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逃难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盜寶賊康有為難逃 陝西人之春秋筆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李靜  出版时间:1990-08-01
    关键字: 康有为 逃难 古物

    康有為—康南海,因戊戍政變而名噪一時,後落魄海外,妄昧民族大義,尚不忘情阿斗光緒,力主保皇,混淆聽視,與 國父孫中山先生:「驅逐韃虜,光復神州。」,革命主張大相逕庭,增加了推翻滿清阻力。民國成立,潦倒窮途,為國人所不齒,民國十一年,靜極思動,致函陝西省府,乞求瞻仰漢、唐文物、一遊長安帝都,省垣文教單位,且特予以方便,没有想到,康有為見古物心動,竟不顧身份,趁參觀之便,順手掱走稀世珍藏,唐、宋原版南華經數册,爽袖而去。得手後,立即脫身,連夜乘火車離陝東返,...

  • 文章西行記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史貞一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丰县 逃难 抗日战争

    辭別了家鄕民國三十一年初夏,正是抗戰期中,那時家鄕淪陷了已整整四年,我們不能再等待機會,要立定決心卽刻奔赴大後方。我們一行大小四個人,三弟大侄和我們娘兒倆。三弟年不到二十,大侄十五、六,我的小男孩方四歲,我雖然年長些,但也未到三十。行裝匆匆的準備好,辭別家人,小土車載着小孩同什物就上路了。大路都挖成縱橫深溝,爬下爬上,終於到了黃口車站,投奔親戚家住了兩天,聯絡好熟悉路況的人,再繼續上路。這時穿越鐵道,需要有人帶路,聯絡了之後,我們就直去指定的集合地。那是...

  • 文章抗日戰爭回憶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9期  作者:王文衡 出版时间:2007-05-01
    关键字: 抗战 逃难 日寇 沦陷区 救国

    炸弹已丢下来了,该弹落在距我家数十米之黄仓桥茶馆中,只听得一声巨响,非但将茶馆炸掉,我家的墙门间也被巨震而倒塌,我们大惊失色,赶忙躲到方桌和床底下。惊魂未定,立即返回小东门住处。后来想想,如果敌机稍微向前飞一些,一毫之差,即命中我家,全家将全部被炸死,好危险啊!总算逃过一劫。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二日,上海沦陷,日寇即在常熟沿江登陆,吾邑危在旦夕,于是城内居民纷纷出西门逃难。记得我家逃难那天晚上,勿忙中仅带箱子一只和毛毯一条,我们在黑暗中也出西门逃去。那晚虞山

  • 文章寫些小品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9期  作者:楊志俊 出版时间:1994-02-10
    关键字: 董永 逃难 卖身葬父 城隍庙 陈调元

    七、汉时董永随父逃难,由山东家鄕到了河南省,辗转又逃至湖北省的安陆县,父不幸病逝,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了当地人,后来安陆县改名孝感县㈠以纪快董永。㈡劝后世人要孝顺父母。注:电影七仙女就是取材董永的故事。八、我国各省县市鄕鎭都有城隍庙,按城隍爷主管阴间地方一切行政,庙内写的对联多为;敬不敬到时候不管你三敎九流都得报到,信不信,届限期无论他士农工商归我分发横,额写有;你来了么,也有今日,人有千算,天只一算。九、淸朝宰相张玉书有一天接到其弟由家鄕来信诉说:「邻居

  • 文章懷念避難小村夏家斗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64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夏家斗 八一三沪战 逃难小村 艰苦回忆

    一「夏家斗」是在松江廣富林附近的一個偏僻地區的小村,四面環水,像一個小島,當地有數十戶居民,都很殷實,並且好武,差不多每戶有一、二枝槍,有步槍和匣子槍等。在抗戰第一年,我隨母親避難在那裏,住了半年多。記得在民國廿六年上海八一三滬戰爆發後,爲了躱避日機不斷轟炸,我和母親隨大姊明華一家,到天馬山荷盛浜避難。在那裏住了一個多月,因爲我患嚴重瘧疾,乃從母親到廣富林小姑母處小住,因爲那裏治病較爲方便。到了廣富林半個月,病雖然治好了,但時局突變,日軍在金山衞登陸,上...

  • 文章童年回忆——逃难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1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混战逃难 童年往事 孙传芳 上海租界

    在我童年时代,逃过几次难。小时候不知天高地厚,觉得逃难蛮好玩的,的确,在我们小时候的几次逃难并没有受到什么苦难,反而是大开眼界,大大的逛游十里洋场的上海,我想七十岁以上的鄕长们,都会有此体会,记得第一次在民国十三年,接着就在民国十四年,两次都在秋天,一次是江苏浙江两省督军齐爕元和卢永祥,为了争夺淞沪地盘,史称齐卢之战,另一次是孙傅芳借着「秋操」名义从江西福建打到浙江、江苏、安徽,而后任苏浙闽皖赣五省总司令于南京,这二个战争对松江而言,因并非是主战场

  • 文章先室事略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3期  作者:仲泰炎 出版时间:1991-10-01
    关键字: 追忆先室 抗日逃难 艰苦度日 设奠家祭

    先室張爲耀女士係江蘇省松江縣人,出自望族,淑愼溫恭,民國十六年來歸,膝下生三女,均供至大學畢業,先後結婚,均已成家立業,建立美好的家庭,進入社會服務。三外孫均知勤奮讀書,皆已學業有成,當可爲國家社會之建設,盡一份力量,實有厚望焉。余自民國十六年國府成立,在南京市政府工作,至廿六年十月政府疏散,携眷還里,廿八年秋,隻身由滬繞道海防,至桂林修理廠任職,廿九年四月調職沅陵修理廠,卅一年六月隨廠遷貴陽,在總工廠任福利科長,凡五年。至卅七年底隨廠轉進來臺,任購運科...

  • 文章囘憶抗日期間從郵二三事(中)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5期  作者:承允 出版时间:1983-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逃难 邮件 沦陷区 交通工具

    余等一行八人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傍晚离澄,趁夜循僻路而行。沿途逃难之人络绎不绝,拖男带女,妻啼子哭,惨不忍覩。路过武进城郊,见城内大火冲天,不敢留连,仍觅路而行,翌晨抵奔牛鄕下某村鎭,四顾无人烟。腹饥甚,随手推开路旁人家大门,内中阒无一人。觅得剩米柴薪,煑粥疗饥。食毕,抱稻草舖地上,大家蜷曲而卧。日落后料无敌机,再起而赶路。这般逃难行径,诚一幅绝妙流亡图。三十日晨抵孟河,方见人烟。午后抵谏壁,行人熙攘如常矣。晚达鎭江,余安置同人于鎭局地下室,带来之出口邮件交

  • 文章鐵蹄下的童年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2期  作者:王美珍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童年回忆 抗日战争时期 逃难生活 纪实散文

    女子,大喊著:「花姑娘的有……」,吓得我妈妈什么东西都不要,只顾逃命了。夜深了,大家站在山顶上,看见芦洪巿那边火光冲天,鬼子放火烧芦洪巿了。母亲号哭着:「我的房子,我的家当呀……」。我们穿着舅母、表姐们的衣服,随着他们过著惶惶不可终日的逃难生活。最使我难忘的是一天傍晚,大表哥气喘不休地跑回来说:「日本鬼子离本村只有五里路了。」吓得满村的人,连忙往山里跑。二舅舅怕日本鬼子搜山,便领着几个舅舅家和我们,躱进一个山坡下非常隐蔽的岩洞内。岩洞内发出雷鸣般的隆隆响

  • 文章逃难来台的山东老太太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5期  作者:劉中平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秦玉琳 山东老太太 逃难来台 李伟齐 历史人物

    去(八十六)年会讯第四集,我曾写了篇九九重阳话人瑞的短文,报导基隆有位一百一十二岁的山东临沂老人,现在又一位年已一〇三岁,从山东烟台逃难来台的老太太,可能会有人嫌我唠叨,浪费印刷纸张,其实不然,只因他(她)们都是逃难来台的山东人,和我们一样,方才引起我的动机,其意无他,谈谈百把岁的山东人,意在吿知大家,不要小看了自己,同样我们也可活他个百把岁,有例证明,并非妄想奢求,各位鄕亲,你说对不对?我说的这位山东老太太,是在联合报上看到的,名李秦玉琳,是民前十四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