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解析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鳳·雌性?還是雄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3期  作者:陳家驥 出版时间:2004-03-10
    关键字: 解析 《康熙字典》

    俗語:「望子成龍」,接著一句「望女成鳳」,由此看來,這鳳是一定代表女性了。因爲我們的文字,把這種神鳥的性別,用得非常曖昧,如「龍鳳配」、「龍鳳呈祥」、「遊龍戲鳳」這一類語詞和女子以鳳取名的,如小鳳、金鳳、翠鳳、小鳳仙等種種例證,無形中把鳳當成雌性者看待,使人產生錯覺,以爲鳳是屬於雌性的,其實鳳道道地地是雄性者。請看字書:《康熙字典》—「韻會:『雄曰鳳,雌曰凰。』」、《辭海》—「鳳凰,鳥名。孔傳:『雄曰鳳,雌曰凰。』」、《辭源》—「有聖王出,則鳳凰見,雄者...

  • 文章福州方言小析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5期  作者:郭毓麟 出版时间:1991-07-31
    关键字: 福州 方言 解析

    稱三餐菜肴曰配。配有佐義,謂以菜肴佐助吃酒飯也。指稱不滿意之人曰前導。前導本爲封建官吏出門時先行的引路儀仗。古代官吏多爲人民所不齒,故以前導貶稱有惡行之人。稱惡作劇曰忤仇。含與已相忤相仇之意。稱奉承或光顧曰抬舉。意與討好巴結相似。稱意見沖突,吵鬧不休曰冤家。名詞作動詞用,含矛盾對立之意。稱動物牝牡曰姆角。姆音摩上聲,姆爲雌角爲雄。稱作事的姿態或方法曰解數(解音害),與「派頭」意義相近,是靑年人常用的口頭禪。形容力量的不可阻擋曰厲(音利)害,含猛烈之義。斟...

  • 文章是處有花迎我笑楊蟠與《永嘉百詠》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潘善庚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杨蟠 诗词 风景 解析

    距今八、九百年前,蘇東坡的親密詩友楊蟠曾任溫州知州,在任兩年,勤政愛民,鼓勵農商,擴大海外貿易,有一定政績。同時,他的遊跡遍及溫州好多地方,寫有《永嘉百咏》,盛贊溫州的錦綉山川、歷史文物、名土特產和多彩多姿的民族風情。可惜大部分篇章已散佚。但從留傳下來的詩篇中,依稀可窺見淳樸優美的古溫州風姿,給我們增添幾分自豪,幾分鄉情,幾分慰籍。楊蟠的《咏溫州》詩:「一片繁華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水如棋局連街陌,山似屏帷繞畫樓。是處有花迎我笑,多少珠簾不下鈎」。生動...

  • 文章對論語鄕黨篇末「色斯舉矣」章注疏之管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8期  作者:王子蘭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论语乡党篇 文意解析 注疏

    一、緖言髫齡啓蒙於私塾,先讀三字經,繼讀四子書,只讀文句,不懂文義。讀到詩經時,才按朱子集注講解論語,講到鄕黨的最後一章說:「色斯擧矣」,是鳥見人之顏色不善,則飛去;當時聽了,很不以爲然。講到這章最後兩句:「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說是子路不瞭解孔子說「時哉!時哉!」的意思,將雌雉捉到烹熟,以饗孔子,孔子不食,三嗅其氣而起。當時認爲如此說法,也很不合理,不過老師又補充說:「也有解釋『三嗅而作』是雌雉叫了三聲飛走了」。我頗同意這種解釋。雖不同意老師的講解,自...

  • 文章論語的時代精神(三)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譚煊吾 出版时间:1984-04-15
    关键字: 《论语》 时代精神 为政治国 论语解析

    子路曰、衞君待子而爲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可知名正言順,居政之先。「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顏淵)「子於是日哭,則不歌」(述而)多重情啊!因此、子以四敎:言行忠信。」(述而)而求達政簡刑淸、「子適衞,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旣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旣富矣,又何加焉?曰、敎之。」(子路)如此循序漸進,便可國富民强了。「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八佾)假使君不君,便夏不如夷,誠爲可嘆!「子路...

  • 文章舟山鄕諺淺釋㈢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6期  作者:藹民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舟山 谚语 解析 乡情 舟山文化

    四十四、出門一里,勿如屋裡人類具有極强的戀舊性、熱愛在家中過安定的生活,享受天倫之樂,一旦離家出門,卽使到附近的親友家拜訪住宿,總會多少要受拘束,處處感到不大習慣,不如在自己屋裡(家中)自然舒適,何況像我們多年流浪異鄕,更是痛苦了。四十五、發財年糕這個專有名詞,由家鄕來台的鄕長們尙可記得,在台出生的同鄕們恐怕不知情了。原來故鄕每逢陰曆十二月中旬以後,小康以上的家庭都會準備好糯米,請年糕師父到家中來做年糕,大部份是做給自己吃的,最後做小年糕,份量約等于大的...

  • 文章暢談詩詞的欣賞及沉思——從閒愁間與泛恨切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3期  作者:羅俊文 出版时间:2009-01-10
    关键字: 畅谈诗词 闲愁 诗词解析

    文·羅俊文重讀古人詩詞,我就有個奇怪的聯想,詩人們常用的兩個字—愁與恨。是他們的喜感或是共同的際遇?是東施的效顰或是猶抱琵琶半遮面?記得幼年時曾背誦一闋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重樓,愛上重樓,欲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每個人都在經歷過了愁滋味,祇不過是深或淺之分罷了!筆者一生貧困,常爲衣食住行所需的生活愁。爲女兒教育一年兩次籌足學費的季節愁。長年流落異鄉歸夢難尋的世紀愁,愁對故鄉人就不僅是個人的感慨了,所以讀詩人...

  • 文章老驥伏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11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88-11-10
    关键字: 字义解析 人生感悟 老骥伏枥

    「老」字有各種不同之詮釋,我祗是談一般「老年」之老。人之年齡隨時間、空間而異。據後漢許愼之「說文」所下定義,七十曰老,鬢髮變白。我國古代戶役制度,晋以66歲以上爲老。隋宋俱係60歲以上爲老。從唐以55歲以上爲老。按「說文」標準,或醫學邏輯、稱70歲爲老,應指生活上年齡,不是生理上年齡,還有精神與智慧之年齡。所以人老不單只憑生活上年齡稱老。譬如一個精神萎靡,老氣橫秋靑年人,與精神矍鑠,朝氣蓬勃老年人,在一起從事工作,前者效率未必高於後者。蓋年齡與健康,尙無絕對之關...

  • 文章王勃《滕王閣序》剔瑕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8期  作者:黎寧  出版时间:2007-05-01
    关键字: 《滕王阁序》 十旬 重阳节 徐孺 诗词解析

    王勃《滕王閣序》千古名文,膾炙人口,本人學識短淺,本不敢肆行挑剔,以貽笑柄,只因學習中發現有幾處不易理解,似有欠善之嫌,故欲一申管見,以作求知津梁。是否有當,還望專家指點。是幸!一、「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這裡的「十旬」,其實就是一旬,一旬即十天,而十旬豈不成了一百天,作者爲了對偶需要,竟將一旬與十旬混爲一談,不能不說是一個小小的錯誤。二、「童子何知,躬逢盛餞」、「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這三聯文字,說的都是...

  • 文章閒談孫悟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82-09-01
    关键字: 小品文 西游记 孙悟空 人物解析

    家喩戶曉的一部西遊記小說,非常通俗而且風趣,描寫神仙與妖魔鬼怪的社會情況,神仙中有王,鬼怪中也有王,當然人類社會,更不會例外了。西遊記中主角,有唐僧、孫悟空、猪八戒、沙僧等等,尤以孫悟空爲主角中之主角,孫悟空俗稱:「猴子王」,住在花果山水簾洞,這個花果山水簾洞,就是在吾鄕雲台山。(禹平先生在三卷四期已有介紹)孫悟空又稱孫行者,學得了觔斗雲與七十二變的法力,能隱身遯身,起法攝法,上天有路,入地有門,步日月無礙,入金石無凝,水不能溺,火不能燒,佔據花果山水簾...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