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陶侃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梁溪聯話(五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5期  作者:弘農氏  出版时间:1986-11-20
    关键字: 孔融 陶侃 义和团

    时先祖父年七十七,与大姑祖母为同姊弟,余二、三、四姑祖母皆七十左右,并健在,先祖撰寿联曰:焚须煮粥,截发留宾,华诞谱笙簧,八旬共羨女嬃健;上事两姑,下抚孺子,德门森兰桂,千里来开寿母筵。上联第一句喩姊妹弟情深,典出李勣传,第二句用陶侃母故事。

  • 文章力争上游说陶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3期  作者:爾雅  出版时间:2009-06-01
    关键字: 陶侃 人物典故 教育 训导

    曾注意祖父待人接物的功夫,他有几个特点:耐心,恒心·上进心,都让人敬佩。我离家出国三十年,读史书,忆往事,想人事颠簸,清寒子弟要想有立足之地,进而头角峥嵘,也唯有如此。晋史的陶侃,其父亲在孙吴时当过边将。西昔灭吴后,江南人被称为「亡国之余」,政治上受到排抑。陶侃因父亲早逝,家境贫寒;出道时找的工作都是低薪事繁的糊口职务。在这种环境下,晋史说:陶侃「少长勤整,自强不息」。后来,鄱阳孝廉范达路过陶侃家,冰雪积日,陶侃殷勤招待,次日还送客百里。才被范逵推荐为督邮

  • 文章巾幗英豪劍墨香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昭祥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秦良玉 母亲节 孟母 陶母 陶侃

    中道废学,若吾断斯机」!孟子惧,乃朝夕勤学,遂成大贤。』三字经所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即是孟母择邻督学的由来。⒉陶母。陶侃母,晋代豫章新淦人。姓湛氏,侃父丹,聘为妾而生侃。陶氏家贫,湛氏每纺绩资给,使侃交结胜己者。世说:「范逵尝过陶侃,时仓卒无以待客,侃母截发为双鬟,卖易酒肴以供客」。逵吿人曰:「非此母不能生此子。」后侃由刺史而侍中太尉,而长沙郡郡公,而都督八州军事,拜大将军,为晋室之名臣。后世之以侃母截发延宾,传为千古美谈。陶侃为浔阳令时

  • 文章趣话陶侃仕途之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3期  作者:單信陽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陶侃 元宵节 紫姑 戎马生涯 节日习俗

    往往将厕所同猪栏盖在一间低矮的茅草棚里,一间小小的茅棚,既可解大、小便,又可以养猪,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当时,紫姑遍体刀斫斧砍,惨不忍睹。上帝怜悯紫姑不幸的遭遇,便封她为厕所神,掌管民间农事,保佑天下吉祥。时至今日,湘赣一带还有迎紫姑卜词:”瓢瓢姑姑瓢瓢神,正月请正月灵。农村请你无别事,我家请你问年成。“陶侃,字士行,士衡。(公元二五九—三三四年)东晋江西饶州府人(今鄱阳县鄱阳鎭)。他从小家境贫寒,仅依靠母亲谌氏帮人家纺织、挑水、洗衣补缀度日。谌氏秉性贤淑

  • 文章亦新亦舊話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57期  作者:桂裕 出版时间:1981-08-01
    关键字: 陶侃 孔子 嘉言集锦 博士学位 西洋教育 中国教育

    陶侃运甓,习勤劳也,习敬业也,习恒心也,皆实学也,非欲健身延年而为之也。耐劳则不败,敬业则无失,有恒则有成,持久则必胜,古来成大事立大功者,莫不如此,皆未尝为生死耽心也。荀子曰:「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旧学,恒学也,无古今。儒墨大同,说法异耳。△读古人书,得其一二而不失其旨,得之矣;不得其旨,虽多,失之矣。△读书所得不必奇:得其奇者,所得少;得其常者,所得多。△新陈代谢,前人去,后人接,自然之理也。承前启后,绵延无穷,我中华乃有五千年之历史。若不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