-10
    关键字: 上海淮剧团 台湾公演 第一大饭店 光复淮剧团 台湾风味小吃

    寄托呢?朱先生意犹未尽,晚上又邀请我们到台北龙山寺旁的华西街夜市品尝正宗的台湾风味小吃。恰巧上昆周志刚老师正在台湾传授昆剧,大家聚在一起畅谈戏曲,畅谈两岸风情,都很开心,唯有朱先生不时摇头叹气,悲哀自己「无根」。他说在台湾被人说成「外省人」,在大陆被说成「台湾人」,在香港被说成「过客」,听他之言我们心里都不是滋味。巧遇同乡情意深朱先生叫了计程车送我们返回宾馆,计程车司机是山东籍国民党老兵,几十年来又做生意又开车,挣钱养家糊口,听口音他知道我们从大陆来执意不肯

  • 文章讀書掇拾——上海老味道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8期  作者:方孔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上海老味道 美食 老虎脚爪 八仙桌 风味小吃

    现在何处去追寻?!老城厢里的吃局,小笼包和汤包,源远流长,流到台北,发展得辉煌出众,鼎泰丰是胜出南翔小笼;虾子乌参,永和的上海小馆,早已得老饭店眞传,糟钵头和德兴馆也不遑多让。沈氏怀念的葱开,金山街银翼的葱开喂面是一流的。如果到从中华路搬迁到贵阳街的三支,糟田螺比上海豫园的还道地呢,至于台湾臭豆腐早已扬名海内外了。八宝鸭,说句大话,贱内的手段不输老饭店。上海老味道,是老上海风味小吃,平民菜肴,时令美食和本帮菜点。目今,恐被麦当劳、肯德基挤出局啦,老味道要在

  • 文章無錫祟安寺風光(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期  作者:崇安散人  出版时间:1971-11-20
    关键字: 崇安寺 风味小吃 大众游乐 皇亭 图书馆 常锡文戏

    在江南地區的京滬線上,有三處相同性質全部鄕土風味,吃喝遊息的地方,卽是上海的城皇廟,蘇州的玄妙觀,我們無錫的崇安寺,這三個大衆化的玩樂場處,可稱全國聞名。想起了別離二十餘年的崇安寺,離情鄕愁,令人縈廻不已,用特略述安崇寺內的風光,以供諸同鄕之緬懷追憶。吾邑這座崇安寺內,有各種十足鄕土風味的精美小吃,亦有大小麵館餐館,近鄰有風光明媚的公花園,也有明窗淨几的茶樓,可供一般人的休息,亦爲商界接洽談判交易之處,有圖書館可閱讀書報,有滌除膚垢的浴室,有打拳賣藥的拳...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