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陵园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爲君約略説咸陽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咸阳 秦朝故都 古渡口 陵园

    托啼鹃,水上烟如梦,楼头梦似烟,咸阳随处足流连,最是宜晴宜雨暮春天。」陵园萧瑟咸阳城北郊崔家村的毕原,碑礧载道,人称咸阳北坂,这儿以文王陵为中心,北为武王陵,西南为成王陵,东南为康王陵,东为姜太公墓,东北为周公墓,布置整齐,气象庄穆而巍峨。文王陵高约十一公尺,圆形平顶,顶上微凹,陵甚宽敞,有长垣绕陵四周,垣内古柏参天,石人石马并列,陵前有金字巨碑,上题「周文王陵」,是淸乾隆五十一年陕西巡抚毕沅所建,碑前有祠堂及门楼,都很壮丽,也是淸代所重修,周代四陵,以此

  • 文章談鍾祥縣的皇帝墓顯陵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1期  作者:羅大隱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湖北钟祥 显陵 陵园布局介绍

    献王埋葬时算起,至嘉靖十九年章圣太后遗体落葬止,共二十一年的时间,前后陆续修茸,不知耗费了多少金钱。以嘉靖对乃父乃母的孝思;严蒿的善体圣意,并参酌嘉靖对自己的陵墓「永陵」之刻意经营,少以推知钟祥显陵的规模,决不在明朝十三陵之下。修显陵在当代是一件大事,据兴都志记载,陵园面积共二千〇四十七亩,园内宫殿共二百二十三间,显陵卫房共一千五百九十三间,供事者三百八十八人。所使用的砖石,系全国各地进贡而来,许多砖上,都刻有九江府、安庆府、荆州府等等字迹。最大的城砖,重

  • 文章與王朝文主任暢遊海天園 一個非常値得遊覽的勝地

    来源期刊:《黔靈報導》 第7期  作者:張家豪 出版时间:1995-06-02
    关键字: 王朝文 海天园 服务区 陵园区

    李宽定先生,特在贵宾楼设宴招待。李万禄先生亦适时赶来,两位李先生对「海天园」都作了很周详之介绍。海天园分为服务区和陵园区两大部份:服务区由天梯、塑雕、长廊、游泳池、盆景园、贵宾楼、餐厅、茶室和烤肉场组成。陵园区由缅怀园、安息园、天国园三大园区组成。缅怀园专为贵州杰出、或有贡献的人仕之归宿而设。「此谓老有所终也」大家称此为「八宝山」。安息园供海外贵州人落叶归根百年后「安息」之所。天国园供一般人仕安置灵骨。并在陵园区另设缅怀堂、丧葬博物馆、蜡像馆和档案馆,为

  • 文章大陸遊踪片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侯傳勛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大陆 风景名胜 寺庙 陵园 游记

    十六日上午赴黄花岗参观七十二烈士墓,岗在郊区,陵园广大,大门横额坊上有「浩气长存」匾,颇壮观瞻。入坊、林道宽广,游人如织,墓园有章太炎先生篆书横额:「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墓。」篆体古拙,虬结可观,由全球华人贡献之石块积成,以为纪念。游时阴雨霏霏,吾人结队成排,默念行礼,留影志念。嗣赴中山纪念堂、堂建宏伟耸立高空,内有拱形建筑,列有排椅,以为集会讲演之用,当年中山先生讲解三民主义,成稿于此。前有 国父遗像,造极精致,像前花圃,植有红色美人蕉,鲜艳绝伦。便中览游市街

  • 文章六代豪華吟金陵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2期  作者:正寰 出版时间:1970-01-25
    关键字: 金陵古城 金陵凤凰台 陵园 李白 韦庄

    故鄕金陵爲古六朝帝都,歷經東吳、晉、宋、齊、梁,陳六代不斷經營鍾華,其間古蹟繁多,自不待言。如名陵、古墓、宮室,寳刹、靈山、勝水、乃至一條幽徑和僻巷,均有古代帝王,名臣,文士,孝子,節婦的遺跡鴻爪。此一石頭城,自孫權帝都以後,迄今已達一千七百年之久。許多名勝,或者因不絕烽火毁棄無存,或因年代久遠荒廢難尋,但這座「歷盡滄桑一名城」的古蹟及珍貴史料,仍爲舉國人士欽仰而樂道。她的宮室之麗,文物之盛,可由歷代詩人詞宗所著的詩詞歌賦中,體會出當時的金陵宮殿入雲,笙...

  • 文章閒遊漫吟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2期  作者:劉鴻藻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家乡风光 秦淮河 烈士陵园 采石矶

    月夜秦淮旖旎秦淮夜 蟾光照客遊紅顏搖玉櫓 綠水載舲舟雅樂聲和悦 輕歌韻味優吾兒勤獻醑 滴滴解離愁無墓之陵烈士陵無墓 英魂聚綠林春來聞鳥語 夏至聽蟬吟昔少遊人至 今多弔客臨導遊言往事 聞者淚沾襟盪槳莫愁梁有盧家婦 芳名叫莫愁矜莊人不見 嫵媚像存留故宅環青柳 遺閨傍碧流蓬門一佳麗 享譽勝紅樓吾愛紅葉一、不甘受辱走天涯 拋棄田園另建家海外溫和楓樹少 每思紅葉念棲霞二、歸來偕子上棲霞 老樹斜陽照暮鴉四面重巒環古寺 秋來紅葉賽春花觀藩思檜一、紅頂花翎非易得 爲胡苦戰備艱辛終于如願...

  • 文章在那遙遠的地方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1期  作者:楊世虎  出版时间:2011-12-25
    关键字: 云南腾冲国殇陵园 抗日战争 历史教训 珍惜和平 人生感悟

    微风细雨中,来自海内外的人群,很有秩序、静静地、集聚在景色秀丽的陵园里。绝大部份受邀前来参与者,都有十著历史的渊源与情怀,虽然那已是七十年前的事蹟。突然一声清脆悠扬的号角响起,划破长空、贯入会场,隐隐然持续地踏着肃穆的乐声前进,不疾不徐,那些离家为国捐躯,战死疆场的忠骸,被恭谨地、尊严而隆重地迎回祖国,安葬在云南腾冲的国殇墓园。当时他们怎么走的!?谁能说得清楚!?挥别亲人,离乡背井,是在悲愤的国难氛围下?是在慷慨壮烈的热血中?从军入伍,训练战斗。有战斗

  • 文章(鄉情報導)發揚民族正氣·激發愛國情操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6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2-08-03
    关键字: 小商桥 杨再兴 陵园整建工程 临颍县旅台同乡会 捐款名单

    祝祷,蒙眬中见一彪形大汉,剑眉环眼,气宇轩昂,挥剑跃入船中,尽戮群盗而杳。沈至颍,一日谒杨再兴祠堂,见堂中全身神像绝似江中所见大汉,于是立碑修墓,以报救命之恩,传为民间奇谭,亦足见民众对杨再兴将军之敬仰。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是我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的愿望与责任,杨将军陵园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瑰宝,今已年久失修,亟需整建,以免此一珍贵历史古蹟毁于一旦,使我们愧对祖先。因此地方贤达父老筹组了「杨再兴陵园整建委员会」,发动海内外同胞慨解义囊,共襄盛举。此一

  • 文章(書畫簡介)包頭八景(之三)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30卷 第30期  作者:姚桂軒·郝貽騂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树林召 刘宝窑子 陵园 二里半 书画作品

    辛亥革命英烈——王定圻的陵园。图一 树林召图二 刘宝窑子二里半 (见附图三)包头旧城南门外二里半,是黄河南移形成的一片淤地,岸边长满红柳,水中有草鱼和蒲草。到处是马莲花和芨芨草,草中有野兔和刺猬出没。台地上举目可望滚滚黄河,清风拂面。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九二四年),平绥铁路通车至包头,给包头的各行各业注入新的生机。火车穿越,经济繁荣,小桥流水,村舍瓜棚,野店茶肆,消闲神怡。图三 二里半

  • 文章藝文詩抄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20期  作者:李克恭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思念故乡 陵园 同乡 老年生活 往事回忆 诗词作品

    承 鸿儒宗兄赐李氏文献录、陈春日近作怀鄕陇西世系緜苏鲁,裕后堂今籍宿迁。奕叶诗书承祖德,卅年庭院随春妍。平倭罢战嗟浮海,伏枥余生渐解禅。话到蒸尝增感慨,几回北望拜花前。感事钟阜陵园牧草生,孑遗父老望西征。整风欲起前司隶(李膺),护塞难寻右北平(李广)。向晚流莺歌缓缓,伤春杜宇劝行行。劳人剩有收京愿,跨海何年说进兵。读史初闻国事误儒冠,长铗岂容一再弹。未许鞠躬同尽瘁,暂当袖手作傍观。伏波画虎终须戒,忠武骑驴料应难。成住怀空悲几劫,潇潇夜雨扑窗寒。和李鄕长晋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