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命实践研究院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張大千先生故居遊

    来源期刊:《川康渝同鄉會年刊》 第16期  作者:丁宗裕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张大千 故居 革命实践研究院 摩耶精舍

    民国七十六年九月二十七日,天虽下着细细的小雨,革命实践研究院党研班前后期结业的同学,在陶逸明、戚中辉两位学长筹划安排下,访游国家剧院与国家音乐院后,便乘车前往士林外双溪,访游已故当今画坛巨师张大千先生生前的住所—摩耶精舍。访游时,经接待人员的介绍说明后,得知张大千先生名爰,字季爱、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县人,生于民前十三年,卒于民国七十二年,享年八十五岁。先生一生多所历练,不仅绘画成就出类拔萃,自成一家,其他如早年越日本学习染织,稍后又尝入寺为僧,并在

  • 文章李故代表爾航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5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李尔航 台湾 革命实践研究院 逝世

    顾问」,多次于国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国力之维持需靠人力资源」之台湾人口政策建言及「国内少数民族政策之偏差」,应推动小我(如少数民族)拥护大我,以促进族群融合,更宣导认同国族——中华民国等族群融和之先进主张。先生于民国四十年革命实践研究院院联九期毕业,民国六十五年接任「国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席」后连任三届,民国八十一年撰《给邓小平先生的国事建言》,洋洋万言书对邓小平先生动之以大义,喻之以国族利害,针对两岸问题一一剖析,并提出台湾不独立,大陆不动武。两岸应共同筹组

  • 文章陶一珊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1期  作者:萬子霖 出版时间:1979-01-31
    关键字: 陶一珊 义门陶氏 台北 革命实践研究院

    先生諱一珊,字延基,江蘇江寗人,其先蓋陶唐氏也。明德之後,奕葉重光,漢有安東將軍徐州牧陶謙。晉有侍中,大尉,大將軍陶侃。徵士,靖節冼生陶潛。南北朝有華陽貞白先生陶弘景。淸有太子少保兩江總督陶澍。或爲連帥方伯,或爲隱進高士,或膺顯宦,或作詩人。故能幡懸鳥隼,庭扣鼓鐘!玉佩光腰,柴門輝日。滄淇俱浚,積石導流,分系煥乎■區,華裔興於白下。曾祖秋航公,雄於資財,不樂仕進,而氣度端凝,恂恂寡言,遇物多恩,有長者行。淸道光帝因其樂善好施,全活者衆,頒「義門陶氏」匾,...

  • 文章萍踪述憶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53期  作者:陳宗熙 出版时间:1981-04-01
    关键字: 金陵大学 革命实践研究院 传记作家 玫瑰夫人免税商店 欧洲纪行 周至柔

    (續上期)十七、我的進修與著述我自民國十三年金陵大學畢業後,卽投身政界,以公務繁忙,除偶而看書自修外,一直沒有進修機會。民國四十三年二月,奉先總統蔣公命,參加革命實踐硏究院聯戰班第二期,五十二年三月再參加國防硏究院五期,先後兩度受訓,使我對做人做事的道理及反共革命的思想更爲深入,獲益匪淺。此眞所謂人生做到老學到老也。我平時好思維寫作,重要經歷均有摘記。生平著作經已出版者,早期以英文爲主,來臺以後偏重中文,茲列擧於後:英文部份:新中國的創造者——蔣介石將軍...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