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通信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記大陸探親之旅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6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89-06-10
    关键字: 探亲 感想 住房 交通 通信 购物

    计程车,那只有在大饭店宾馆才雇得到,索价奇昴,动辄上百元,而且开口就要外汇券,一般人根木无法问津,故大陆同胞大都以脚踏车代步,满街都是脚踏车。由于交通不便,同住上海的亲人平时也很少往来,我的几位表姊和堂弟妹(和我一样都是同一祖系),自大陆易手后,几十年末曾见面,还是我这次囘去上海,才把他(她)们拉拢一起,共敍亲情。四、再次谈到电话和通信:上海的电话原很普遍,一般中上家庭都有装用,中共当政后对这项通讯工具加以控制,没有特殊身分家中不能装电话,一般老百姓只有

  • 文章我的乾女兒張小娟——一次意外車禍之緣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鄧海翔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返乡探亲 巧合认女 往来通信 提携后辈

    乾爸:無論相隔多麼遥遠,女兒的心永遠繫著您。謹祝 新春快樂,闔家幸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乾媽:雖然你我素未謀面,但從照片上看到你那慈祥可親的面容,已深深烙在我心底,在這新春來臨之際,女兒真心祝你新年快樂,越活越年輕。上面是筆者今年春節,收到數十張聖誕和賀年卡片中,乾女兒張小娟,分別從大陸寄給我和內子的兩張賀年卡上,所寫的幾句話,兩張卡片末尾都同時再寫下乾女兒張小娟二〇〇一年一月四日敬上。給我的一張,是她高中畢業後考不上大學,目前正在廣西「荔浦中學」高中...

  • 文章大陸探親見聞片段㈠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11期  作者:雲翔 出版时间:1988-11-10
    关键字: 探亲 通信 亲人相见 游记 见闻

    返鄕探親,我本興趣缺缺。祗因留在大陸之妻早已招人進門同居,其所生子女都已長大。我與妻所生唯一女兒,年已四十餘,也早已出嫁並育有子女各一,現在妻與女她們母女生活也都過得去。我何必囘去激起她們的情緖,攪亂她們平靜的生活,而且我囘去又能給她們帶去什麼?然而女兒封封來信,苦苦要求,有的寫得很感人:「爸爸:您就那樣殘忍,不肯囘來讓我們苦命的母女見您一面。女兒兩歲還不足,就失去了爸爸,那時女兒還沒記憶,爸爸是個什麼樣子都不知道。爸爸:您不肯囘來看我們母女,一定是怪媽...

  • 文章痴情永結筆墨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1期  作者:曾特山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江西文献》 写作生涯 通信乡情 回忆自述

    寧岡 曾特山「筆走龍蛇幾十年,其間有苦更有甜。而今老來不改志,痴情永結筆墨緣。」這是我退休後寫的一首打油詩,也是我幾十年寫作生涯的體驗。我這個人別無它好,只是愛好讀書、看報和寫稿。寫稿,在我生命旅途中,記載著我蹣跚的腳步、失落的悲哀、創作的艱辛和追求的樂趣,充滿著酸甜苦辣。那是一九六九年,我被調到縣報導組,當上了「土記者」。那時,由於「四人幫」的專橫跋扈,我們這些「土記者」也只有「天下文章一大抄」,「小報抄大報,大報抄梁效」,抄來抄去,自己也感到乏味。由...

  • 文章老兵不死,將隨時光而凋謝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6期  作者:桑克球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人物事略 石岳 军旅生涯 基层通信

    美国名将,麦克阿瑟将军,他讲「老兵不死,将随时光而凋谢」!今天我想利用这句话,写一篇纪念性文章,哀悼一位已故的长官,他是我高级班同学,也是我的挚友,同时是战场上出生入死的伙伴—石岳将军。他的为人,非常亲切,忠恕宽容,咬紧牙关,吃尽苦头,眞是一位「打掉牙龈和血呑」的硬汉,一生忍受冤屈,饿著肚子,没有让人知道,将我亲眼见到几点事实,公诸于世,尤以通信界朋友,了解一点眞象,青年学子们,也可以借重他的经验和敎训。关于他的事功,兹不赘述,请见石将军

  • 文章(拾、書法習作)書法習作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书法作品 老兵 野战军医 步兵通信 老年生活

    所刊多幅书法,是吾鄕二位老兵的杰作,梁安民兄是野战军医,胡长贵是步兵通信,均为中级军官,二位野战经洗礼数十年,退伍居家耆耄之年矢心练书法,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可佩,有此成果,颇値嘉许与鼓励。编者按

  • 文章(拾:雜纂)江西省瑞金縣文獻社概況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5期  作者:楊榮昌  出版时间:1987-03-29
    关键字: 地方文献 民族文化 旅台同乡会 通信录 春节团拜

    通讯录」,六十三年十二月廿五日出版「瑞金文献」第一辑创刋号;今已发刋第四辑,同鄕人手一册,浏览展诵,心游故里名山古蹟,缅怀先贤忠贞义士,自有「惟桑与梓,必恭敬止」焉!二、成立经过一、我瑞金同鄕散居台北市区较多,为联络同鄕情谊、发挥互助互信、宏扬爱鄕更爱国之精神,早于民国六十年春节团拜时,即开始调査同鄕通信住址,于六十一年冬创议成立「瑞金文献社」,并编印旅台同鄕通信录,共计登记三八五户,总计男女老幼二一八八人;民国七十二年重登记通讯录,计增为五二五

  • 文章當代柳毅傳書連五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张绿凤 三胞家属服务 写信传书 两岸通信 人物事略

    婚姻注册局认准合格,该局还把“同意书”影印件再公布制作为样本展出。自开放以来,大埔县“三胞”亲属出国赴英、美、日、比利时、东南亚各国及台港澳地区探亲旅游者不断增多。张绿凤热情地为他们办理护照,翻译文件,提供无偿服务。如古野鎭张国章老师,其父是黄埔军校第十八期(桂林),任职后到台湾,四十年来一直音信渺然,他只知道泰国有一位当裁缝工的伯父同自己的父亲有联系,于是他把这个情况说明后,请张老师写好泰文信封寄出,首先找到了多年没有通信的伯父,由伯父信中告知其父的地址后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