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金庭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紀念書聖王羲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2期  作者:張忠進 出版时间:2001-02-10
    关键字: 王羲之 书圣 工书画 诗词

    浙东山水剡为最,剡中山水数金庭」。浙江嵊州市金庭,是我国闻名古今中外的书圣、画家、文学家王羲之晚年退隐卒葬之地。王羲之故宅、墓地巍然屹立在群山环抱,云雾缭绕,竹树掩映之中,这里山青水秀,风景绮丽,被唐白乐天《道书》称为「第二十七洞天」。系儒、释、道三敎齐集之地。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世称王右军。生于西晋惠帝太安二年(三〇三)七月十一日。祖籍山东瑯琊。七岁跟敎师卫夫人(名铄)学书,十二岁能读前人《笔论》,又经家父指敎,书法大进。十六岁「书画过目便能

  • 文章服務同鄕會九年的感想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26期  作者:饒藴英 出版时间:1980-07-03
    关键字: 服务同乡 百万互助基金 会员大会

    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羣,彼不能羣也。」所以,「人生不能无羣。」故人类有团体才有生存,才有发展,足见团体对个人的重要性。一个团体的组织健全发展与否,端视组织的成员是否彼此万众一心,通力合作,但领导者是否发挥其领导功能,更为团体发展的要件。本会杨理事长芳先生,自民国五十六年接长本会,十几年来,凭其敬恭桑梓之热诚,任劳任怨,千方百计,为发展会务而努力。同鄕会原是一无所有的,而今天却有了相当的基础,综合我九年服务同鄕会之观感,杨理事长他具备有下面几个别人所

  • 文章婚感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徐樹人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金婚 人物回忆 抗日战争 家庭背景

    婚前夕,百感交集,遂以一枝拙笔描述过去五十年的历程藉纾心怀而已。时代与家背景半世纪前的社会与今日大不相同,北方的风俗习惯与南方又逈异,当时东北的风俗,愈是富有的人家结婚愈早而且女的,总比男的大,我俩结婚时我才十六岁,她比我大三岁,我俩的家背景相同,套句共产党的话,都是资产阶级,也可以说同是地主,我家住鄕,她家住城,我们的媒人是她姐夫张君—是我哥哥的中学同学,结婚的那年我家发生了很大的变故,一件是我母亲逝世,一件是我家经商破产,一九二九年是世界经济大恐慌

  • 文章爭取好成績報答長輩的鼓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2期  作者:吳翠鳳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吴翠凤 家庭成员 建筑制图 大学教育 奖学金

    我姓吴名翠凤,系江西省临川县人,生于民国五十六年元月十五日。父亲吴荣光,于民国廿六年投笔从戎,终身为国服务,已于民国七十年十月一日以陆军士官长身份退伍,因年岁老迈,无法求得工作,现在家中休养。母亲李水莲,虽然未受过什么敎育,但是待人和气能任劳任怨,主持家务有条不紊,在我儿辈心目中眞是一个好妈妈。小妹翠华就读瓯商职二年级,个性顽皮,喜好音乐。目前家中生活费用全靠父亲退休支付,勉可维持。民国六十二年,我进入大安国小,六十八年搬木栅,随即转入木栅国小就读

  • 文章(文艺创作)家成员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039期  作者:趙靜娟 出版时间:2016-01-01
    关键字: 家庭成员 金花 海英 琴棋书画 孙子

    娟瑞芬芬与海英,五朵花满园春,琴棋书画伴身影,嘉乐雨璐寰钰兴。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3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童年 金银花甘草茶 乘凉 故事 家庭教育

    三十二、乘凉讲故事童年时每在懊热的夏季里,虽然没有电风扇或是冷气机的享受,入晚芭蕉扇一把,随着一家人在庭院内乘凉,大家或倚籐椅或坐板凳,或躺竹床或踞蓆地,我的母亲喜欢喝银花甘草茶,于是每晚一大壶,人各一杯,这时星月在天,淸风徐来,流萤点点,虫声唧唧,一天尘俗,淸涤殆尽,古人谓:「葛天氏之民欤?」正此形象。我的母亲不曾受过新式敎育,当然不知什么叫「机会敎育」,可是她常在乘凉时讲些忠孝节义的故事给我们听,例如:「关云长挂印封」,「岳武穆风波亭遇害

  • 文章同鄕俞康正先生的故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0期  作者:李定銓 出版时间:1981-11-01
    关键字: 台中市 餐饮业 基督教儿童福利基金会 家庭扶助中心 认养孤儿

    宁波人俞康正先生,现年六十一岁,在台中市经营中西餐厅,台湾料理,酒吧,酒廊,咖啡屋,电动玩具店等十多家店铺,为十多家店面的老板,在台中市的餐飮业界中是位响亮人物。俞先生的出名,不仅是他的事业发达,更重要的是他十几年来,以他的爱心,帮助了许许多多苦难家和孤苦孩童,而且他的钱,一旦化出去了,决不挂记在心头,事后甚至连受惠人的姓名,住址全不记得了。最近俞先生为基督敎儿童福利基会,认养了一百个儿童,创下了该会认养儿童数的世界新纪录,这个儿童福利会是世界性

  • 文章國內外來鴻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2期  作者:本刋編輯部 出版时间:1977-01-03
    关键字: 旧金山联络处 华商贸易访问团 同乡来信

    凉意,红叶满地,西风卷帘,大地时现肃煞气象,敏感者已作冬装准备矣,临颖匆匆,不尽万一。耑肃敬候俪祺弟 狄震八、九、中秋后一日各同鄕先进代候。二、本会旧山连络处主任张钊同鄕来函老董事长崇鉴:今年五月间晚因事返国,辱承钧长偕同河南同鄕会理监事多人亲至机场欢迎,复蒙同鄕会擧行盛大茶会招待,又蒙钧长、任克重鄕长、李子明鄕长分别设宴款待,隆情崇谊,铭感五内,谨向钧长及诸同鄕致十二万分之谢意。晚为推广中美贸易促进国内外工商人士之联络,兹定于十一月下旬率领华商

  • 文章風木哀思·永懷母親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8期  作者:張潤書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张金鉴 逝世三周年 追忆父亲 家庭教育 悼念母亲

    三十一日安抵目的地,双亲久别重逢又是第一次见到我,自是喜出望外,高兴万分。我在重庆南部的小温泉度过了童年时光,刚到时尙未满两岁,以后读幼稚园及成全小学(政府附设小学)至二年级,当时的情景还依稀记得,我们住在离学校不远的茅草平房,先慈在家操持家务,督导我的功课,先父晚上在菜油灯下写文章,有时邀请政校学生来家小聚,先慈在生活困苦的情况下仍能准备出一桌饭菜,现在想起眞是难得,那时常来的政校学生我还记得有:克和、高亨庸、赵来龙、许品、郭隆朝、郭淸义及杨秀忠等叔叔

  • 文章孝道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性

    来源期刊:《浦東》 第44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86-04-15
    关键字: 孝道 奖学金 中国文化 崇德文教基金会 家庭教育

    崇德文敎基会为匡扶当前社风气,积极倡导伦理道德,其奖助学办法中,列入「子女尽孝」为申请奖助的条件,是各种奖学所未见,这样的重视孝道,实具有深远的意义。一、子女尽孝是做人的基本责任大家都知道,孝道是中国文化中特加注重的美德,在现代社会中仍有其重要性。所以 国父以孝为八德之一,而且说:「讲到孝字,我们中国尤为特长,比各国进步得多,孝经所讲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先总统 蒋公在靑年守则中列入「孝顺为齐家之本」,而且说:「父母生养我们、敎育我们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