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韩愈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闽民间传说选粹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6期  作者:夏秋冬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传说 安溪 李光地 韩愈

    大人明察」。知府闻禀,百思莫解,再思顿有所悟,猛拍惊堂,大骂狗奴才还不将沿途如何问路,如何至相府始末一一道来,如有半句虚言,绝不饶恕。差役无奈,坦实招曰:小的到安溪湖头溪边,向一钓鱼老头问路,讵知老头妄指,害小的九弯十八拐多跑不少寃枉路,……等经过全盘托出。府尹几欲昏倒,又拍惊堂,蠢笨奴才狗眼,老头子就是相国大人,汝今咎由自取,汝年靑要老头背汝涉水过溪,他令汝抱石磨回家,连我也揹上管敎不严,纵属欺凌百姓黑锅,遂喊来人,将差役先押后办。平和—韩愈促使小和尙成佛

  • 文章潮州的音樂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7期  作者:黃宗識 出版时间:1983-06-25
    关键字: 潮州 音乐 陈炯明 韩愈

    世界上音乐最盛行的国家,首推奥国,故维也纳有「音乐之都」的美誉。潮州虽仅一州之地,但音乐风气之盛,甲于全国,不论鄕鎭城市,偏僻地区,乐社林立,士绅学子,贩夫走卒,多能絃歌不辍,故称之为音乐之都,也非过誉。潮州地处粤东,与闽南交界,语言接近闽南语系,不同于粤语,辖属十一县一市一局,人口约一千余万人,大半往南洋各地谋生,尤以泰国人数最多。相传唐朝时代,已有潮州音乐及潮州大锣鼓之存在,当时用于大将出征之际,作破阵乐。自韩愈为潮州刺史,音乐更发扬光大,恶溪祭鳄鱼

  • 文章李群玉十二岁诗送韩愈北归暨其他涉韩少作备说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1期  作者:易邵白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李群玉 送别 韩愈 诗论

    陪文苑游』,即是由湘州[2]引领参加当时官僚文士们的一次诗文宴会,见到贵宾韩愈,且作陪旅行湘阴。在宴会上,李群玉崭露头角,一鸣惊人,『掷笔落郢曲,巴人不能酬』。而《湘阴县送迁客北归》则是他陪伴韩愈湘阴之行唯一留传的诗歌:不须留薏苡,重遣世人疑。瘴染面如蘖,愁熏头似丝。黄梅住雨外,青草过湖时。今日开汤网,冥飞亦未迟。以东汉马援欲引南方薏苡为种,遭到诬陷的故事,商汤网开三面,恩泽优渥的旧典,和鲲化鹏搏的寓言表述迁客韩愈遇赦还朝的原委和前程。一「重」字暗示韩愈

  • 文章龍鳳説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韩愈 龙凤说 易经 造字

    龍韓文公作龍説曰:「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下水土,汨陵谷。龍亦靈怪矣哉」。古人稱龍鳳麟龜為四靈物,蓋自黃帝於鼎湖乘龍升天以後,世上未見有龍,自虞舜時代鳳凰來儀而後,世上未見有鳳,自孔子獲麟於郊之後,世上未見有鱗,獨有龜之一物,處於汚池之中,而滋生不盡也。龍之有象,始自易經。易曰:「雲行雨施,品物流形,時乘六龍以御天。初九潛龍勿用,象曰,陽在下也。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象曰,德施溥也。九五龍...

  • 文章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4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2014-10-01
    关键字: 韩愈 推敲 骈文 谏迎佛骨 进学解

    壹、身世:韩愈,字退之,河南省河阳人(今河南孟县),祖籍郡望昌黎郡(今辽宁省义县),后人又有昌黎先生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西元七六八年),卒于唐穆宗长庆四年(西元八二四年),享年五十七岁。三岁丧父母,由哥哥韩会及嫂嫂(郑氏)抚养成人。韩愈自幼聪颖过人,勤学好问。二十五岁进士及第,自此乃进入他有生之年的宦途。贰、文章名世、宦途多舛:韩愈以文章名世,其著作如:、、、、、、、、、等,都为后世所传诵。在为官方面,由于公正清亷,性情坦率,直言不讳,所以时升时降

  • 文章唐代長安百萬人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莊申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吴承恩 唐玄奘 唐太宗 韩愈 长安城 慈恩寺

    这个推测与历史眞相相差不远,在唐初的七世纪中期,长安的人口总数,可能在六十万左右。韩愈是中唐时代著名的文学家。由他在唐德宗贞元十九年(西元八〇三)所写的一篇题为「权停今年选举状」的文章中,对唐代长安人口总数的了解,是很有关系的。韩愈所说的选举,不是政治性的议员选举。在唐代,选举二字是代表考试的意思。他写这篇文章,是想请当时的中央政府把应该在当年举办的进士考试暂停一次。韩愈在这篇文章里指出两件事,第一、长安每一户的人口,都不少于十人。假如长安共有八万户,而每

  • 文章韓文公下潮州史料輯錄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章錚  出版时间:1995-03-30
    关键字: 韩愈 史料辑录 散文诗联

    配流。唐制、西边擒蕃囚皆传至南方,不加戳。(武关西逢配流吐蕃):嗟尔戎入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次邓州界: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食曲河驿晨及曲河驿,悽然自伤情。群乌巢庭树,乳雀飞簷楹。而我抱重罪,孑孑万里程。亲戚顿乖角,图史弃纵横。下负朋义重,上孤朝命荣。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泷吏 韩愈问路受窘南行逾六旬,始下昌乐

  • 文章憶故鄕黎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期  作者:王台 出版时间:1972-09-15
    关键字: 昌黎县 故乡情 韩愈 风景名胜 历史

    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韩文公,被封为昌黎伯,昌黎县就因为韩文公而有名,县城内有韩文公祠,亨受香火,城西五里处,有「韩湘子庙」,据说八仙中之韩湘子,在此修道成仙,韩湘子就是韩文公的侄子。昌黎东去百里,就是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一出山海关就是广大的东北,由山海关西行数十里,就是秦皇岛,据说秦始皇东巡时,曾到此处,昌黎县城北有凤凰山,在山上有一铁柱,揷于石缝中,据说就是秦始皇停船之地,当时昌黎县境内,尙系一片海水,其后海水退囘渤海湾,始有昌黎县土地之现出,昌黎县

  • 文章韩愈岭南行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1期  作者:林澹如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韩愈 岭南经历 名贤传记 诗文

    读百秀先生的「离鄕周甲忆慈亲」一文,他家就在那「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蓝关附近,因而想起岭南才子宋芷湾(湘)的「蓝关题壁」诗:「关木古云攒,山风午不干。马蹄鏖寸蹬,人语断中盘。刺史经过否?书生肃拜难。公寒我未食,聊复寄征鞍。」宋芷湾的「刺史经过否?」一句质疑,引起我的兴趣。于是我查看了旧唐书、新唐书、昌黎诗文集等资料,得到了答案,而且推算出韩文过阿顶(五华县的蓝关)的日期是三月二十一日。韩愈的经历,据新唐书载:「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七世祖茂,有功于后魏

  • 文章談耕牛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5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9-09-01
    关键字: 耕牛 韩愈 牛市买卖 牛王菩萨 水黄牛

    韓昌黎作毛穎傳:佐禹治方土有功,因封於卯地,其實是一篇兎子傳。數千年來,爲耕牛立說者甚少,頗有吃飯不思來歷之感;因述吾川農家養護耕牛的情形。四川以農業爲主,而農耕原動力是牛,牛耕水種,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山地火耕力種,佔極少數。川中農村多不吃牛肉,吃黃牛肉者係城市人,農村中有一首民謠,寫成水牛形狀,從頭至尾,可循環成誦。內容爲敍述耕牛耕作之辛苦,戒殺戒吃戒虐待。這首詩家戶傳抄,看牛娃兒更多能背誦。耕牛以割稻之後犂榖樁田,以及插秧前平田爲最辛勞,上午下午,...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