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解读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鄉天氣諺語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高素鑾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丰县 天气 谚语 内容解读

    ⒈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鉤鉤雲即鉤捲雲,這種雲的後面,常有鋒面,特別是暖鋒,低壓或低壓槽移來,預兆陰雨將臨。一般隔十幾小時也有隔一、二小時就會下雨。⒉魚鱗天,不雨也風顚:魚鱗天指捲積雲。這種雲出現,表明高空氣層很不穩定,若雲層繼續降低、增厚,說明本地已處於低壓槽前,會下雨或刮風。⒊雲交雲,雨淋淋:雲交雲指上下雲層移動方向不一致,說明這幾層雲所處高度的風向不一致,它通常發生在鋒面或低壓附近,所以兆雨。⒋西北開天鎖,明朝大太陽:在陰雨天,西北方向雲層裂開,...

  • 文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87-01-30
    关键字: 新字解读 学者观点

    新年之新,寓有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意;而萬象,則不祇是自然界的現象,也指個人與國家社會的現象。然則,什麽是新呢?新有兩義:一是對舊相對而言,一是在現狀上另有創建闢拓與升高。先就對舊的相對來說。舊的雖然都不完全是壞的,但是,凡是經社會大衆認爲已是落伍的,不適合的,或在解釋與運用上已證明不合理的,不合適的,便應算該揚棄的,該針對這種舊而求新了。再就現狀來說,現狀也並不是全壞的,但是滿足於現狀,便是保守,便是不進則退,便將會與外在的進步形成落後差距。所以,卽令...

  • 文章漫談滕王閣對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8期  作者:黃天璧 出版时间:1989-10-20
    关键字: 滕王阁 历史资料 王勃 对联解读

    擧世矚目的滕王閣重建工程,在江西省南昌市政府以及全國各地人民群衆的重視和關懷下,正在加緊的施工,預計今年金秋時節,這座聞名遐邇的江南名樓,將完成外部結構,然後轉入內部裝飾。不久的將來,中外遊人卽可登臨這座矗立於贛江之濱的名樓傑閣,重睹那「落霞與孤窵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南昌滕王閣自唐代永徽四年(公元六五三年)唐高祖李淵的幼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峙修建日起,一千多年來,許多文人雅士賦詩著文,撰寫對聯,來歌咏它,贊美它。其中最著名的,...

  • 文章郁達夫的舊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2期  作者:陳竹七 出版时间:1971-02-28
    关键字: 郁达夫 诗歌解读 郁达夫的诗 旧体诗

    鐵馬金戈動地來,倉惶烽火出亡哀。悠悠生死經年別,莽莽風塵萬念灰。天外故人差幸健,愁中濁酒且添杯。今宵願有慈親夢,吩咐晨雞莫亂催。達夫的生年,從舊曆說來,是丙申年,庚子月,甲午日,甲子時。這是光緖的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三。公曆一八九六年,卽民國前十五年。他是在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投降後被害的,在世只有四十九歲。右詩是他在南洋時的感懷之作,也是他最後的一首舊體詩了。達夫的舊體詩,受黃仲則的依品影響很深,而他的辛酸似乎較仲則更甚。至他的才華橫溢,閱歷波折,家國身世的...

  • 文章評昔人評石頭記(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張欣伯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 《红楼梦》 古人评说 内容解读

    (接十二卷四期)㈡丁未八月,余答客之便,見秦淮壁上題云:「一溪烟水露華凝,别院笙歌轉玉繩;爲待夜涼新月上,曲欄深處撤銀燈。」「飛盞香含豆蔻梢,冰桃雪藕綠荷包;榜人能唱湘江浪,畫槳臨風當板敲。」「早潮退後晚潮摧,潮去潮來日幾回;潮去不能將妾去,潮來可肯送郞來?」三首深得竹枝風趣。尾署:「翠雲道人」。訪之,乃織造成公之子嘯厓所作,名延福。有才如此,可與雪芹公子前後輝映。雪芹者,曹練亭織造之嗣君也,相隔已百年矣。(同上)袁枚所見到的,乃明義詩,不是成嘯厓的詩,...

  • 文章評昔人評石頭記(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張欣伯  出版时间:1991-09-01
    关键字: 《红楼梦》 学术评论 内容解读

    (三十五)寶玉云:「上本孟子,就有一半是夾生的,若憑空提一句,斷不能背。」近日秀才大半如此。(同上)欣伯云:「一部石頭記,就有一半是夾生的,若問『桃花行』的作者是誰?斷不能知。」(三十六)儍大姐悮拾繡春囊,心下打諒敢是兩個妖精打架?余謂專爲兩個妖精打架,成此「紅樓夢」一書。(同上)只為表達「富貴成空」之旨,所以有此「妖精打架」。(三十七)「如今兄弟又自爲曹唐再世了」,唐詩人不少,而獨堯賓,可見作者之姓曹矣。(同上)此人見不得「曹」字。(三十八)王爾調將南...

  • 文章我與古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8期  作者:李匡寰 出版时间:1989-10-20
    关键字: 诗词解读 学者观点 艺文选萃

    我喜讀古詞,因詞中婉轉溫柔之情,可使暴躁之性變為溫馴,稍欠涵養雅量之人,也可變化氣質,表現修養風度,尤其在今日社會裏,財殺、姦殺、兇殺等等怪現象,層出不窮,若能讀詞養性,就不會逞一時意氣之滿足,退一步之想,也可化戾氣為祥和。首先提到白居易的一首「長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頭頭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這是遊子在異郷明月之夜,流水之濱,勾起內心之苦及思故園之情,鄒種悠悠之郷思,感到模糊的明月與流水,都能激起愁思...

  • 文章讀湘綺樓日記後記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千里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湘绮楼日记 妇女史研究 王闿运 日记解读

    湘潭湘綺老人王闓運,博學能文,大名高壽,遨遊公卿之間,自遜淸同治光緖宣統,以迄民國,數十年來,韵事流傳,每多附會,如不入賈祠,謂嫌其匾額不雅也,曾文正公之督兩江,由其薦於肅順也,妾六雲身價三千也,厮役皆可作總督也,皆了無其事。自謂:余學道而好作綺語。余行甚端而言不檢,以端,故無咎;以不檢,故多謗。他日傳吾語者,有理路則眞,無理路則僞也。世人多以疏傲事附於我,他日必班作朔傳,壽載孔書,乃足明耳。是及身所語,已有不實,流傳迄今,更多懸揣,最多的是有關妻妾兒女...

  • 文章釋中——中華文化的溯源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期  作者:曾定一 出版时间:1967-12-10
    关键字: 文字解读 中字演变 中华文化

    我以不才,寢饋經書數十年,認定我中華文化之結晶在一「中」字,因而硏求古人制作「中」字象形之所以然,其中實含盛衰哲理。當今旣盛倡文化復興,此種探本窮原工夫,似不可少。願襮一得之見,求大君子之教正!幸甚!幸甚!

  • 文章譚嗣同詩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左景淸 出版时间:1984-04-15
    关键字: 谭嗣同 诗词 诗文解读 历史背景 戊戌维新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兩崑崙。這是晚淸戊戌政變被誅六君子之一——譚嗣同臨刑前在獄中題壁的詩。梁啓超譽譚爲國人爲國流血第一烈士,說:「烈士之烈,人人知之。烈士之學,則罕有知之者。」我對於他的政治經濟學,不敢置喙,今僅就其文學,作一簡略的探討。這詩所說張儉,是東漢時人,爲東部督郵,疏劾中官侯覽不軌,覽怒,誣以黨爭,遁去,望門投止,人皆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兩崑崙,一指康有爲,一指大刀王五。梁啓超說:「瀏陽少年嘗從之(王五)受劍...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