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随笔共返回19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艮园随笔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随笔 艺文 刑罚

    僧妻乙未仲夏,應聘赴韓國講學。某日,參觀漢城王宮,途經閙市,見和尚數百列隊遊行,並向國會請願,詢諸韓國友人,知均係有妻之僧人,因政府嚴令「出家必需離婚,如帶家則需還俗」而發也。同年秋,赴日本訪問,偶遊日光東昭寺,見一靑年住持與一妙齡女郞親任招待,予驚問僧寺何得住有眷屬?友人蔡孟堅見告曰:「日本風俗和尙可以結婚,適所見之美人卽住持之妻也」。予曰:「聞此寺每日香火資收入極豐,此一住持,日進斗金,夜參歡喜禪,可謂享盡人間豔福矣」,相與拊掌大笑。近讀淸代宋長白柳...

  • 文章隨手拈來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2期  作者:戈鉅涵 出版时间:1996-02-19
    关键字: 对联 台北 随笔

    筆者不嗜煙酒,但對公賣局所產成品,卻耳熟能詳,僅依其各類香煙牌號,綴合聯語一則,藉博「老槍」會心笑呵。(唯因經濟繁榮國民收入倍增,致一二種原大眾化之低級煙已停產)總統、長壽、玉山峻;寶島、香蕉、新樂園。早年服務軍旅,長年久駐台北,假日多以電影娛樂休閒,因而跑遍全市大小劇場,就記憶所及,摭拾戲院名稱串成一聯,當然都市日趨更新,地貌已今非昔比,諸如:「國際」「南京」「大中華」等影院,均經沒入時光洪流,但對「老台北」,總能勾起些許追念,就作個歷史見證吧!遠東、...

  • 文章秋日随笔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王漢倬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随笔 散文 秋天

    臺灣的氣候,有的地方,和大陸上相似;就秋天來說,臺中一帶,有北方的風勢,有江南的晴意。我愛平原大野,長風萬里的北方,也愛天氣晴朗,秋色如春的江南。這兩種不同的境界,引起我無限的囘憶。在囘憶時,隨手拿起筆來,把南來的蹤跡,用線條連接起來——是從長春到瀋陽從瀋陽到北平,從北平到南京,又從南京經過上海轉到臺灣來。我在北方時,每到秋季,曾見到一隊一隊南飛的鴻雁,牠們是受不了朔風的侵襲,一時逃避到江南。但不久春天到來,牠們仍然循着原路,囘到北方去。我們這些南來的人...

  • 文章十年磨劍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7期  作者:孫震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楙园 随笔 诗集

    楙园随笔之五㈤宣统元年八月二十七日(农历星期日),系余三个月省亲假期届满,为应囘陆军小学报到日期,在家中叩辞母亲,握别余妻后,即于九时到学堂,遵限报到。见到暑假中考取的第五期同学,亦正入堂开始接受新生训练。总办堂墙壁上悬有刘鸿逵总办牌示,系奉四川新兵督练公所转总督命令,指派本堂黄提调,为指挥监送赴陜升学学生长官。黄提调永成,已到本堂任职一年,湖南人,系刘鸿逵总办同鄕,为当时四川黄提督忠浩胞姪(黄提督于辛亥年调囘湖南,死于任所),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派来

  • 文章從「隨」字想起兩段謎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7期  作者:謝冰心 出版时间:1991-09-30
    关键字: 随笔 谜语 《西厢记》

    文汇报」记者让我写「随笔」二字,我忽然想起一段谜语:谜面是:「上有一半,下有一半,中空一半,除去一半,还有一半。」猜一个字。这个谜语大概是我十岁左右在家塾附学时,一位堂哥哥讲出要我们猜的,他是从书上看来的。我们七八个孩子在纸上画来画去,谁也猜不出来。后来他向我们公开了,说:「就是『随』字」。说来还眞有意思!「上有一半」意思是:上头是「有」字的一半,是「」;「下有一半」,意思是:下面也是「有」字的一半,是「月」;「中空一半」,是:当中是「空」字的一半

  • 文章艮园随笔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4-11-01
    关键字: 随笔 周礼 人物回忆

    夢與心感夢是熟睡中的幻想,但有時亦發生電感作用,所謂電感作用,科學名詞稱之爲腦波(Bram waves),實卽心靈感應的媒介。心靈作用分醒時與睡時兩種,醒時之心靈作用似傳心術(Telepathy),睡時之心靈作用則爲夢,夢之現象在印度與埃及均有占解之法則,而我國古時尤爲重視,周禮春官宗伯云:「占夢掌其歲時,觀天地之會,辨陰陽之氣,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兇,一日正夢,二日噩夢,三日思夢,四日寤夢,五日喜夢,六日懼夢。」周代占夢之官有中士二人,史二人,徒四人,夢之重要於此可知。...

  • 文章扫墓随笔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王漢倬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扫墓 随笔 人物悼念

    連日陰雨,不得出門。今天宿雨初晴,雲淡風輕,廣闊的馬路上,纖塵不起。我和繼室美君,小兒執均,乘小汽車去陽明山公墓,祭掃先室德全之墓。車行到郊外,我隨口背誦老杜的詩:「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美君說:「那時經過安史之亂,满目瘡痍,郊外更見蕭條,好像現在大陸匪區現狀的寫照。」我說:「現在的台北市與郊區幾乎無顯明的界限,高樓大廈,沿途皆是,市廛繁榮,民生康樂,恰和杜詩所說的相反。」美君說:「老杜是目擊當時的實況而寫的,表現出那的時代的慘狀。」我說:「...

  • 文章艮园随笔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聊斋志异》 随笔 轶事 考证

    聊斋志异考聊斋志异一书,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曁散文作品之冠冕。其流传之广,仅次于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诸说部。论其价値更驾中国散文名作阅微草堂笔记,池北偶谈而上之。春在堂随笔称其:「文辞藻缋,不失为古艳,后之继聊斋而作者,则俗艳而已。」淄川县志「蒲名松龄、山东淄川人,康熙辛卯岁贡,以文章风节著一时,顾以不得志于有司,乃决然舍去,一肆力于古文词,悲歌慷慨,自成一家言」。新世说二:「蒲留仙研精训典究心古学,目极淸初乱离时事,思欲假借狐鬼,纂成一书,以

  • 文章毛鍵鈞將軍遺作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7期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毛键钧 遗作 诗歌 随笔

    將軍於民前四年八月十一日生於湘鄕快溪;民八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辭世於台北三軍總醫院,享壽九十有三;八月八日假台北巿第二殯儀館舉辦喪祭後,安葬於台北縣中和巿春秋墓園。一代哲人,就此長眠在不得不隨大時代遷徙來台的第二故鄕。將軍肄業法政大學,民十五年入黃埔軍校六期步科,十八年畢業後,隨時勢之推移,先後任國民政府軍憲警要職;每能於危疑震撼之際,身先士卒,奮勇殺敵,轉危爲安,屢建奇功。來台後,棄武就文,以弘揚宗教哲學爲己任,冀圖循宗教大同而達世界大同(詳如)。平素配...

  • 文章秀园随笔(忆A联与胡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何秀閣  出版时间:1977-11-01
    关键字: 《秀园随笔 任光甲 往事回忆

    前言人莫不欲生活愉快離苦得樂也,故能予人樂,卽有益于人,淑于世矣。至樂之久暫、益于身或益于心,胥屬挖苦自己以照亮他人,功德無量者也。乃憶起笑料豐盈噲炙衆口之A聯與胡謅。緣民國二十年,二氏正肄業於東大,逢九一八之變,亡走燕時,初入關同學約二百,皆收容於北平東城南兵馬司之東大駐平辦事處,今來台學長中,如鞠成寬,李文圃、馮小彭、張國維、寇宏斐、王慶吉、王廣齡、李弘毅等俱與焉,過去北陵時代各院系,以各抱地勢,彼此同學如陌路,今聚平,則冶文法理工敎育各院爲一爐,復...

共190条记录 1/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