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遗址共返回4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次登滕王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2期  作者:毛炳岳 出版时间:1996-11-10
    关键字: 滕王阁 遗址 绛州序

    童年塾读绛州序 高阁临江梦寐游两度匆过唯旧迹(注)今番重到已新楼才人无命雄文在 帝子幸缘封号留阅尽沧桑时代变 兴亡功罪叹东流注:滕王阁自唐永徽四年(六五三)创建,到清宣统元年(一九〇九)损毁修复,凡二十八次;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军阀岳思寅为抵抗北阀军,下令烧民房,阁也被毁,直到一九八九年才重建落成。我于一九五一年和一九八五年先后两次到南昌,曾去滕王阁遗址凭吊。

  • 文章安陵都城小記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9期  作者:葛國楨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安陵都城遗址 克段于鄢 鄢陵之战 甚嚣尘上 不辱使命

    这是一个初秋的上午,明丽的阳光洒在满野长得正盛的花木丛上,几只美丽的蝴蝶在那片红艳艳的花朵间翩翩起舞。花圃边,手扶拐杖、胡须飘白的老人抬起硬朗朗的胳臂,指着眼前大大小小的一片村庄说:「这里,就是你们所要寻访的安陵都城遗址——」顺着他的手指看去,满眼里漫进来的尽是水一般明净的绿色,那遥远年代的战争风云,那人喊马嘶的厮杀场面,郑庄公的狡黠,楚共王的哀叫,唐睢的忠贞不屈……天地间那么多的是是非非、恩怨纠结,都掩盖在了这片葱葱郁郁的青纱帐里么?我们久久地抚摸著

  • 文章絲路旅遊見聞多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9期  作者:鄧晴文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丝路 旅游 见闻 遗址 景观

    毫无怜恤!倘若驴会说话,必然会提出抗议!笔者虽有恻隐之心,但是与驴主素不相识,亦不便劝说,人性本善,何以恶行而不自知?悲乎!驴车载抵高昌故城遗址中央广场下车,导游谈告:「高昌故城,系在公元前一世纪所建」。并指引讲介昔日的城堡、佛堂、宫殿,崩坍的土堆,仍可槪见其轮廓,惟部分土坏砖迹较新,经询问承告:「是为免继续崩塌,而经予修葺补强」。城堡中心广场空地,有人出租骆驼、回帽,供游人租骑照相,每次收费人民币二元,多人租骑骆驼摄影留念。返吐鲁番时,顺道往游炎燄山,如果

  • 文章遼陽禮贊(曲詞)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曲廼君 夏來郁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辽阳礼赞 襄平 燕州城 遗址 古城

    襄平古郡两千年[1],地杰人灵代代传。辽水之阳传退迩,四山半水五分田[2]。公路铁路织珠网,任君东西南北穿。物华天宝毓钟秀,文化底蕴有渊源。春秋战国幽燕地,汉魏壁画有遗篇。西汉村落遗址在,[3]三道壕下藏古钱。两晋太康多墓物,襄平泉布证史篇,[4]城东江官旧窑址,[5]金辽北方瓷器全。八百年前广祐塔,[6]雄伟挺拔入云天。永宁寺前园公塔,女真僧徒史料添,摩天岭右塔弯塔,遥峙高峰白云山,峰峦峡谷呈奇秀。攀援直上翠微巅。首山自古争战地,[7]司马杀伐公孙渊

  • 文章越窰遗址上林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5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越窑遗址 上林湖 青瓷 越国

    九秋风露越窰开,夺得山峰翠色来。这是唐朝著名诗人陆龟豪在《秘色越器》诗中对越窰产品釉色之美的赞颂。越窰靑瓷的主要产区,在宁波的慈谿、余姚、奉化、鄞县一带,至今已发现的「古越窰遗址」有上百处之多,但最著名的要算慈谿的上林湖古越窰遗址。古时候,宁波一带属越国,地称越地,窰称越窰。上林湖一带有丰富的高龄土矿,早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有了制陶手工业。在二千二百年前的战国时期,已能制造原始的靑瓷。到了东汉晚期,已能烧制比较成熟的瓷器,是我国最早烧造靑瓷器

  • 文章徐偃王和徐城的故事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54期  作者:何雷書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徐偃王 徐城 传说 舟山 遗址

    有很多是徐戎人的后代。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千九百多年。如今,徐城的建筑物虽已不复存在,但徐城的遗址永存,徐偃王的故事,还在舟山代代相传。

  • 文章西安稚童唱兒歌希望能去阿里山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西安稚童 阿里山 大明宫遗址 托儿所

    陈其佑报导】中国古都西安仍残存著许多秦、唐时的遗迹,其中已改为人民公社的大明宫遗址仍不时成为外人抚今追昔之处,爱屋及乌,对于当地托儿所更有一份特别的情感,而这些小孩子们也似乎格外欢迎来自海峡对岸的「圣诞老人」。人们似乎只能在土堆墙角间追寻昔日唐朝大明宫遗址,但是对于生活在遗址上的「大明宫人民公社」的人们,生活是现实的,白天必须为了生活而工作,人民公社托儿所及幼稚园乃应运而生。这些孩子年龄由两岁到六岁不等,二、三岁的孩子上托儿所,穿开裆裤,中午休闲时间睡

  • 文章乾陵石象人頭那裡去了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9期  作者:趙本善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乾陵 石像人头 《乾陵歌》 朱雀门遗址

    去过乾陵的人,在朱雀门遗址步道东侧可以看到二十九尊石人像,西侧则有三十二尊,共计六十一尊,史家称为六十一王宾石像,它们毕恭毕敬,一副谦逊有礼的样子,袖看手成行成列的站在那里,奇怪的是这里所有的石人都是没有头,参观的人无不而生一个拟问,这些人头那里去了,历史上是没有记载的。历史上没有记载,就得从民间传统着手了。相传西边石像群中有一位是吐火罗国王子持勒羯达健,这个王子生了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是白面书生,眉淸目秀,知书达理。唯独老三特勒羯达明生来又黑又胖

  • 文章詩詞選粹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許智範 劉炳榮 游嘯奇 甘煌 陳作正 陶理 王鼎 歐陽繼詢 蘇永平 王執中 王守平 馬雲斌 劉子暎 王卜珊 潘善福 唐子安 劉力青 蔣治平 李湘 劉光華 楊斌元 許德煌 夏德愷 涂浩瀾 匡正宇 周淵博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诗词 选集 古代遗址 地方名胜

    江西访古吟草许智范万年仙人洞遗址万年距今逾万年,仙人洞主创业艰。石铲陶罐求果腹,骨针蚌饰缀衣衫。风雪肆虐虎獐扰,岩穴安居火花艳。披荆斩棘辟坦途,共奔文明开新天。新淦商代大墓前人赣水苍茫鄱湖秀,无数英杰展风流。曾记先民磨顽石,犹见奴隶拓荒丘。稻粟菜菽汗浇成,钟镈鼎甗血铸就。画卷瑰丽壮国魂,重挥彩笔写春秋。瑞昌铜岭矿址前人采铜炼铜渣铺路,铜岭堪称古铜都。溜槽地炉巧设计,坑道竖井勤支护。辘轳提钩话繁忙,陶鬲木铲叹辛苦。青铜文明商周盛,全凭矿址降基础。贵谿崖墓

  • 文章靈蛇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9期  作者:盛誠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练武场所 阅兵台遗址 灵蛇 民间传闻

    吾松郡城,为江南提督驻节地,故练武场所宏伟。离城南三里许,有大校场一所,占地八百余亩,惟咸同以后,阅兵都在城内小校场,大校场久不使用,任其荒芜。而鄕民亦以其为营产,非但不敢私耕,即牧牛放羊亦鲜有往者,于是野草没胫,狐鼠宅焉。场北端原建阅兵台一座,址逾亩许,已栋崩梁折,祗余断垣残壁。光绪二十五六年间,湘人杨某来任提督,方在盛年,勇于任事,城垣四周,及城内外营产隙地,令士兵遍植杨柳,数载后可资取材,并供燃薪。大校场八百余亩空地,招民开恳,量收租谷,阅兵台遗址

共45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