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长安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江南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7期  作者:薛幹生 出版时间:1975-01-31
    关键字: 忆江南 建业 长安

    忆江南,建业旧长安,紫盖竟临双鹢渡,翠华争拥绿龙看,雄丽却高寒。忆江南,佳丽数维扬,由来琼花偏得月,那是金粉不兼香,谁与话淸凉。忆江南,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绿残红叶胜于花,无事避风沙。忆江南,筱周惊宋皇,自古红颜多薄命,一如花蕊无下场,凄泪泣长江。

  • 文章鄉土文苑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高景亮 高仲謙 高仲謙 高仲謙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诗词 长安 思秋

    七律二首一、怀长安弥天海气郁苍苍。北望长安总断肠。诗酒流风余古味。牛羊烹肉沁心香。意祥阁上邀明月。天锡楼中晋玉觞。万里家山何日待。王师返旆乐重光。(注:意祥阁为西安鼓楼旁牛羊肉煮馍名厨之首。天锡楼为八国联军之役,西后光緖帝西狩时,曾作座上客)二、秋思放眼河山易惹愁。覊怀倦对海东秋。感时但觉人情改。避地难消岁月悠。振甲荷戈衞宝岛。扬帆返旆复神州。哦诗而外倾樽乐。老壮长缨惜未酬。称雷正老弟高仲谦赐氏才略,解甲艰缔陶朱业;卜公精神,隐寰乐事韩儒行。「注」韩儒汉

  • 文章自恨尋芳已到遲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5期  出版时间:1978-10-15
    关键字: 杜牧 唐德宗 长安

    杜牧,字牧之,是陕西长安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九年,自幼聪慧,秉性放荡,才华惊人,故有浪漫诗人之称,收之某年闲游湖州,见一老妪携一幼女,艶如含苞待放之花,牧之惊为天人,遂向老妪求婚,老妪答曰:幼女年方十三,尙不能许嫁,牧之要求缓后十年,老妪诺之,并语牧之云:如十年之内不来践约如何。牧之答囘:十年之内如不践约,当任从别嫁,于是老妪与牧之分道扬鞭,各自返里,自后牧之经十四年之久始辗转调任湖州刺史,他到任的首日,即驱车前往探询十年前相约之女郞,不料此女郞早已出嫁

  • 文章重庆长安寺传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7期  作者:張鏞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重庆 长安 简介 传奇 传说

    重庆市区分上半城,下半城,大梁子街是市区的最高地带。大梁子的南边,系一片坡形地势,坡以下称下半城,从南纪门至东水门一带,均属下半城,上半城面积甚大,直达通远门外新市区。长安寺位于大梁子东头首位,算是大梁子最高处。。正面临城中区,远望可见江北城区觐阳门码头,以及香国寺一带。后面是后伺坡,即中央公园。寺门宽大,一进寺门即是四大天王,塑像很大,排列左右两边,据说四大天王是兄弟四人,姓魔,名为魔里靑,魔里红,魔里寿,魔里海。本寺是佛门圣地,古蹟甚多,相传有一首

  • 文章唐代长安之淸明节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1期  作者:選輯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唐代长安 清明节 寒食 祭墓

    按杜甫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足见唐代三月三日赴水上修禊之盛。然吾疑祗都邑士人及富贵人家为之,在社会上未必普遍,其普遍社会,虽鄕曲不遗者,乃淸明之寒食也,其普遍殆与岁首同。然元旦、上元、至社腊等日,纯为社会娱乐之节。独淸明时値春和,芳草遍地,天涯游子最动归思,而柳绿桃红,士女踏春,不忘和乐,其趣味介乎娱乐非娱乐之间。分述于后,以见当时帝京长安风俗。一、禁火禁火之俗先起于幷州各地,见后汉书周擧传及魏武令。周擧以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

  • 文章关中揽胜忆长安(上)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陳斯英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八百秦川 长安 往事回忆

    和发扬。在这段悠长的历史过程中,关中地区都是以历朝帝都所在地的长安为中心,故长安自昔即享有「帝王之都」的美誉。当汉唐盛世,长安风光的绮丽,景物的豪华,可说是气象万千,擧世无匹,史籍记载,历历如绘。唐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历代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对这里的自然形胜、宫殿风貌、禁苑艶事、覇业兴亡等等的描述,尤为淋漓尽致。那时散布在长安都城内外的崇楼飞阁、离宫别馆、御苑亭台、道观禅寺和其他文物设施,眞是随处可见,美不胜收,堪称集中华文化艺术之大成。由于

  • 文章长安沧桑史(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李則芬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长安 历史 贞观年 诗词

    四、万国衣冠拜冕旈时代唐代,特别是贞观中,声威远播,万国衣冠拜冕旒,闻名世界,那是长安最繁华荣耀的时代。贞观四年(六二九)大破突厥,其酋长纷纷来降。于是四夷首长相继来朝,请太宗为天可汗,羣臣及四夷首长皆呼万岁。既而俘颉利可汗至京,四月戊戌,上御顺天楼(顺天门楼),盛陈文物,引见颉利,先数其五罪,念自便桥之役(武德九年,太宗初即位时)以来,不复大为入寇,特免其死。颉利哭谢而退,诏馆于太仆,厚廪赐之。上皇闻擒颉利,叹曰:「汉高祖困于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

  • 文章大陸精華旅遊記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9期  作者:王念慈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西安 长安 华清池 鼓楼 卧龙寺

    小雁塔在友谊西路荐福寺内。公元七百零七年左右修建(唐朝)与大雁塔齐名,因建筑略小故称小雁塔。小雁塔结构坚固、奇迹般屹立一千多年,曾经历七十多次地震。有一次把塔身震裂。后续一次又把她震合无缝。神话传说是仙人修复了。在该寺内有一口金代铸铁钟。约有二万公斤左右。寺内和尙晨起敲钟报时、催人起床。颇受人欢迎。有「雁塔晨钟」雅号西安故称「长安」系三千多年前就开始建都从西周、秦、西汉、隋、唐、东汉、魏晋、前赵等十二皇朝之都城。是最古老、最具规模有计划之城市。由中心点钟楼开始

  • 文章春寒賜浴華清池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5期  作者:劉英柏  出版时间:1971-04-15
    关键字: 華清池 春寒賜浴 长安 杨玉环

    长安城,是古时的历史大舞台,在那儿奠都的朝代,计为周、秦、西汉、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前后有一千一百余年。长安的极盛时代,要算唐朝,它不仅是当时我国的首都,还是有名的国际都市和世界文化的中心,所以很多的诗词,都以长安为背景,至今一提到「长安」二字,就使人无限怀念和响往!长安属于我国西北地区,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当你「妳」工作了六天的时候,就会想起了散闷、轻松、舒畅的字儿来。等于现在台北的想起中山北路九段——北投一样。哟!「春寒赐浴清池,温泉水滑

  • 文章唐代长安百万人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莊申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吴承恩 唐玄奘 唐太宗 韩愈 长安城 慈恩寺

    在吴承恩的「西游记」里,唐僧玄奘是这部神怪小说的中心人物。其实玄奘并不需要吴承恩为他宣传。就在唐代初年,他往返中印而取经回国的事蹟,恐怕已经是家喩户晓的。唐太宗贞观十九年(西元六四五)正月下旬,玄奘回到当时的国都长安。据「续高僧传」里的记载,当玄奘还没进入长安,只到达长安西郊的时候,为欢迎他的归来闻风而至的人,已有数十万。如果把这个数字当作四十万人来计算,也许其中的十万人,可以视为长安附近各地的人,而其他的三十万人,或者可以视为长安居民的总数之半。假如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