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青城山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青城山练功记——大陆行之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9期  作者:李恂艾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青城山 练功记 团员 行程 旅途

    七月廿七日,我们一行二十三人,由梁团长(前驻南非杨西昆大使夫人)率领,前往四川城都青城山,学习由张宏堡先生创编的「中华养生益智功」(简称中功)。二十三位团员中,大多是中年以上,计六十岁以上者九人,五十左右的五人,四十上下的八人,一位三十余岁。平均年龄略偏高,但学习精神不落人后。转机到达成都已晚上七时半,天色尚未全暗,一位自台南只身飞成都的年青同道,知悉我们的行程后,便加入了本团行列,于是本团增加一位最年轻的团员,廿六岁,魏君,共计廿四人,男女各半。其中梁

  • 文章四川名勝題詠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7期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四川名胜 涂山 建文峰 青城山 诗词精选

    建文峯邹鲁燕子飞来京,明宫烈炬生;建文生死谜,至今犹未明。此峯名建文,云曾假一廛;四山密密拱,龙卧世不惊。托迹为僧侣,佛前钟磬淸;留得佛寺在,传说动编氓。山川今不改,庙宇早已倾;信疑本参半,凭吊百感萦。铜驼不可见,思古心怦怦!(注)本诗载邹著:「囘顾录」。青城山旡梦靑城如岷江,脉络分内外;居中第一峯,四则夷华界;其北大面山,高影临华盖。颇闻樵径通,上有云楼辈,游客少奇情,每以险阻退。又闻金鞭厓,亦未穷所在;讵可一脔尝,漫为五鼎槩?参差列翠屛,安睹城与寨

  • 文章青城山的彭当家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0期  作者:元輝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青城山 吴稚晖 天师洞 麦吊杉 莿栗酒

    民國四年春天,我參加我們小學校的旅行,第一次上靑城山。當時,我還不曾讀過杜甫:「自為靑城客,不唾靑城地」那兩句詩;更不會知道後來吳稚暉先生會有「靑城天下幽」的品題。我對靑城山的初步印象是「乾淨」、「淸幽」。整齊的石梯路上,很少敗葉枯枝;茂密的樹林,蒼翠欲滴。雖鳥聲人語,也可使山鳴谷應。我們住紮在天師洞,是靑城山住客最多的一座廟子。出人意料之外,這吃素的廟子竟用葷菜招待客人。第一個晚餐,我們就喫到「臘味乾盤」和豆豉炒回鍋肉,以及雪山大豆炖臘猪蹄。有一位老師...

  • 文章名山大川访道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8卷 第11期  作者:周勝鴻 出版时间:2006-11-10
    关键字: 青城山 都江堰 寻访道观 青羊宫

    吾人出生于浙江鄞县,居村虎啸周。村与一座茅山毗邻,山半坡有一「茅山寺」,系一道观。及长,方知清人有诗描写茅山:「直上南来第一山,薜罗深处即襌关;听松一拂居然在,化鹤三茅去不还。」此茅山有别于江苏句曲(镇江以南)之茅山,大概是多受到汉景帝时茅氏三兄弟当年所创「茅山道」的影响吧!自读大学以后,对老子《道德经》及《庄子》有所偏爱,遂自命「自然真人」,十分向往「薜罗深处听松涛」的情趣。退休以后,喜欢外出访友游历,以二〇〇四年秋冬为最,曾遍游浙江金华观、四川青城山

  • 文章長聯集錦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虔君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对联集锦 崇丽阁 望江楼 青城山 鸳鸯湖

    一、話崇麗閣的長聯在四川省成都東門外錦江南畔,有一座崇麗閣,高約三十九公尺,共四層,雕欄玉砌,畫檐飛角。這座名建築的命名緣起,出自西晉左思的「蜀都賦」:「旣麗且崇,寶號成都。」登閣眺望,錦江風光,盡收眼底,民間稱之爲望江樓。望江樓因唐代詩妓薛濤而名垂千古,原爲薛濤的吟詩樓而改建,幾經戰亂,迭遭摧毀,現在留下的是光緒年間所重建的。其後中共加以整修,改爲望江樓公園,望江樓給詩人墨客留下楹聯最好的地方。因爲這座樓本就是爲紀念薛濤而建,所以樓中每一對聯的引典都與...

  • 文章青城山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4期  作者:范天烈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青城山 范天烈 二王庙 天师洞 上清宫

    间,五至成都,欲游不果。丙午[1]夏六月,寓省[2],终日无聊,虽访校书井,礼诗圣祠,罔克发舒其志气,于是决然舍去,迹所谓靑城山者。是秋八月与刘君素培,取道西门,挈榼蹑屩,三宿后造灌邑,谒二王庙,杰阁枕石壁,左楹岩际有天然泉,甃以铁龙,四时不竭。右折而上,至老君岩,石磴萦;奇葩吐芬,山泉坠地,意趣翛然。嗣由筏村渡江,激湍甚驶,桥槛索板,摇摇欲坠。行三十余里,抵山麓,则长生宫在焉。螺髻拥靑,两山排闼;从山口缘径行数百武,脩篁袇椶,森然蔽天。渡浮梁,则石齿千层,矗

  • 文章二王廟非二郎廟辨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1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67-09-01
    关键字: 二王庙 二郎庙 李冰 青城山 李龙德

    讀本月十七日中央日報副刊「中副小簡」毛一波致仲父先生之簡云:「灌縣都江堰的二郞廟,有殿二重。前殿(正殿)供楊二郞的塑像(卽封神榜上的三眼童楊戩;後殿供李冰的塑像(也許有李冰之子的神位,記不淸了)。李冰是當地治水有功的地方神,在那個廟中似屬『配祀』性質。(另有李冰專祠,卽在當地離堆伏龍觀內)我以前也和一般人那樣的誤信二郞廟爲李冰父子的廟了。這是近讀鄕長王元輝的『二郞與大郞』一文才明白過來的。(詳見『四川文獻』第五十八期)。」此簡讀後,余發現有三大問題:一爲...

  • 文章「二王廟非二郎廟辨」之辨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1期  作者:王元輝  出版时间:1967-09-01
    关键字: 二王庙 吕佛庭 李冰 老君殿 青城山 伏龙观

    讀七月二十七日中央日報副刊呂佛庭先生「二王廟非二郞廟辨」一文,對於拙著「二郞與大郞」(載四川文獻五十八期),似有誤解,因而有此一辨。呂先生所說二王廟非二郞廟,我也說應該是二王廟。不過我所說的「二王」,「應該是」(這裏有商榷的餘地,而不是百分之百的肯定)通佑王李冰與顯英王趙昱。呂先生似乎是說二王是「二王李龍德」之廟,又說「李冰雖非主祀,然亦非配祀」,又好像是說二王是他們父子兩個王。拙著則以爲「二郞廟亦稱二王廟;似乎在前些時代,灌縣人稱二王廟的比稱二郞廟的還...

  • 文章青城山访古七律五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9期  作者:何緝生 出版时间:1982-09-06
    关键字: 青城山访古 七律五首 成都中央军官本校 上清寺

    生逢亂世,萬方多難,我本書生報國,年少從戎,幸立汗馬之功,至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忽奉統帥 蔣公由三戰區召入成都中央軍官本校(統帥兼校長)高級軍官敎育,再受六韜將略,民國卅年辛己夏,隨孫師元良,與同學,離軍校,出城都,乘羊角獨輪小車,經郫邑,入灌縣,謁治水功高之李氷祠,登玉壘關,囘望邱長春祖師修行之處,渡磻溪,過索橋,直達靑城山,卽岷山第一峯也,此山黃帝封爲五岳丈人,故又名丈人山,爲中國十大洞天之一,歷代有張道陵、范長生、林光庭、孫思邈等多士,隱此山中,修成...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