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赏析共返回1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趣譚”的欣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10期  作者:黃公眞 出版时间:1997-10-10
    关键字: “趣谈” 赏析 漫谈

    關於「趣譚」的辯論,我不想加入湊熱鬧,而是感覺「趣譚」的欣賞頗値得探討,因此站在辯論場外,談些馬路邊的話。內人是「趣譚」欣賞者之一,她整日除了洗衣作菜外,對外間的知識吸收很有限,偶而發表些似是而非之論,讀小學的兒子都能駁倒她,拿她話柄當「趣譚」談,可見她的學識有多深?但當她難得幾分鐘的閒暇時,隨手拿起茶几上的報紙翻了翻,新聞走馬觀花,藝文版強記硬呑,落在副刊上的眼睛,總是在下端「趣譚」打轉,往往看後把報紙重重一拍,大聲說:「不好笑!」就此了了,徒勞作者與...

  • 文章半部論語治天下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屈鳳之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论语》 原文 赏析

    宋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有人問:「上論乎?下論乎?」這就成爲笑話了,實在說是能將論語了解一半,實行一半,即可以治天下也。孔子是政治家,但無政治學著作,他的政治思想,只能在其言論中尋出一鱗半爪耳。春秋時代,尙無紙筆,孔子講了許多的話,學生只在竹簡上刻幾個字或幾句話,去表達其整個的意思。故歷代講解論語的權威人士,如漢儒鄭康成「註」,唐代孔穎達的「疏」,南宋朱晦庵的「集註」,其諸家的解釋,恒見仁見智,說法不一,就更値得後人繼續的硏究了。筆者濫竽中學敎師有年...

  • 文章陶淵明田園詩所反映的農村景物和生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陳沅淵  出版时间:2002-04-30
    关键字: 陶渊明 田园诗 赏析

    陶淵明,字元亮,或云名潛,字淵明(從蕭統)。生於晉簡文帝咸安二年(西元三七二年。據梁啓超《陶淵明年譜》定),潯陽柴桑人。柴桑縣故城在今江西九江縣西南二十里。他住的村莊,後人稱爲「柴桑里」。因舊宅遭火災焚毀,義熙六年移居南村,即栗里。曾祖侃官至大司馬,祖父茂做過武昌太守,父親(逸名)也做過地方官,外祖孟嘉做過征西大將軍桓溫的長史。他的祖先親戚都是襟懷高遠、心直行方的人,受了這種遺傳和家庭環境的薰陶,造成他恬淡的素性,高潔的品德。十二歲喪父,由母親孟夫人撫養...

  • 文章錢可通神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96期  作者:幽閒鼓吹 蔚台解說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贪官 赏析

    停止了此案缉凶的动作,不再过问此案。他的门人子弟,趁著无人时,悄悄问他原因,张延赏说:「钱数达到了十万贯,就可以买通神仙了,已经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挽回的,我害怕若不顺从,则灾祸会降到自己的身上,所以不得不停止过问这件案子。」赏析每一位贪官,几乎都是为小钱而发怒,为大钱找借口;貌似公正廉洁,骨子里就怕贪的不够多,古今中外这种无耻、虚伪的官吏,不知凡几。

  • 文章妙聯共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对联 客家 赏析

    最近在友人處,發現一本由旅泰客藉華僑編印的「山歌集」,其封面上刊印一幅對聯,讀之甚妙:客家相逢你是客我是客大家都是客;家鄉別後,東一家西一家,本來是一家。這短短的三十字,鑲嵌進四個「客家」的名詞,佔全聯字數的四分之一,內容涵隱著豐富的感情與深厚的地緣關係,且有醒人「愼終追遠」的意義。

  • 文章客家山歌韻味長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陳彰 出版时间:1976-05-01
    关键字: 客家 山歌 民谣 赏析

    (一)山歌是農村中靑年男女所唱的一種情歌,乃是民間文學中最突出的大衆產物,它具有一種出於天籟的自然美,而辭句淺顯,音韻和諧,與詩詞歌賦有異曲同工之妙。詩詞歌賦是出於士大夫所創作,山歌則出自民間,故無論它在形態和內容方面,都充滿着濃厚的鄕土色彩。其實,我們作進一步硏究,所謂詩詞歌賦,從表面上看,好像是四種文體,事實上都是由山歌、民謠演變出來的詩。如以賦爲散文詩,歌謠則是具有音樂內容的詩,這些都是詩的內涵,也是詩的境界,因之,我們可以說:山歌、民謠就是白話詩...

  • 文章秋日秋詩千秋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李盛仙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秋天 诗词 赏析

    殘暑消退,伴著涼風,和著蟲鳴,新秋又來臨。「天涼好個秋」是一種秋。「秋風蕭蕭愁煞人」又是一種秋。秋景,秋色,秋意,秋聲,喜秋,悲秋,從楚國屈原的《離騷》到近代詩詞,從晉代泮岳《秋興賦》、宋代歐陽修《秋聲賦》到現代峻青的《秋色賦》,抒寫秋感幾乎成了中國文學的一種傳統。古人詠秋多是悲涼之聲。最早的悲秋文字大概要推戰國宋玉的《九辯》了:「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這是一幅凜冽的悲秋圖,讀之令人心寒。中唐詩壇怪傑李賀,在《秋來》中描繪的秋夜,「...

  • 文章新詩選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1期  作者:楊建永  出版时间:1996-01-16
    关键字: 诗词 新诗 赏析

    ⒈一朵秋菊 一輪秋陽一朵秋菊 燦然仙放一輪秋陽 燦然閃亮一朵秋菊爲地之極一輪秋陽爲天之極我想 這就是秋天我想 就是在這秋天讓我們搬個小凳子坐在菊上點亮一支娉婷豐腴的紅燭就在菊上讓我們交換一下心相互品賞⒉苦孩子從小是媽媽苦命的孩子長大是生活苦命的孩子一生總也是苦一生總也是長不大生活總是那樣讓人留戀母愛總也是那樣讓人懷念當我要終了生命我仍然會説我才剛剛活了一半盡管苦 是個苦孩子⒊再活一次一生中有無數次難忘的旅行每次難忘的旅行我都會有一個激動人心的假想假想了一萬次頭...

  • 文章齋明詩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7期  作者:陳友儀  出版时间:2013-02-24
    关键字: 词作 赏析 艺文

    摸魚兒鄭州城、古文明地,今華航首航點,交通繁盛成樞紐。商湯最早都城建,千代炫。將軍柏、四千五百年枝幹,嵩陽書院,記立雪程門,高僧墓塔,達摩九年面。 軒轅帝,故里初興始漢,祠區頻拓寬見。開封府包公雕像,史料珍藏多館,文化絢。洛陽市、十三朝代留龍輦。牡丹花燦,贊道釋儒源。龍門石窟,世界譽名遠。將軍柏:西元前一一〇年漢武帝劉徹授封,迄今兩千多年。嵩陽書院:北宋中國四大書院之首,名儒程灝、程頤、司馬光、范仲淹、朱熹均曾在此講學。程門立雪:宋代游酢、楊時晉謁程頤,...

  • 文章春到西湖先賞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4期  作者:金家勛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杭州 西湖 柳树 赏析

    早春時節,當桃花還矜持地蓄著蕾,含羞不肯紅時,柳枝上雀舌似的嫩芽,已泛著新綠。細瞧瞧,見綠色中選滲透著些許淺淺的鵝黃。遠遠望去,那細嫩柔軟的垂條,飄拂間,如煙如霧,更顯出晨間西湖碧水的朦朧,透露出蓬蓬勃勃的生機。難怪從斷橋經白堤再到蘇堤六橋和柳浪聞鶯,遊人如織,真是「出門具是賞柳人」了。只見那金髮飄逸、身材高挑的外國女郎,紅衣短靴、面容姣好的中國姑娘,交錯著,穿行著。她們掀動湖邊嫩綠的新柳,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吹拂下,西湖的色彩頓時鮮亮起來。更有那一對...

共117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