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读者共返回6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與《江西文獻》結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3期  作者:吳劍豪 出版时间:2013-11-15
    关键字: 读者故事

    2007年,我收到台灣舅舅鄒陵基的210期《江西文獻》。第一次看到台灣刊物很是興奮好奇,我迫不及待的從頭到尾翻了一遍。總覺得豎式排版有點不習慣,很多繁體字看不懂,文風格調也略有不同。但只要認真上下前後的品讀,還是能讀懂。它內容十分豐富,全是江西的當代人物、山水地理、文化、文藝、探親旅遊等。有些文章大陸是看不到的,是一本很好的刊物。從這次以後,我先後收到舅舅寄來《江西文獻》十本;除了自己及家人閱讀外,還傳給身邊的同事,親朋好友,大家輪流閱覽。與此同時,我還把宜黃...

  • 文章讀書掇拾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5期  作者:方孔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读者 杂志 翁同龢 常熟

    偶读到大陆有名的「读者」杂志,总号第二二六期,现在说该是「十九世纪最后一天寻痕」,其中有关记述常熟人翁相国的,题曰:翁同龢对棺独坐,约二时。其文为:这天,翁同龢在为死去的儿子迁葬。[1]天极寒,心极冷。清晨乘舟至常熟宝严,昨日家人已将棺柩挖起放在临时搭建的木屋里。翁同龢入,抚棺恸哭。下人们默默地擦拭著棺面,划痕处用漆补之。午后雪。翁同龢对棺独坐,约两时……近日来,离群索居一年余的翁同龢,突然又一次成为焦点人物,朝野上下多少人正在为他的命运揪心。翁同龢

  • 文章十二年來閲讀陝西文獻感想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崔永德  出版时间:1982-10-15
    关键字: 读者来鸿 读后感 陕西文献读者

    陕西文献的诞生及发展,不仅给广大同鄕带来了无限温暖和精神食粮,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无穷希望与鼓励,更促使广大同鄕联合起来,手牵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来爱鄕更爱国。对我个人来说,更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意义,它使我在茫然无知中觉醒,在短短的十年中,使我从无知变有知,使我由读者升格为作者。我曾是一个略识文字的老粗,当过兵,打过仗,卖过苦力,也蹬过三轮车。在我未阅读陕西文献之前,根本没有阅读书报的习惯与兴趣,偶而看看,从不用心。数十年下来,大老粗依然如故,因无兴趣指引

  • 文章國內外來鴻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3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84-07-03
    关键字: 读者来信 魏家明 日本读者

    ㈠國外部份一、紐約雷其霨,同鄕來函庭芳理事長吾兄賜鑒:總統就職在卽,政府改組,海外傳說紛紜,莫衷一是,諒不日卽可揭曉,國步維艱,希望大有爲政府突破困境,以慰全民喁喁之望。弟棲身海外,協同僑胞艱苦奮戰,惟有竭盡己力,報效國家,而內心感慨,又非一言可盡也!茲寄奉「自由社簡訊」第廿八期一份(編者按:該刋中之「明確的立場和實踐的決心」一文已轉載於本期會刋中),敬祈核閱指正爲幸。耑此敬頌勛安弟雷其霨拜上五月四日二、日本金女士來函楊理事長:您好!上月訪臺時,承蒙您的...

  • 文章關於三毛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6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三毛 读者来信 忠实读者

    十二月十五日舟山同鄕会颁发七十四年下期奖助学金,理事长陈嗣庆先生在致词时提及舟山的人才辈出,自朱葆三、刘鸿生到近年逝世的董浩云先生,都是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钜子。最后谈到名作家三毛小姐,他说:三毛出版了十四本书,都很受读者的欢迎,其中有几本已被译成多国文字,流传世界各地,故很多爱好文艺的外国靑年人也知道三毛其人,最近台北市立图书舘在长安分舘公布市民推荐的好书排行榜,在前一百本好书中三毛的作品占了三本,那是「撒哈拉沙漠的故事」、「背影」和「哭泣的骆驼」,因为

  • 文章韓同文先生關於震華學院之來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韓同文 出版时间:2002-06-20
    关键字: 韩同文 震华学院 读者来鸿

    編輯先生:請轉交原震華學院李殿明同學:收到第二十七卷第四期《山東文獻》後,我去濟南會見了原震華學院的前身南華學院第一期六位同學,不但我們美術系的同學都記憶不起李殿明同學,而且文史系的丁德亮和孫鵬的二哥孫岱峰也記不起他來,最後,黃埔校友會前任秘書長陳振中同學,記得李殿明和他是同班。美術系同學薛俊蓮還找出他在一九九七年爲《山東美術通訊》寫的《回憶南華學院》,(今複印附上供參考或在《山東文獻》上發表)。對李殿明同學的文章我們討論的意見如下:一、校址不在「南圍子...

  • 文章與老友濮兄論同鄉會書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4期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阅读感悟 同乡交流 读者寄文

    孟九兄如握:手札拜悉已有日,不自知何所忙,今始奉復,甚歉歉也。承先後惠寄「松江鄕訊」,弟均一一瀏覽。文字水準,固無可議,內容尤饒掌故,引人入勝,小刋物,大可觀。於發揚鄕史,報導鄕情,維繫鄕思,聯絡鄕誼諸端兼而有之。所以加強愛鄕,推而及於愛國愛民族者當無限。旅台同鄕會衆矣,其以縣爲範圍,會務井井,如貴同鄕之和哀共濟,有聲有色,據弟所所知,吾浙之寧波,粤東之大埔外,尙未之見。貴鄕人士,誠可欽哉。自抗戰而還,一般後進,生當變亂,蓬轉四方,數典忘祖,情理之常,孰...

  • 文章浮生小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5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赶三关 退休 会刊编务 约稿 读者

    交卸会刊编务后,我想以过来人的身份,谈谈编辑会刊的甘苦。刊物编者最耽心的即是稿源。本刊早期即因稿源不足而使编者伤透脑筋。为凑付预定版面,不得不四处拜托约稿,再则找符合会刊性质的现成资料来塡补空档。后来发行面渐广,读者增加,投稿人也自然增加;迨大陆开放探亲,多了家鄕这条管道,稿源和资料都有增加,始解除缺稿的顾虑。但反过来稿子太多,不能消化时,在取舍之间也会发生困扰。写稿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早日刊出,有时稿子已发交印刷厂排好版,却因拼版之时来了有时间性或特别重要

  • 文章读者投书)我们应该合建一个「宁波村」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57期  出版时间:1981-08-01
    关键字: 宁波村 读者建议 阅读感悟

    上去,这样会使读者头痛,不论以任何方式刊登,都必须以先生文学造诣,陆续唤醒众同鄕,则国家幸甚!同鄕幸甚!耑此敬祝近好会员李德明上七月十五日

  • 文章國內外來鴻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2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84-04-03
    关键字: 读者来鸿 杨正之 沈鼎兴 吴其智

    一、香港楊正之牧師致本會郭副總幹事函建軍吾兄惠鑒:承賜河南同鄕三册已拜讀,深謝吾 兄盛意,特別是在四十一期中有關歡迎王學成義士大會紀要,堪爲河南同鄕在歷史上光榮不朽之一頁,由此益證明 芳公領導河南同鄕會功勳,其德望感人非 芳公莫屬也:吾 兄襄助會務,獻替良多,服務熱忱,謹致敬意!春節來臨,祝闔府大吉大利萬事順意!並請代向芳公拜年康樂納福、龍馬精神,一年强過一年:弟正之拜元月廿九日二、沈鼎興先生來函河南同鄕會賜鑒:値此擧國上下致力於「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共66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