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命教育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韓城將軍事略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5期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韩城 革命教育 抗敌救国运动 荣民总医院 治丧委员会

    韩城先生号载华、江苏省武进县人世居常州南门外港桥鎭生于民前十二年农历八月廿八日。父锦文公,母王太夫人,世以耕读传家,谦和处世,蜚声闾里。先生幼承庭训,卓尔超群器宇非凡及长就读于武进县立师范学校,成绩优异,为同学所钦佩,师长所嘉爱,在校时曾被选为学生会长,毕业后曾就学于上海通惠工商学院。时値军阀割据,列强环伺,先生矢志报国,毅然投笔从戎,于民国十六年七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接受革命敎育,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八师基层干部参与北伐、剿匪诸役,屡著战功

  • 文章蔣總統語錄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9期  作者:陳如一 出版时间:1974-10-01
    关键字: 语录 革命事业 革命志士 理想干部 学校教育

    前言民国三十八年十月,革命实践研究院成立,轮调党政军中坚干部,分期受训,由 蒋总裁亲兼院长。每届开学、结业及纪念周时,领袖虽日理万机,辄复亲临训诲,上自经国济世,下至立身治事,莫不有所昭示,期许弥殷,闻者感奋。如一时方供职母院,忝主实践周刊笔政,六易寒暑,始终其事。每逢院长莅临,辄复忝列末席,记述训示概要,迭在该刊发表,万千受训人员,皆以先覩为快,计达二百余次,都约廿余万言。廼承张主任晓峯先生之命,谨就该刊之所载,恭辑「院长训示纪要」一书,于四十九年三月

  • 文章中國現代數學家——曾昭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曾采堂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曾昭安 辛亥革命 美国留学 中国科学社 数学教育

    委员会主席兼数学系主任。一九二八年,武昌中山大学改称武汉大学。曾为创建人之一,至一九七八年逝世。在武汉大学整整工作了五十年。其间,曾任数学系主任、教务长、校务委员会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除负责数学系的工作外,还做了大量的校务工作,如招生、图书馆、仪器、建筑、出版及抗战迁校和抗战胜利复员等等工作。武汉大学建校伊始,在珞珈山营建新校舍,破土动工,不料遭到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黄昌谷的百般刁难,横加干涉。曾昭安遂组织「武汉大学教授会」与之据理力争。他认为珞珈山山青水秀

  • 文章談文藝的功能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4期  作者:傅亢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文艺 功能 辛亥革命 青少年教育 青年节

    警方为预防青少年犯罪,还会继续查察的。须知青少年跷家、跷学、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深夜在外鬼混、贩毒吸毒、飙车伤人、买卖黑枪,甚至杀人放火,前次「快乐颂纵火案」就是不良少年干的,类似这样的情形很多,如何防制青少年犯罪,根本之图在加强道德教育。必须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密切配合实施,尤其社会教育最为重要,笔者除建议大众媒体扩大文艺宣传,净化心灵以端正社会风气外,更希望运用高龄化社会资源,结合品德高尚、体健有相当能力的退休公教人员组织起来,按每乡镇成立「道德教育

  • 文章總統 蔣公訓詞 幹部敎育訓練的要旨及幹部自反自修的要領心得報告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期  作者:王和聲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军刺 教育 心得体会 技术人才 革命通才

    党政军以及任何部门的工作效率,要发挥到很高的程度,必须要达成「革命」「实践」「硏究」的训练目的。领袖在这一篇训词指示:「现在我们检讨一下,我们训练以前和训练以后的工作情形究竟怎样?有没有进步呢?当然我们不能说没有进步,不过实际上的进步距离我们理想的程度还是太远,因此,我们不论受训的硏究员学员和主持院务及担负训练的讲座敎官,都要考虑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训练达到我们的理想,不但要后一期比前一期有进步,且使前一星期的缺点就要在后一星期立即改正充实才行。」的确,我们

  • 文章革命家、教育家、慈善家于一身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8期  作者:康大可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陈延香 生平介绍 革命事业 教育 公益事业

    在同安县城中心地区兴建一座「庄潘二烈士纪念钟楼」。这座西班牙式的五层建筑,至今仍是同安老县城区,标志性建筑,体现着人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辛亥革命后,陈延香在家乡兴办教育,一九一三年创办阳翟小学。陈延香先后四次出洋募集教育基金,足迹遍及东南亚各国的八十多个城市,募得侨资十多万元做为教育基金。解放后阳翟小学由政府接办,一九二四年创办公立中学,该校于一九三一年改为县立,一九三四年停办,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七年改办为商业职业学校。厦门启悟中学一九三七年初创时,亦得

  • 文章靑年应具有的革命人生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7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96-07-10
    关键字: 青年教育 革命人生观 青年人生观问题

    就是目前一般靑年所具的人生观。我不敢说目前一般靑年都如此,然观察实际情形,至少有一部份靑年确是如此。四、怎様建立起革命的人生观目前一般靑年的人生观既然如此恶劣,那麽我们该如何来补救呢?我认为必须建立起革命的人生观。要了解革命的人生观,须先了解「革命」一辞的意义。然后再进而探讨如何建立革命的人生观与革命人生观的内涵。以下试析论之:㈠革命的意义:「革命」一辞由来已久。《周易》革卦彖辞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于天而应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国父孙中山先生

  • 文章忠实教育家 近代大文豪谨守家规朴学敦行·力行革命主张革心 学识文章擧世推重·著作执敎宏扬文化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62期  作者:不阿  出版时间:1974-12-20
    关键字: 钱基博 陶大均 辛亥革命 书香门第 教育家

    鄕先贤钱基博,家居城内七尺场,其祖维桢(榕初),原籍江阴城内大街,于同治甲戍年前迁锡,兄子兰、子绍,姊素琴,妹月琴,娶王氏为室,未就读学校,先后拜许彜定(仁庵)、孙心葵为家师,父、伯、兄督课甚严,勤读苦学有成,专经、史、地理、兵学,工文擅诗,颇负盛名,民国吿成,行列革命,性刚毅,痛二次革命失败,遂转业敎育,历任小、中、大学敎习,著书立论,阐扬中华文化,贡献良多,卒于一九五七年十一月三十一日武汉师范学院敎授任内,享寿七十有一,其死因不明,家人亦不敢泄露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