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集市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趕場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9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赶场 集市 日常生活 端阳场 风俗

    自从古代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相沿至于现在,云贵川地方,仍有庙前赶集,大树林内赶街的习惯。在贵州、云南,处处是狗场、猪街、羊街、靑龙场等,以地支方位命名的场与街。在两广则叫做墟,赶场叫做趁墟。吾川在荒野之地集市,已不多见。鄕场则星罗棋布,尤其水陆交通线上,所谓水旱码头。大致场与场之间,四至距离,近的十五里,中距离二十三十里,远距离不超过四十里,中间还有大小么店子之类。场有场期,按相距最近之三个场,排定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为场期,住在某场附近之农家

  • 文章海岛集市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42期  作者:定兒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嵊山 集市 水产 鱼业结构 收入

    嵊山鎭位于嵊泗列岛的东北,是一个面积只有五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一万的东海小岛。鎭上有半数以上的劳动者从事渔业生产;因此,这里的水产品集市颇有特色。淸晨,淡淡的晨雾还笼罩着整个小岛,集市就喧闹起来,叫卖声和海涛的拍击声汇成一组交响曲。放眼望去,宽阔的兴隆大街两旁,摆满了各种水产品摊子,干的,鲜的,咸的,淡的,应有尽有,集市上到处可见大黄鱼、小黄鱼、目鱼和带鱼,就连鲥、鳗、铜盆鱼等海中珍品也是常见的。每年冬季带鱼汛季节,除了浙江省内的渔船,江苏、福建、辽宁

  • 文章草原秋集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梅濟民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草原 岁市 寿宁寺 草原集市 大喇嘛庙

    在不停的唱着笑着,在碧清的水面上掀起一圈圈的涟漪。幽美的云朵轻轻的悬挂在牧野的上空,在灰绿色的碱草中正来来去去的走着很多驼队,草原上的道路也一反寻常的忙碌起来,众多的马车和汽车从海拉尔市在向大草原中不停的运送着人和货,究竟在这大草原的深处要发生一件甚么事情呢?是的,那正是东蒙古人们心目中的一件大事;就是大喇嘛庙甘珠寺在每年秋季所举行的诵经大典,这是这塞北大草原上每年仅有的一次盛大的集市,土称年集,亦称岁市。从贝尔湖骑马向东北大约行走半日的光景,远远从荒野中就

  • 文章故鄉廟會——節場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85期  作者:張之元  出版时间:1992-07-10
    关键字: 庙会 节场 集市贸易 武进 日期

    会」或「行会」。)所到之处,农家均设香案供品,焚香顶礼膜拜,以求神明降福。在出巡行列中,除按古时官场的全副仪仗外,还有舞龙、舞狮、走旱船、(家鄕称「荡湖船」)踩高跷、云车、武术等传统民间节目的演出,一应俱全,载歌载舞,争奇斗艳,一路上锣鼓喧天,吹吹打打,好不热闹。鄕间庙会之日,一大清早便开展集市贸易,俗称「集场」。于是小鎭上商贾云集,狭窄的街道,两旁摊贩林立,货物遍地,周遭方圆数十里范围内各村鄕民,都纷纷拥向「集场」,有的顺便带一些土产品或小农具、种子来集市

  • 文章朱家尖紀遊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37期  作者:楊建民 出版时间:1992-09-15
    关键字: 朱家尖 旅游 见闻 集市 乌石塘

    車至朱家尖島上最大的漁村漳灣,恰逢早集,熙熙攘攘從海產到山貨應有盡有。特產有白蝦、棱子蟹和素負盛名的順母黃泥螺。村裏,各式小洋樓依山而築,在陽光下流光溢彩,儼然渡假村模樣。外牆裝飾,有瓷磚、馬賽克、茶色玻璃,唯一帶有漁家氣息的是家家門頭上都有瓷磚燒的吉祥圖案,如鯉魚跳龍門,蓮花觀音圖。村邊卽碼頭,這裏是船的世界。出海歸來的船,準備起錨的船,正在維修的船,大大小小的全是機動船,船身都漆得花裏胡哨,上面掛滿了琳琅滿目的彩旗。一片繁忙景象,這邊起重機正從船倉吊...

  • 文章熱河人的生活習慣(十一、趕集)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21期  作者:劉仲平 出版时间:1973-07-31
    关键字: 热河人 生活习惯 赶集 集镇 集市 交易

    在本刊前九期刊中,已写过热河人的生活习惯是:一衣着;二饮料;三食物;四居住;五行路;六作育下代;七娱乐;八信仰;九器用;十年节;本一期要先述说家乡的经济、文化、行政中心所在的赶集市,以及家乡人怎样的去赶集。

  • 文章往日我國農村的交易方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7期  作者:奚明遠 出版时间:1993-07-10
    关键字: 农村 农村交易方式 交通运输 流动商贩 集市 杂货店 货币

    在我國過去的農村社會中,由於交通運輸不像今天這樣的便捷,主要的交通方法是步行,主要的運輸方法是挑擔,多數小村莊根本沒有商店,大一點的村子縱有商店,由於進貨困難,貨品的種類也極有限,於是就有了定期買賣的市集,流動叫賣的肩販,以通有無。山村的小雜貨店在我家所在的那個約三平方公里的山谷中,共有十一個村莊,約共四百個煙竈(亦卽四百戶),我的村子最大,也只有一百八十個煙竈。除我的村中有一小型的商店之外,其餘村子皆無商店。這主要是因爲在往日的農村中,每家絕大部分的日...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