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陶渊明共返回4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陶潛論自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孫守儂 出版时间:1981-03-01
    关键字: 陶渊明 自序 著书

    一位震烁古今的伟大诗人,其所异于流俗者,殆为人格与作品二端,倘缺其一,即不足以成其伟大。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世出者也,古今论者,亦多循此二端入手评述。孟子尝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盖不朽之作品出于不朽之人格,益征人格与作品之不可分也。自颜诔、沈传而后,世之论陶公者伙矣。陶公人格超迈,诗文高绝,千载而还,殆成定论;惟关生平字、里居、年寿以及作品系年诸问题,后人争讼靡已,迄今犹尙仁智互歧,不一其说,致令今之有志于陶公者,未知孰是,莫

  • 文章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农村景物和生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陳沅淵  出版时间:2002-04-30
    关键字: 陶渊明 田园诗 赏析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从萧统)。生于晋简文帝咸安二年(西元三七二年。据梁启超《陶渊明年谱》定),浔阳柴桑人。柴桑县故城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二十里。他住的村庄,后人称为「柴桑里」。因旧宅遭火灾焚毁,义熙六年移居南村,即栗里。曾祖侃官至大司马,祖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逸名)也做过地方官,外祖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他的祖先亲戚都是襟怀高远、心直行方的人,受了这种遗传和家庭环境的薰陶,造成他恬淡的素性,高洁的品德。十二岁丧父,由母亲孟夫人抚养

  • 文章梁溪聯話(五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4期  作者:弘農氏  出版时间:1986-10-20
    关键字: 祝寿对联 七十双寿 陶渊明

    范廷銓,字衡伯,見聯話(一四)民國十六年丁卯,廷銓年七十,吳敬恒祝以聯曰:七十日老而傳;八千爲春與秋。王鏡蓉,字芙伯,見聯話(三八),民國二十三年甲戍,鏡蓉年七十,其同歲生吳敬恒撰祝壽聯曰:諸男國士皆無雙,唯有作人自壽考;今日萬方尙多難,再來獻祝終承平。鏡蓉二子,長祖庚,次祖聰,皆學有專長,爲國家服務。民國三十二年癸未,吾邑實業鉅子榮德先生曁德配丁夫人七十雙壽,吳敬恒特撰壽聯以祝曰:周甲以來,同晉雙壽報海屋;期頤可卜,遙申華祝託川雲。民國三十二年癸未,爲...

  • 文章漫談幾個古人飲酒的故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3期  作者:繆伯華 出版时间:1989-08-10
    关键字: 饮酒 历史轶事 陶渊明 刘伶 毕卓

    ㈠立誓騙酒:晉劉伶酷嗜杯中物,一日求酒於妻,其妻諫曰:「君飮太過,非攝生之道」,伶曰善,汝爲余備一次豐盛的酒菜,余向神立誓以後斷酒不飲妻如其言,劉伶大快朵頣後,向神誓曰:「天生劉伶,以酒爲名,一飲一石,五斗解酲,婦人之言,切不可聽。」劉伶誓後,飲酒如故。㈡白衣送酒:晉陶潛字淵明自辭彭澤令後,閒居無事,手頭拮据。一年重陽佳節,家中適無酒,愁眉深鎖,乃出戶外悵望久之,忽有一白衣人送酒至,爲其好友王弘所使也。陶潛眞是喜出望外,開懷暢飲,至酩酊大醉。㈢吏部盜酒:...

  • 文章(藝文詩壇)一官歸去來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2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94-04-03
    关键字: 吕佛庭 陶渊明 郑板桥 美术协会

    编者按:本篇原题名为「酸甜苦辣实录」,系作者吕佛庭乡长六月从政的感受,但观通篇之精神,极类陶渊明、郑板桥不为五斗米折腰之理念,因有此理念,始有此感受,吕老为自谦,乃把题目定位至感受阶层,我们为推崇吕老此一崇高理念,乃为更名「一官归去来」特加说明。在民国四十五年间,我写有一篇「美育眞谛」,曾在中央日报副刊发表,教育部长张其昀先生对这篇论文特别激赏,当即创设美育委员会,作为推展美育的专任机构。他兼任主任委员,聘师范学院教授虞君质先生任秘书,征聘我担任专任驻

  • 文章新田園詩創作應實現華麗轉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4期  作者:金序前 出版时间:2014-10-01
    关键字: 陶渊明 田园诗 视野 笔法 蒙太奇

    一部中国文学史,诗人星驰,流派纷呈,田园诗系众多诗派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所谓田园诗,即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乡村景物和农民、渔樵的劳动特色为题材。诗人们以乡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悠闲的乡村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意境,藉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田园诗兴于晋,盛于唐。陶渊明系田园诗的开山鼻祖,至唐代薪火相传,形成了田园诗派。到了盛唐时期,田园诗进入了繁盛时期。盛唐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将山水与

  • 文章陶渊明的人品与复兴中华文化的关系(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熊邦彥 出版时间:1972-10-02
    关键字: 陶渊明 寿命 学者观点 历史资料 后嗣

    陶渊明的寿数与后嗣陶渊明的人格、思想、个性、作品及其出处……等荦荦要端。在本「文献」上,已按期逐一刋出,作详细的报导于读者诸君之前。此外,对陶公的寿数,到底若干?他的后嗣,究竟如何?我想,这是人生现实两件大事,必为爱陶公者,所关怀不置,急欲明了而后快。这里特设专章,为之分述如次:一、寿数:人之寿命,活了多少,便是多少。其数字,只有一个,不许其二。但是,渊明在世之寿数,其说者三。个中谁对谁不对,另一问题。总之,由于对陶公身后硏究的观点,有所差别。而其动机

  • 文章詩兩首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69期  出版时间:1991-03-05
    关键字: 伯夷 叔齐 陶渊明 诗词感怀

    吟夷齊兩字「經權」認不眞,夷齊志慮未淸純;當年若納馬前諫,救一暴君陷萬民!註:君賢、臣力事之爲經,君暴,臣力除之爲權。湯放桀,武王伐紂,卽深期於義,而達於權者!嘲陶潛淵明心意未堪法,祇結比隣成一村;畢竟洞中天地小,何如四海盡桃源!

  • 文章人生何惧多缺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6期  作者:竺柏岳 出版时间:2012-06-10
    关键字: 苏东坡 陶渊明 缺憾 世界 人生

    反思。甄士隐对〈好了歌〉作注解说:「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这里包含的辩证法多么让人叹服!你看「金陵十二钗」及其周围的丫头们,虽作苦苦抗争,有哪一个享受到好命运?可见,人生缺憾的存在有其普遍性。人们也总以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归隐躬耕田园,一定潇洒自在无忧无虑了,诗人自论不是说「性嗜酒,期必醉。」可是,他五个儿子被这位酒鬼老爸的酒精遗传因子毒害,智力都十分低下,个个平庸呆滞,无一成才。陶

  • 文章陶渊明略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7期  作者:王憲章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陶渊明 生平事迹 解绶归田 古彭泽县 陶渊明纪念馆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世号靖节先生。浔阳郡柴桑县(今九江市西南)人。曾祖父陶侃官至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其祖父和父亲都曾做过太守一类官。但到陶渊明时,家世衰落,生活艰难。曾先后任江州祭酒、鎭军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等职。因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墨暗的士族社会同流合污,于41岁那年辞官归隐,此后长期过著躬耕隐居的生活。他写了大量的田园诗,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意,朴质自然,情趣高尚,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

共46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