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命事业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揚世尊墓表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5期  作者:聶炳晟 出版时间:1975-07-31
    关键字: 杨功甫 生平介绍 墓表 革命事业

    民國紀元之前二年正月十六日,烈士楊君功甫殉義嘉定。君屛山人,名世尊,一名光五,功甫其字也。先是孫中山先生倡義海外,主張種族革命,爲政治前提,君時肄業成都,聞而慕之。約同志喩君鴻賓等十餘人,集望江樓籌商革命進行方法,君被推爲實行員。旋辭學返里,變田產値千餘金,悉供黨用。嘗再至渝瀘,三至成都,一至廣安諸州,物色英雋,推心接納。每當更深人靜,酒半燈紅,與三五英豪,論說時事,至泣下不能已。其效忠祖國,亟欲以宗旨諸實行,如飢渴之於飮食然。始與佘君英謀起義江安,被滿...

  • 文章記包翔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6期  作者:李子瑜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包翔 生平介绍 革命事业

    包翔,字雲龍,民前二十二年生,身體魁梧,顯有南人北相,家住慈谿北門小關帝殿跟,原籍本在安徽合肥,爲包孝肅之後裔,祖先有任南宋顯宦,因避金兵南遷,落籍慈谿。其家藏有包公白臉畫像,每逢過年,必懸其他祖像之上,幷有上代遺訓,不仕異族,相傳不渝。元淸兩朝以來,皆無包姓子孫稱臣爲官,而以行醫濟世及從商謀生,日久逐步發展,積財頗多,置產房屋,單在慈谿城縣前大街,卽有一半以上。本家人口並不興旺,單丁相傳,已有數代。包翔之父,亦在中年逝世,一姊嫁與慈東長右橋秀才沈昌後爲...

  • 文章悼念何上將敬公老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32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87-11-01
    关键字: 生平介绍 革命事业 悼文 何应钦

    我中華民族,上承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道統,而繼往開來者,乃 國父孫公,與先總統 蔣公也。我 國父爲天縱聖哲,倡導國民革命,擧先總統 蔣公以爲資輔。 蔣公爲曠世偉人,領導國民革命,得何公敬之上將以爲參佐。敬公輔導國民革命,爲國民革命軍盡其全力。 蔣公爲國民革命軍之父,敬公爲國民革命軍之師,美盛相承,道相傳也。敬公於民國十三年,蒙先總統 蔣公之推薦於 國父,遂得稟承兩聖之敎澤,追隨左右,建校建軍。歷經東征、北伐、剿匪、抗戰、戡亂各役,如棉湖之捷,惠州之...

  • 文章陳嘉庚陳敬賢兄弟與陳延香三位鄕賢——都是同盟會老同志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2期  作者:康大可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同盟会 革命事业 追忆 往事 悼念

    鄉賢陳嘉庚、陳敬賢兄弟,與陳延香都曾經加入中國同盟會,在教育事業上又志同道合,所以有過密切的關係。入同盟會支持革命陳嘉庚、陳敬賢兄弟,一九一〇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新加坡分會。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九日福建光復,陳嘉庚被新加坡華僑選為福建保安捐款委員會會長,籌款接濟閩省革命政府和維持治安費用。年底,又籌款支持途經新加坡回國的孫中山路費,和回上海後即將赴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組織新政府的革命費用。陳延香,同安陽翟人,一九一〇年在灌口石頭亭村加入同盟會,擔任文書。一九一一...

  • 文章十年磨劍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1期  作者:孫震 出版时间:1976-12-31
    关键字: 楙园 随笔 政治人才 大雁塔 革命事业

    楙園隨筆之五(九)宣統三年,歲次辛亥(西曆一九一一),余二十歲。去年年終學堂放寒假時,余等在暑假期中同出遊覽的一組同學,本有寒假中繼續同去臨潼溫泉及華山之約,但因負對外聯絡責任的賈祿貴、湯有光兩同學密吿,因新軍中同志運用新軍已近成熟,恐革命發動在卽,不可遠遊。兼之擔任數理化三科的陸軍師範老師,以由北京來堂時已遲兩月(四月才到堂),距本學年規定學科進度相差尚遠,擬於寒假中補習十日,以求彌補,以致年前兩週卽留堂內補習。新年元旦後,本組同學卽同去大小雁塔遊覽。...

  • 文章蔣總統語錄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9期  作者:陳如一 出版时间:1974-10-01
    关键字: 语录 革命事业 革命志士 理想干部 学校教育

    出版,五十九年一月增订再版。本年十月三十一日,恭逢 总统八秩晋八华诞。语云:「有德者必有言。」诗曰:「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立德立功立言,寿人寿国寿世,此之谓也。爰就「院长训示纪要」中之嘉言,谨选不涉机密、有裨修养者,凡二十余条,颜曰「 蒋总统语录」,以飨鄕邦人士,并申祝嘏之忱。语录革命志士,应立大志,持之以恒,如炉炼丹,如鸡伏卵,而勿忘勿助长,乃可以作大事,成大业,立大功。革命事业之成功,不在一时之得失,而在最后之胜利。人人应具

  • 文章集革命家、教育家、慈善家於一身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8期  作者:康大可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陈延香 生平介绍 革命事业 教育 公益事业

    陳延香,又名樹壇,字澄懷,晚年號慧香居士。清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年)出生於同安縣陽翟鄉。其父親清末考生,在鄉裡開設私塾。陳延香少年時就讀其中,十九歲時,父親病故,陳延香子承父業,受聘在灌口鳳山書院,及角尾一帶私塾任塾師。宣統二年(一九一〇年),陳延香在灌口石頭亭鄉加入同盟會,後授命在同安組建青年自治研究會並擔任副會長。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爆發,陳延香、陳仲赫等,率領青年自治會會員,號稱「同安革命軍」,與莊尊賢所率灌口革命軍,裡應外合,於十一月三日光...

  • 文章參觀陳英士先烈史料特展有感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9期  作者:健侯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百年诞辰纪念日 陈英士史料特展 革命先烈 革命事业 追思祷文

    。这种一切为的是革命事业,为革命事业之成功,以必死之决心,来完成革命之事业,眞是「成功取义,无愧天人」。还有「死不怕死,生不偸生,男儿大节,光与日争。道之苟直,不惮鼎烹;渺然一身,万里长城」。这种旷怀壮志的伟大抱负,和纯洁勇敢的革命正气。即言即行,有进无退的革命行动。在其书扎遗墨中,处处可见。检讨今日革命事业,正在遭受严重考验的关头,举世滔滔,如英士先生者,能有几人。在今日纪念这位伟大革命家,不仅追思与景仰而已;必需眞正认识其革命精神与革命抱负,要发扬效法、要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