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金坛共返回5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述往)再谈金坛两状元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23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金坛 状元 科举

    逊淸一代,科举取士,殿试凡一百十二次,我苏金坛在雍乾之间十五年内,得状元二人,且系同宗兄弟,可谓盛事。其一为于振,字鹤泉,雍正元年癸卯恩科殿试一甲一名,赐进士及第,授修撰,四年十一月,提督湖北学政,乾隆四年,举博学鸿词,中式一等四名,改编修,累官侍读学士。其二为于敏中,字重常,一字叔子,号耐圃,乾隆二年丁巳恩科殿试一甲一名,授修撰,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总裁四库全书馆,上书房总师傅,兼翰林院掌院学士,金川乱平,以功臣给一等轻车都尉,赏戴双眼

  • 文章(述往)鄕賢戴叔倫簡介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28期  作者:洮漁 出版时间:1977-07-01
    关键字: 戴叔伦 金坛 李希烈

    戴公叔伦,字幼公,金坛小南门外南窰村人,生于唐玄宗时,在肃宗时,师事河南颍川萧颖士,即当时世称萧夫子者,深受颖士所器重,由领度支盐铁使刘晏表请以其为湖南云安(今之四川云阳)其时四川杨惠琳叛变,在云安刦取其财币,并谓戴曰,财币给我,可免汝一死,戴曰,此乃国家财币,我奉命转运,我身可杀,财币不能与汝等,汝等当为国效力,做忠臣烈士,叛贼受其忠烈之气所感动,舍而他去,戴将财币运抵湘,其时代宗以太宗之孙曹王李皋抚鎭湘赣,防剿叛逆李希烈,(李希烈原为淮西节度使(淸代

  • 文章(青年园地)金坛的炒米糖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32期  作者:張永忠 出版时间:1978-07-01
    关键字: 金坛 炒米糖 习俗

    每到農曆臘(十二)月上旬,吾壇人士,家家戶戶陸續開始準備炒「炒米」了。炒米是以純糯米為原料亦為吾壇最負盛名之穀物,經洗過後,再放在陰凉處曬乾,置在有鐵砂的大鍋裏,以烈火一碗一碗地炒熟,及時盛起用鐵篩篩之。此種炒炒米者,不是一般家庭主婦所能勝任的工作,而是由專門業者登門為之。家家戶戶都要炒炒米,每家按人口多寡,親友來往情況而定,用大甕盛裝,可存儲一年不會軟,且能吃到次年冬季。家鄕的習俗是:凡親友登門者,首先燒開水泡炒米,加二個荷包鷄蛋,謂之「炒米茶」,作為...

  • 文章我与金坛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19期  作者:眭雲章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镇江府 金坛县 琅琊县 茅州 金坛乡讯

    金坛与丹阳相互为邻,前淸时代同属鎭江府。两县城相距五十余华里。我家住在丹阳县属之珥陵鎭,俗称珥村,距丹阳县城二十七华里,距金坛县城约三十华里,为金坛至丹阳搭京沪铁路之往来必经要道。水路有珥渎河通小轮船,陆路有鎭丹金溧省道公路。所以金坛人在政治上、文化敎育上的活动之赴省城(鎭江)京城(南京)者,工商界人士之往来上海等工商业大埠者,多经过珥陵鎭抵达丹阳,转乘火车往返。因此,金坛之与丹阳在地理上、文化上、政治上有相当密切关系。且古为曲阿之金山鄕,隋末置金山县

  • 文章同鄕會祭文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60期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金坛同乡会 祭文 陈倬

    维中华民国七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台北市金坛同鄕会常务理事许自诚全体监事及旅台同鄕谨以淸酌时馐致祭于陈故国大代表曁本会名誉理事长云昭先生之灵前而告之曰:繄惟先生幼怀伟抱蒿目时艰恭迎国父北伐之役芦沟事变转战南北胜利行宪大陆变色精硏战略光复设计勗勉子弟慰问资助七旬晋九道山遽返永垂范式神其有知党国耆英岐嶷不群愤志投身参与护灵屡建殊勋抗日军兴誉著柳营国代荣膺转进蓬瀛赞翊枢廷竭智殚心筹集奖金嘉惠鄕人瘁累劳辛国失老成长留仪型来格来歆家声卓越攻读交大効力革命盱衡世局赴日

  • 文章(故鄕憶往)童年在家鄕—西賜茅山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27期  作者:孔繁霖 出版时间:1977-04-01
    关键字: 茅山 金坛 大茅宫 煤矿

    我只有儿童时候,住在金坛家鄕。十一岁时外出,到鎭江读小学、初中;后来又到南京上省立高中和中央政大。大学毕业后,接着在外做事,一直少有机会,回到家鄕。我的家鄕,属于金坛第六区,东面是西旸鎭,西面是茅山。茅山自南而北,绵亘数百里与句容为邻,形势壮观称为茅山山脉。记得童年在家鄕时,每逢新春正月十五日以后,就有外地的男女香客,亦由远自苏杭一带乘船而来,在西赐鎭北边约二、三里路的淸培河登岸,顺着用长条大石头舖筑而成的宽阔大道,或步行,或乘轿,甚至有善男信女,沐浴

  • 文章(述往)鄕賢王遂事略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26期  作者:王俊如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王遂 金坛 进士 刘文清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金坛南门外岳阳人,宋枢密副使王韶之玄孙(宋代枢密副使,等于参知政事又等于淸代协办大学士)与同邑周庄人文淸公刘宰素称同志,为文雅健无世俗浮靡之气,宋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由富阳主簿,历阶干办诸司审计司,邵武军兼招捕司参议官,安丰军国子监主溥,太常寺主簿,监察御史,右正言,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兼修国史实录修撰,寳章阁待制知遂宁府,焕章阁待制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知平江府,敷文阁待制知庆元府、太平府,显谟阁待制知泉州府、宁国府、温州府,寳

  • 文章台北市金坛同鄕会公告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36期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台北 金坛 同乡会 公告

    68)坛会字第十九号民国六十八年四月二日主旨:为延长时间续办会员子弟写作活动,举行第二次征文比赛,请各位同鄕,督促贵子弟,踊跃参加,幸勿再延。说明:㈠大专组题目为「论民族主义的本质为伦理(字数为二千——三千字)。社会组题目为「谈我们敎孝运动的意义」(字数为一千——二千字)。中等学校组题目为「我所向往的家园」(字数为一千——一千五百字)。凡志愿投稿自由出题,亦所欢迎。㈡截稿日期:即日起至八月卅一日止,并连同本人最近二吋半身相片一张。迳寄金坛鄕讯社收

  • 文章(述往)述鄕賢曹大章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36期  作者:洮漁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曹大章 金坛 科举 进士

    章曾孙),中逊淸顺治十二年进士,历任知县,有政声,著有菜羹园诗文集。宗璠中明崇祯四年进士,授浙江黄巖知县,任满,调河南封邱知县,告归,赴滇后,任上林苑监丞,归卒于家,著有诗文集若干卷。以上见金坛县志人物志文苑卷内及其他笔记,述之以供茶余酒后之闲谈,曹氏后人,在台者,倘能询其祖上之政绩功烈,定有余所不知者。(完)

  • 文章(懷念家鄕)冶坊、鹽棧及其他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36期  作者:王瑞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冶坊 金坛 盐栈 浴锅

    故鄕金坛,是江苏西南隅一个纯农业社会的三等县份。除西界句容、溧水、溧阳等县有一条属于地质上老年代的茅山山脉以外,平畴千里,湖塘河流交错,竹林桑园,水田漠漠,连绵不绝,住民生息其间,生活型态的纯朴保守,只看他们田、渔、蚕桑和一切家用器具,都可上溯千百年的历史。邑治城垣,六门两水关,周不满五里,城内人口不到四万,靑石小巷,白墙黑瓦,故家乔木,燕语鹊噪,犹甚于市声,这一份静谧悠闲,使时代的巨轮,减缓了它的转速。旅食四方,忽忽四十年,儿时故鄕事物之忆,年老而弥切

共53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