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趣闻轶事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事三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大埔 趣闻轶事 乡野传闻

    扇面題詞結鴛鴦從前,埔邑某鎮有一位青年,生性聰敏,頗有文才,然而每年鄉試都名落孫山,眼看青春似流水一樣逝去,產生了厭世情緒,在28歲那年春,終於在當地一間寺廟裏削髮為僧,過著朝鐘暮鼓,青燈黃券,念經度日的生活。有一天,來了一位知縣偕同其年方16歲妙齡美貌的女兒前來佛前參拜,拜完出門而去。然而其女不小心掉了一件東西在地上,青年和尚把它拾起打開一看是一把紙紮扇。他馬上拿起筆在扇面上題了一首詞,急忙趕出門去,把扇子交還給少女,少女看了詞頗不理解,連忙交給其父,知縣...

  • 文章落籍漢中書法名家王魯生與于右老的一段軼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崔永德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王鲁生 于右任 趣闻轶事

    漢中崔永德整理原籍天津王魯生字世鏜,雅號積鐵子,當代書法名家,民國初年被派到陜南巴山腳下鎮巴縣任知事。那是個偏遠閉塞的三等縣,風氣不開,民情非常純樸,十年難發生一件小案的縣太爺,樂個清閒幽靜。原本就有深厚根基和酷愛書法王老,在鎮巴經過十年的書法鑽研,已獨樹一幟,不僅擅長章草,而且專精漢、魏、六朝書法;礙於遍遠,由於「曲高和寡」,無人懂得欣賞和傳播,也就埋没于深山窮林了。一、吳新田也想附庸風雅民國十年吳新田到了漢中,儼然漢王自居,隔年吳要做壽,通知各知事(...

  • 文章國色天香話牡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牡丹 国花 牡丹传说 趣闻轶事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竟誇人間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是牡丹的眞實寫照。牡丹花朶碩大,色利艷麗,有紅、黃、白、紫、粉、藍和罕見的綠、黑等八種顏色;谷雨前後開花,千株萬朶,爭奇鬥艷,咸稱之爲「富貴花」,又有「百兩金」,「木芍藥」、「洛陽紅」等名稱,更有「花王」的雅號。若以牡丹之「氣韻」而論,華貴堂皇,無與倫比,被稱爲「富貴花」並可當之無愧。倘以「氣勢」來看,艷冠群芳,名滿天下,被譽爲「花中之王」堪稱實至名歸。然而就其「氣質」與「氣節」上著眼,可圈...

  • 文章梅州得名爲「梅」的由來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1期  作者:溫懷粦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梅州 名字起源 趣闻轶事

    緣起: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七日世界客屬第十二次懇親大會在梅州市舉辦「客家學術硏討會」參加的專家學者與代表八十多人,會中台北市梅縣同鄕會代表團團長溫懷粦提出:。與會人士要求溫氏將梅州得名由來的「正本淸源」之說,寫為文章廣為宣導。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台北市梅縣同鄕會第十八屆理監事第十七次聯席會讓決議請溫氏撰文在同鄕會第九期會刊發表,俾梅人知之,客家人知之,世人知之。其後得閱香港中流出版社和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於一九九五年六月聯合出版的「客家源流探奧」一書中,見其引述...

  • 文章楊直齋義行獲報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2期  作者:述夔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杨淮 名贤传记 趣闻轶事

    吾埔百侯楊家,在淸代,科名十分鼎盛,鄕人士稱爲「百侯楊」,和在城的「在城饒」及人口衆多的「張半縣」並稱。在城饒家,以明代的饒相、饒與齡「父子進士」爲代表,「張半縣」的科名,則以淸代的「開邑翰林」張作舟,和南山人先考得解元後捷翰林的張翱爲代表。他們的名字,在明淸兩代都是响當當的。而「百侯楊」之在明代,科名却不十分鼎盛,一直要衍到淸代才出了進士楊之徐、和他的三個兒子楊纘緖、楊黼時、楊演時都中了翰林才更名揚於世。這是因爲第一吾埔開邑,是在明嘉靖五年(公元一五二...

  • 文章鄒海濱先生二三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4期  作者:黃友訓 出版时间:1977-12-01
    关键字: 邹鲁 名贤传记 趣闻轶事

    我從小就知道鄒海濱先生的大名,因爲他是中國開國元勳,革命先進,同時,又是一位教育大家。在小學讀書的時候,嘗聽老師說:吾埔有一位出人頭地,人盡皆知的鄒魯(海濱)先生,他跟隨 國父孫中山先生革命,卒把滿淸政府推倒,民國建立後,又參加討袁,護法諸役,對國家貢獻很大。我聽完之後,內心無限敬仰!後來在梅縣樂育中學讀書者,硏習中國革命史書籍,其中有謂中國革命有四大寇,那就是 國父、陳少白、尤烈、楊鶴齡;又有稱 國父之下,也有四大寇,卽汪(精衞)、胡(漢民、鄒(魯)、...

  • 文章閑話徵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2期  作者:留園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联语 征联 趣闻轶事

    聯語雖屬小道,往往可見精思,古時屬對之風甚盛,常有人出一上聯,請人續下聯以考其人之才學心思者。至若公開向各界徵聯,則不知肇自何時?並由何人發起?其辦法大致可分爲單徵上聯或下聯;和上下聯同徵兩類。筆者不敏,謹就所知之徵聯十餘則,介述如下,以供同好。一、抗戰初期,我軍節節敗退,迭失名城,繼之以汪精衞出走,局勢至爲危急。當時曾有人以「一片汪洋,精衞難塡恨海」上聯徵對者,由於聯中嵌入汪精衞姓名,不易屬對,故乏人應徵。事聞於先父柳和公,乃對以「四圍胡虜,漢民忍守愁...

  • 文章謝琯樵逸事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作者:一永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人物传记 谢颖苏 趣闻轶事 书画

    謝頴蘇,字琯樵,號嬾雲,以字行。閩南詔安縣人,生於淸嘉慶年間,曾補博士弟子員。少負奇氣,精技擊,喜談兵,好馳馬試劍,且工詩而善書畫,文通武達,有聲於時。道光間來台,初在台南枋橋吳雪堂師事之,旋寓海東書院,嗣客板橋林本源家,頗受禮遇,繼僦廬於艋舺靑山宮內,大龍峒士大夫多與之遊。後參台中林文察戎幕,甚獲器重。當平定戴潮春之亂後,隨同馳援漳州,太平軍來犯,衆寡不敵,與林文察先後被執,不屈遇害。一、詩書畫三絶琯樵書法顏平原、米海岳,雄渾秀逸。畫則着墨無多,布置井...

  • 文章張之洞在鄂時趣聞三則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8期  作者:槐蔭  出版时间:1976-01-10
    关键字: 张之洞 趣闻轶事 两湖总督

    南皮張之洞,爲淸末重臣,字孝達,後易字香濤。穆宗同治二年進士。博治經史,早年得志,時人稱之爲懦臣,彼亦自以懦臣自居,常有恃才傲物之態。官兩湖總督時,恩施令郝某,謁之於武昌抱冰堂(抱冰堂爲張所建,會見賓客及讌宴之所,位於蛇山之麓),郝令自稱「下官」,張勃然作色曰:「這裏又不是二簧戲的戲台,怎麽自稱起下官來了?但不知下官二字出於何書何典?」郝令從容而對曰:「囘禀大帥(淸時部屬稱督臣曰大帥)的話,下官二字出於『江文通(淹)詣建平王上書』,其中有句云:『下官聞仁...

  • 文章五華龍課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9期  作者:游萬貫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五华龙课 艺文选粹 趣闻轶事

    式讀毛詩,本陰陽,觀流泉,擇居始自公劉,聞參絡誥,辦澗纏,別西東,作邑曾傳家相,可知陰陽一道,自古有之,但遠則無徵,近乃可考,故大邑通都,必以學宮爲重地,而明師先輩,尤以聖殿爲眞龍,惟知理氣之原委,始識形圖之眞假,方可佈施作法,以補遍而救弊,茲長樂縣學宮,脈發龍川、尤以長庚作系,峰飄鶴嶂,宜乎鼎甲題名,此所謂乾山,乾向水流乾,乾上高峰出狀元者也,溯自六節建初關,都合三元大卦,九疇推末運,究非四吉零神,此乃天機地運使然,所謂滄海桑田變矣,到頭壬子,穿山、陰...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