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象山共返回6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記故鄕大黃魚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3期  作者:昔非 出版时间:1977-12-01
    关键字: 大黄鱼 象山 鱼鲞

    阅读鄕友柯芝芳兄在本刋所述故鄕(象山)弹涂、海蜇皮、紫菜等三种和饭菜,想起来使人津涎涟涟。今天我再补述故鄕的大黄鱼。本来家鄕在鱼汎期间(四五月),普通每家都要购买黄鱼一二佰斤,劈做鱼鲞或醃醎鱼包,待晒干后,用稻草裹在桶瓮中,久藏不坏,以备长年和饭。惟有大黄鱼「又名桂花黄鱼,其稍为旺季时在古历七八月中,由沿海渔民在近海去钓,(不像洋生时黄鱼用网去捕),一潮之中,要看鱼场也靠运气,钓上数百斤运气不错,每尾重量有二三斤者,既大且肥,色如黄金,拿在手中如柴片一样

  • 文章象山民間諺語和歇後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0期  作者:史致圻 何敏求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象山 谚语 歇后语 宁波

    象山民间谚语和歇后话,是象山人在生活和劳动实践中产生的,是象山文化资料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生动、通俗、粗犷,是一种含义深刻、熔趣味性与启迪性于一炉的哲理语言。民间谚语和歇后语产生历史悠久,流传甚广,随着历史嬗递而不断增加、充实、丰富,很难将其全部收集;同时删去若干封建迷信的条目,故本文所载仅为较少部分,唯与宁波之谚语和歇后语亦难免有部份雷同。根据收集所得,分谚语、歇后语两大部分,谚语又分㈠世故人情,㈡道德修养,㈢劳动操作,㈣身心保健各类:甲、谚语㈠世故

  • 文章陳老仨姐妹返鄉掃墓留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9期  作者:前人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陈汉章 返乡 扫墓 象山 留影

    象山景點綴學亭,時當清明掃祖塋。爛漫桃花留影處,依然不覓建亭人。

  • 文章初見幼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9期  作者:前人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东谷 名士 象山 宴客 振兴

    东谷宴邀名士逢,象山掀起振兴风。席间东陈巾帼姥,神采雅扬超叟翁。

  • 文章(鄕情采風)求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0期  作者:倪圻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象山 求雨 民俗 乡情 采风

    象山是个半岛,境内多山又陡又峭,竹茂树盛,但缺湖泊而多溪流。即使大雨成潦,桥断路坍,也会很快流入海中。象山的旱魃,大概是在端午前后,农民忧心早稻的收成,渴望云霓殷切,于是士绅发起求雨活动。象山城里共分五境,东属东升镇,东岳大帝坐镇,庙为东岳庙;南属(南陔镇),丹城镇,张毛两位大帝坐镇,庙是张毛庙,居民多为大商家,财源茂盛;西为〇西镇,为平水大帝坐镇,庙是平水庙;北属北辰镇,圆峰大帝坐镇,庙为圆峰庙;中为中庄镇,昭烈帝坐镇,庙为庄穆庙。求雨开始,是七、八个

  • 文章清明節去儒雅洋掃墓有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6期  作者:朱鵬飛 出版时间:2001-05-10
    关键字: 舅父 台湾 泥土 《归燕》 象山

    晚安。对我们小辈要求比较严格,尤其对我幼小丧父的外甥更为关切备至。他要小辈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前途,绝不可依赖父母。目前,他的子女大部分都是从事科学技术方面的工作,事业有成。一九四九年,舅父去台湾时,要外婆一起走,外婆坚决不同意。她要随大女儿(即是我的母亲)返回象山。谁知外婆与舅父一别之后,因一衣带水鸿沟之隔,就再也没有见面了。外婆一直住在我家,一九六二年,外婆九十岁临终时,拿着我的照片当作舅父的照片(因为我有点像舅父),口中喃喃低喊:「志浩!志浩

  • 文章点注民国《象山县志》有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6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2003-11-10
    关键字:象山县志》 点注

    伏案埋頭珠玉中。含英拾紫意何窮。籌邊治國經綸遠。民俗方言趣味濃。抉隱索微彌足樂。糾訛正誤亦須功。雞窗悔誤童年讀。白髮時嗟腹内空。又僻字奇形仔細巡。芸窗點注識艱辛。方言詰屈詞多怪。筆劃繁多似次鱗。質量優先知任重。誤差消失費心神。求精敬業人生寶。翰墨傳薪到後人。

  • 文章象山鄉下的交通工具——坐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8期  作者:心逸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象山 交通工具 坐篮 概述

    五月二十四日靑年戰士報刋出王皋君的「憶乘一兜」,拜讀之餘,令我想起兒時跟隨媽媽去外婆家常坐的「坐籃」來了。一想起坐「坐籃」這個玩意兒,眞是囘味無窮。那旣舒適又富韻律一泛一泛地令人陶然欲醉的味兒,說是飄飄欲仙,也不爲過吧!話得說囘來,這也許只是我個人的感受。換之他人,不儘相同了。人羣中不愛坐不敢坐的大有人在,單就我家三位姑母來說,大姑母嫁到前倉林家,距我家二十五華里。二姑母梅溪張家,三姑母岑挑陸府,與我家相距四十里和十五里,她們囘娘家去夫家,偶然坐坐高轎,...

  • 文章象山凉亭联评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4期  作者:吳國華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象山 凉亭 楹联 评说 民风

    象山境内多凉亭,凉亭,亦称路廊,行旅可入内憩息,避雨挡日,飮茶解渴,造福甚多。《民国县志》载有亭一八五座,《象山县交通志》一九八五年查得二二五座。随着交通的发达,凉亭正逐渐失去其原来的功用,但亭中留下的许多楹联依然不失其文化价値。凉亭楹联有丰富的文化涵蕴,表达了这一地区的淳朴民风。象山的亭联中,有较大一部份是就其功用而抒发的,写得情味十足,如石浦盐厂路廊中联云:「倦客到来暂且歇,行人归去不须忙。」出语浅白,口气亲切,如迎送自家客人。昌国西门外武牙峻亭,内

  • 文章次韻敏求詩翁秋夜喜迎元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6期  作者:吳亞卿 出版时间:2006-05-10
    关键字: 何敏求 诗翁 悼文 象山 象山六脉

    丹城夜叩宿儒門,握手喜通風雅魂。鶴步從容矯而健,鴻才洋溢吐還吞。詩頒白璧深稱賞,壽向期頤穩赴奔。湖上三潭好風景,迓公濁酒與同溫。輓何敏求詩翁吳亞卿昨歲客丹城,與公一夕暢談,論藝衡文咸愜意,道義同擔,更藉詩篇相唱和;今朝聞惡耗,令我五中俱痛,裁箋覓韻竟無辭,音容宛在,唯從夢境互招邀。

共69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