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诗人共返回14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诗人外交官黄遵宪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吳翊麟  出版时间:2002-04-30
    关键字: 诗人 外交官 黄遵宪

    戊戌政变,维新运动失败,黄亦被株连,未到任即被革出使大臣职,乃乞病归返原籍,殁于光绪乙巳三十一年(一九〇五)。梁任公《饮冰室诗话》有言:「近世诗人能镕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者,首推黄公度。」龙沐勋《中国韵文史》又谓:「甲午中日之役,中国创钜痛深,诗人黄遵宪崛起岭南,举可慨、可悲、可歌、可泣之事,悉形诸歌咏,为晚清诗坛放一异彩。」惟黄诗之慷慨激昂,固非自中日之战起。早在咸丰庚申十年(一八六〇)八月,英法联军陷天津、据圆明园,入北京,清廷屈辱求和,黄氏年方舞勺,当时乃

  • 文章桂冠詩人名銜的由來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6期  作者:孫少卿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桂冠诗人 古希腊 月桂 优秀学者 杰出诗人

    从一六一五年起,英国宫廷在皇帝的意旨下,选拔全国著名诗人。凡被选中者,即颁授以桂冠诗人荣衔,名重一时。过去英国名诗人如华兹华士、丁尼生等,均在被选之列。桂冠诗人名称(Peet Laureate)系由古的月桂冠(Laurel Wreath)转变而来的。原来古希腊人,视月桂为神圣之物。在那时代,凡杰出的诗人或竞技优胜者,统治者辄以桂叶编制之花枝加冠之。后来欧洲的大学亦循此例以桂冠赠予优秀学者及杰出之诗人。自是欧亚各大学为对杰出诗人及学者表示敬重,往往酌量权衡

  • 文章熟悉的和陌生的湖北籍台湾诗人说略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3期  作者:周聖弘  出版时间:1992-04-10
    关键字: 台湾诗人 欧周 罗英 蔡富浓 彭邦桢

    在群星璀璨的台湾诗坛上,活跃着一支湖北籍诗人队伍。他们是:彭邦桢、明秋水、王在军、王牌、张朗、一信、蓝云、罗英、汪启疆、欧周、蔡富澧。其中,有我们较为熟悉的,也有较为陌生的。这里对以上十一位湖北籍台湾(包括旅居海外的)诗人及其作品略作评介。彭邦桢是著名的湖北籍台湾旅美诗人。他是黄陂县人。一九一九年生。彭邦桢幼时在家鄕颇有诗名。十五岁即开始写诗,一九三九年,他进入成都军校受训,毕业后在重庆任少尉排长,二十五岁时随靑年军赴印度远征。一九四六年任职于国民党

  • 文章悲秋诗人宋子渊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5期  作者:張烈 出版时间:2005-04-10
    关键字: 宋玉 诗人 九辩

    宋玉字子渊(约公元前二九〇—公元前二二三年)为楚国鄢郢人(即今湖北宜城县,清属襄阳府),在楚襄王时,曾为大夫;时襄王好游,尝从至兰台之宫,云梦之浦,云阳之台,所至辄有辞赋,故为襄王所赏识。后为同列大夫唐勒,登徒子辈所忌,终以谗罢归。家贫几无衣御冬,因叹秋风萧瑟,作九辩以寄其情。尝慕屈原之为人,并悯其遭遇,恐其魂魄离散,故作招魂以招之。玉从容辞令,善于口辨,所著辞赋,见称于时,为屈原后楚国之大诗人。宋玉的作品,据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所载,他有赋十六篇,现存只有

  • 文章白屋嘉言(江津吳芳吉碧柳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9期  作者:江都任中敏錄 出版时间:1981-04-01
    关键字: 吴芳吉 白屋诗人 语录

    近以失望之餘,榮枯得失,益覺淡忘。嘗自謂憂患愈深,則能於學德愈進;苟有學德,恒賴憂患促之,憂患安能病我!(五年與吳雨僧)吾人所歷憂患,皆不足道。飢寒而外,猶有大憂患在;苛政惡俗,邪說誣行,皆世之魔障,吾人之大患也!吾人欲去彼大患,則一切小小憂患,不容不身受之;不身受諸種憂患,無以窺大患也。換言之:吾人欲求最大幸福者,則一切之小小幸福,不可不忘之;不忘之,無以載大福也!今之得失,要皆小幸小患。立身大節,猶在後日。犧牲今日,以立後日之基,是乃不可忽矣!(五年...

  • 文章白屋诗人吴芳吉先生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2期  出版时间:1969-06-01
    关键字: 吴芳吉 白屋诗人 乡贤存照

  • 文章借花獻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5期  作者:大樹後人 出版时间:1976-06-01
    关键字: 诗句 诗人 七言

    ㈠滿山風雨作龍吟,燈火林皋夜色深;萬里壯遊孤硯在,欲將歌頌播堯音。(集句:蘇軾,文天祥,陳旅,梅堯臣。)㈡是非得失付閒人,千古風流賀季眞;詩思長橋蹇驢上,江山終日助吟神。(韓愈,蘇軾,陸游,王曾。)㈢為愛桃花入洞天,此中幽隱幾經年;落紅香散東風輭,遍地苔痕長綠錢。(陳堯臣,李咸用,王維,陸游。)㈣春到梅邊第一風,楚雲滄海思無窮;何當共剪西窓燭。談到樽中竹葉空。(金涓,韋應物,李商隱,楊萬里。)㈤海湧三山落照前,中原日暮又烽煙;黃塵白骨都成夢,花落猿啼又一...

  • 文章(艺文集粹)简介清代宁邑两诗人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3期  作者:劉振平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宁乡 清代诗人 刘基定 黄本骐

    清朝咸丰同治年代以前,宁鄕有名诗人,寥寥无几。或以其诗集湮灭不传,后人多不能擧其名姓,殊堪叹惜。偶在「续修四库全库提要」集部中,发觉有宁鄕诗人刘基定所著「复园诗集」提要,及黄本骐所著「三十六湾草庐诗稿」提要,虽所选录之诗无多,然吉光片羽,至足珍贵。提要所作评述,亦足资今人对鄕贤有更多了解。特为钞介,藉广流传,今后仍拟广为征索,以发潜阐幽。复园诗集六卷,民国十七年沩峤遗书馆刻本,清刘基定撰。基定字子复,湖南宁鄕人,嘉庆间例贡生,咸丰十年庚申岁卒。年八十六

  • 文章詩的土壤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劉文玉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诗人 读者 物质 精神世界

    在多元化的思潮影响下,转移了爱好的中心,也冷落了诗歌。但不须悲观,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相互替代。尽管经济事业迅速发展,科技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但这一切都是人创造的,有人就有感情,所以诗人不能远离这个伟大的时代,应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去吸取丰富的创作营养。诗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就有诗。我认为诗应当有民族意识、本土意识、变革意识。只有这样诗才能走出国界。为此诗必须植根于民族土壤之中,但诗又要不断变革。新旧诗形式的变化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发展而变化的,从中

  • 文章端阳·重五·诗人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5期  作者:關照祺 出版时间:1983-05-25
    关键字: 端午 重阳 诗人节 龙舟

    我国一年中的三大节日,端阳节就是其中之一。从前是以农历行之,国民政府成立,改为阳历;政府迁台以后,为了依照民间的习惯,又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放假的日子,好让大家欢度佳节。五月五日这一天,眞是最多称谓的节日,古代称为「天中节」,据说一年当中,以这一天获得天地正中之气。以后便有「重五节」、「重午节」、「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五五节」、「双五节」,以及最后命名的「诗人节」。现在简单的说明一下,先说端午:晋代周处所著的风土记说:「仲夏端午,烹

共142条记录 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