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锡山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锡山登高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5期  作者:胡為 出版时间:1978-11-10
    关键字: 锡山 惠山 重阳节

    故鄕人士,在重九那天,都有登高之擧,笔者在家时,每逢重九,除非满城风雨,也一定要和内子及邻人相偕登高,效桓景作避灾之擧,邻人都登惠山,我和内子则登锡山,因为惠山峻峭,爬登甚累,锡山高仅惠山之半,由斜坡走上,不甚费力。登上锡山山顶后,就在龙光寺中龙光塔下,徘徊一囘,再到寺前的定心泉畔,略坐片刻,最后去右边的石浪庵桓一番,然后信步下山,将是夕阳西下的时分,走过五里街进西门,已是万家灯火时了。避祸来台,转瞬已三十年,每届重九,莫不怀想当年登高锡山的豪兴。

  • 文章無錫典故 細說從頭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2期  作者:珊瑋  出版时间:1998-04-20
    关键字: 无锡 传说 锡山 王剪

    无锡——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也是诸位乡长魂萦梦系的家乡。我们这些在政府迁台后出生的孩子多数无绿了解故乡的典故、由来,现摘取一些地方传说陆续与大家分享。无锡地名的来历传说秦国大将王剪率兵攻楚,部队来到锡山脚下,挖坑烧饭时,从地下挖出一块石碑。那石埤上刻着两行字,一行是「有锡兵,天下争」,另一行是「无锡储,天下清」。士兵将石碑抬到将军营,王剪看了,问手下人:「此处叫锡山,山中有锡吗?」手下有个读书人回答:「锡山原本有锡,开了四十年,如今满山寻不著一点锡

  • 文章閻伯川先生的哲學思想及其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李鳳行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哲学思想 “中的哲学” 思想文化

    读八月三日「长河」刋出江灿腾先生的大作「阎锡山』的喇嘛称』哲学」,既副史实,又饶趣味,使伯川先生的学生如我者,读来倍感温馨,但说「阎氏的人生观是从『喇嘛称』而来。」似有未妥,伯川先生的哲学思想,是传承儒家的「中的哲学」。他认为宇宙本体就是宇宙万象之母,亦即为「中」,万象皆由本体而来。「中」是天道,亦是人道,也就是「天人合一」之道。万物万象,得「中」则成,失「中」则败。「中」的表现是恰当正好,在部位上是不偏不倚,在程度上是无过无不及,在关系上横不碍其他,竖

  • 文章閻伯川先生克難城詩聯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方聞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诗文感怀 相关对联

    天地無終極 古今有洪鑪訓練成人才 詩歌有影響

  • 文章妙聯缺對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7期  作者:劉金嶺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妙联缺对 无锡锡山山无锡 蒋中正居正

    江苏无锡之锡山,向不产锡。有联曰:「无锡锡山山无锡」,对者:「平湖湖水水平湖」,又:「常德德水水常德」,前者勉可应对,仍欠工整,后者勿论矣。注:无锡、平湖(浙)、常德(湘)均县名。「九一八」后,东北义勇军马占山曁冯占海两部,神出鬼没,不时予寇奇袭重创。有联曰:「马占山,冯占海,山海关外,排山倒海」。悬有巨奖,乏人应对。注: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掠我辽、吉、黑三省,约四年后,马经西伯利亚辗转京畿,政府授少将衔,冯无闻焉。抗战胜利,政府还都。有联曰

  • 文章锡山梦神殿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7期  作者:陶祖侃  出版时间:1973-09-20
    关键字: 锡山 梦神殿 梦神传说 稗籽

    無錫錫山脚下,有一夢神殿,在陷匪時還是香火鼎盛。每當陰曆二月和八月,前往祈夢的人很多。殿爲五開間,中間三間爲神座,兩邊各一間,內中備有床位,供祈夢人住宿,祈夢人都襆被前往,先向夢神燒過香,磕過頭,默默的祈禱一番,然後就到兩邊的房間中去住宿過夜,希望神明指點,做一個好夢。據說:錫山脚下的夢神很靈驗,南鄕有一莊姓鄕民的妻子懷孕,肚子特別大,就去祈夢,夢見河中遙遙的駛行來一艘官船,艙門兩旁掛着兩盏亮晃晃的燈籠,一時不明瞭是什麼意義,後來生下兩個雙胞胎兒子,非常...

  • 文章锡山十字的布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3期  出版时间:1985-01-20
    关键字: 锡山 山体结构 风景名胜

    锡山圆形,四围脱空,直径约二百米,高仅百米。汉光武后,既因此山所产之锡已竭而得「无锡」县名,现在又将因它的地点适中,进而为江南核心,射出「子午卯酉」四线坦直公路,总绾全区,凝成一个整体,编造符合理想的世界最大都会。子线北走,跨越北塘三里桥的辽濶运河,在石塘湾穿过京沪铁路,再钻通江阴秦皇山,到达长江岸边。这段路程,不过三十公里,等于台北到基隆,所费不多,但眼前并无急于兴筑的必要,因为早有锡澄公路,已在代尽任务,畅行无阻,尽可留待日后整理都会市容时,再予舖筑

  • 文章無錫水蜜桃及其神話故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5期  作者:陸時中  出版时间:1988-07-20
    关键字: 无锡 水蜜桃 惠山 锡山 《西游记》

    无锡位于江苏省的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太湖之滨。那里有锡山、惠山,太湖「三山」,山明水秀。物产丰富,是中国四大米市的魁首。也是水密桃的出产之区,现在已为我国最著名的产桃区了。有关无锡水密桃,还有一些神话故事传说:我国古代名著「西游记」中写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偷吃王母娘娘仙桃的故事,据说,孙悟空返囘花果山时,边吃边走,把两棵桃核抛到太湖边的无锡,桃核着泥后,开始萌芽生根长大,开花结果。无锡太湖水密桃从此来到人间。还传说:古时候,在无锡的龙山脚下住着一位老人,他

  • 文章錫惠名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2期  作者:馬家川  出版时间:1995-10-20
    关键字: 无锡 锡山 惠山 顾鼎臣 龙光寺

    步出西门,即见青山绰约,绿树苍翠,寺院古塔,巍然耸立。这是锡山,是无锡的标志。锡山周长约1.5公里,海拔74.8米;惠山周长约20多公里,海拔328.98米。《山经》说:「众山皆高,则高者客而低者主」,因而锡山为主。相传,周秦年间,山产铅锡,汉代时开采殚尽,有人在山麓挖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既然有锡天下混乱,无锡天下安宁,就此把地名定为「无锡」。王莽执政,改为「有锡」;汉光武帝中与,又恢复了原名。明代正德年间,昆山

  • 文章锡山的「喇嘛称」哲学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江燦騰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喇嘛称”哲学 人生智慧 入世精神

    锡山在华北地区纵横捭阖,蹶而复起,数十年而声势不衰,他这种老谋深算的人生哲学,却是从「大喇嘛的称(秤)与「二喇嘛的称(秤)」中得到的灵感……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