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返乡祭祖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第三十次回鄉探親祭祖旅遊俚句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作者:丘秀強 出版时间:2002-02-23
    关键字: 返乡祭祖 探亲旅游 俚句

    丘秀強 二〇〇一年五月於梅縣西現王山,虎嘯龍吟揚氣勢;東呈筆岳,峰環水繞蔚人文。(註:筆者故居瑤美村西有王字山,中有丘氏名祖墳笛形。左砂為虎形。筆岳指雙峰筆高山,相當壯麗。)瑤鄕好山林,花香鳥語迎歸客;美村有水庫,魚躍稻豐惠眾生。青山王字雄奇,老屋羅列如棋,門口田園遺祖澤;綠水瑤美佳好,新路車行似水,堂前家訓起人思。尖石山峻崎,形朝天,梅嶺景觀稱勝境;雙峰筆壯麗,毫端寫上,營丘世代耀文光。石筆高峰矗薯村,近在北方前,添增瑤美風景;營丘世系源渭水,遠溯東海...

  • 文章祭祖聽戲餐敘

    来源期刊:《安慶鄉訊》 9、10  作者:王蔚萍 出版时间:1994-03-12
    关键字: 诗词感怀 乡谊吟咏 返乡祭祖

    邀集鄕親祭列祖 案頭鮮花並旨酒上方恭立祖先牌 全體鞠躬當叩首銀燭高燒耀華堂 崇德報功常保有聚餐唱戲樂悠遊 具見鄕人重鄕土

  • 文章回眸五華故鄉情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4期  作者:張杞芳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乡情 友情 离乡经过 返乡祭祖

    令人百般感叹!今年的农历年八月十三日是我张公仁爷,法青619圣诞,我专程返乡祭祖,在深圳石岩往了几天,拜访深圳石岩一些乡亲,因为大家都是五华人,乡情友情系于一身,根据笔者了解,我们在台湾的五华人,大部份都是在军中公务机关退休者居多。每半年领一次退休金,生活尚称安定。第二代的年青人比较有成者,除了博士、硕士,大学毕业的比家乡的人占了多数,在各领域中,因为受到第一代长辈们影响,客家人都能吃苦耐劳,各领风骚,学业事业都有一定的成就。但家乡的年青乡亲,大部份都在

  • 文章悼念曾紀駬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陳鎭東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曾纪駬 往事追述 台南服务 返乡祭祖 追思悼念

    九十二年二月十四日晚,廣新世侄電話告知,曾紀駬先生於是日去世,時光荏苒倏瞬一年,回憶相識四十多年點滴往事,不勝感懷。筆者與曾紀駬先生同屬三河壩人,他家在東門,我在西門,相距不遠,因年齡差距,彼此多在外求學做事,互不相識,惟渠胞兄曾洪(紀騄)先生乃三河中學老師,堂弟紀榕,紀雲都是三中,麻中同學,多年後才在台南見面。民國四十幾年,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南區分會,設在台南市,羅卓英將軍爲主任,曾先生退役後隨同慈公來台南服務,會址在台南市孔子廟內。筆者與堂叔明節均在...

  • 文章陳璇先生德業概述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20期  作者:陳杭璋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陈璇 人物事略 辗转来台 返乡祭祖

    吾父姓陳、名璇、祖籍湖南省東安縣孝義庭蟠龍墟人,世代務農、忠孝傳家、無顯赫家世、族風純樸,秉承先祖遺訓,厚植子孫,蔚爲有用之人。父親幼年啓蒙教育,多以鄉里私塾爲主,稍長就讀恭安小學,背誦四書經文、奠定知識教育之基礎。畢業後,負笈他鄉,報考衡陽一所中學,在家境拮據中完成學業,適値抗日方殷,經師長激勵,毅然投筆從戎,報考空軍機械學校,遠赴成都報到,訓經年餘,學有專長。此時日本暴行,展開成都重慶大轟炸,平民傷亡慘重,全國敵愾、誓死抵抗、十萬青年十萬軍,不久部隊...

  • 文章菜園記趣憶胞姊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5期  作者:董鏡堂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董氏家族 菜园 往事回忆 董德容 返乡祭祖

    星村董氏家族,只有我們這一支有專門種植蔬菜的園子,所以童年的記憶裡,菜園的印象特別深。村子東門外有一條小河,春、秋、冬三季水域很小,高樑楷搭建的便橋就可以通過,只有到了夏天「發大水」的時候,才能看到它波濤洶湧的壯觀情景。河的對面就是吾家的菜園,佔地面積不詳,四週遍植柳樹和楡樹,西邊有個長方形的藕池,每年秋天荷艶藕肥,淸香四溢,池畔有一處葡萄架,果實成熟時,在架下乘涼,看著滿園靑翠的菜畦,蟲聲蛙鼓,妙趣叢生,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園子北端口處有兩間小屋,...

  • 文章探親旅遊紀實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3期  作者:姜應然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同乡会 返乡祭祖 探亲旅游 家乡风光

    本(九三)年四月十七日同乡会组团返乡祭祖旅游,团员中有名赵淑女者,体态轻盈、姿色秀丽、柳腰款摆,徜徉于景色凄迷的山径中,宛若仙子下凡,当时景况,唯有唐代大诗人杜牧「娉娉嬝嬝十三余,荳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差堪比拟,余见之,乃戏作绝诗一首,以记其实。诗云:山前山后雨濛濛,淑女徜徉画图中;借问此处是何处?人间风物总相同。乡长仇德哉老先生卜居大陆多年,分别在苏州及盐城购置豪宅,庭院中遍植牡丹,每届春临,群芳竞艳,蜂飞蝶舞,热闹非凡。此次随团返大陆旅游,得蒙相邀登

  • 文章長相思(故鄕憶亡妻金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程翼雲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返乡祭祖 怀念亡妻 往事回忆 追思悼文

    沂水流,沭水流,流去年華成白頭,往事思悠悠。燕南飛,雁南飛,同去江南不同歸,夜雨和淚垂。※ ※ ※風淒淒,雨淒淒,爾今一去無歸期,夢魂無所依。情切切,意切切,相伴中途成永別,衷情共誰說。

  • 文章掃墓與旅遊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5期  作者:王華甫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返乡祭祖 思乡 故乡风貌 京山县

    一、掃墓七十八年四月,我同內子第一次回鄕祭祖,經堂弟華山引我到墓地,出人意料,附近墓園全被鏟平,變成耕地,獨我先父三兄弟墓園,雖零亂荒蕪,滿生野藤雜樹,不是堂弟指吿,也不能認出,我家被列爲地主成份,先父是地方仕紳,我在政府機關工作,是被鬥爭對象,祖墳既不在山上,也是可耕之地,如今尙能存在,使後人回鄕有祭拜機會,實我先祖積得深厚之果,我爲人子,對雙親生前未養,死後未葬,當時在墳前泣不成聲,跪稟曰:兒子此次回鄕祭祖,因時間有限,不能僱工修理墳墓,決定下次淸明...

  • 文章史家傲骨有歸魂——懷念黄大受敎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6期  作者:胡迎建 出版时间:2004-05-01
    关键字: 黄大受 史学著述 两岸史学研讨 返乡祭祖 追思缅怀

    黃大受舅父去世已二年多了,我時常懷念他,至今提筆,即是爲了完成他在病榻上交待的事情。清明臨近,聊草此文,以慰歸魂。黃大受教授是江西宜黃人,名人之後。上溯五代,其先祖黃爵滋,清道光三年間進士,歷任刑部、右侍郞、鴻臚卿,在鴉片爲害中國最烈時,他是第一個提出禁煙主張的大臣,連上三疏,朝野震動,道光帝將其奏章交臣下討論,得到有氣節、識大義的大臣贊許,於是下定決心,派林則徐南下廣東辦理銷煙。黃爵滋的言論風采,爲一時清流派領袖。其大義舉止早已寫入了教育部頒中學歷史教...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