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蝙蝠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揚州(集續)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03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0-02-10
    关键字: 直皖战争 蝙蝠 狐仙 黄鼠狼 扬州轶闻

    黄鼠狼捕捉不易,鄕人有用土绷(或称土弓)暗放于出入道中,使其陷踏被夹而死,其皮毛多出售给笔店,制狼毫毛笔。⑷蝙蝠——体形如鼠,自手足至体之后端有膜连之,常于夜晚飞翔空中捕食昆虫,扬州天甯寺、重甯寺等各大丛林寺院内常有栖息,城厢古宅中亦多发现,因其无害,无人捕捉。我在童年曾与姨兄在西门外都天庙捉获一只,用线扣其双翅带回家中,由于叫声刺耳,形象可憎,遂于晚间送往后院竹林内放生。⑸猬——亦称猬鼠,全身除腹部外,有尖锐棘刺,俗称剌猬,体长尺余,头足皆小,掘穴而居

  • 文章冬蟲夏草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5期  作者:陳允凱 出版时间:1975-07-31
    关键字: 药材 冬虫夏草 本草纲目 蝙蝠 属菌

    Cordypeqs属菌(我国即译为一冬虫夏草」属菌)最为著名。光是这一属菌,便有两百种之多,其分布极广,凡是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的昆虫,不论是幼虫、蛹和成虫,几乎都是它寄生的对象。如蛾、蝉、介谷虫、蜂、蝼蛄等,便是最普通的寄主。我国本草纲目上所指的「冬虫夏草」,是寄生在蝙蝠蛾幼虫身上的一种菌,也是属于Cordyoeps属菌,系我国大陆西南各省所独有。其学名称为CordycepsSinensis,其中「Sinenisis」一字即系「中国」之意。蝙蝠蛾的幼虫

  • 文章福地長壽村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3期  作者:穆福梁 出版时间:2011-12-10
    关键字: 水好 土好 空气好 落刀鲜 蝙蝠 长寿

    涩味,是由鲜味托著的微涩,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某种况味。一过立夏,蚕豆大而且老了,再不能作此菜。桌上也有当令马鲛鱼,昨夜捕上的小水产等海鲜,相比之下,反倒受了冷落。一阵说笑声,有客人进门,回过头去,却是年近九十的长寿村形象大使,老太太五短身材,白圆脸上皱纹不多,开口就笑吟吟,穆老师吃饭啊。我忙起身让座,老太太拉着我的手说,你只顾吃,我吃饱了立一会好。见了老人我想起一件事,就指著窗框上方的一只蝙蝠问,永雷阿娘,您看这窗上是不是一只蝙蝠?老太太只看一眼,就回

  • 文章泉州東門外 從平蠻十八洞説起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16-17  作者:鄭鴻鳴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泉州 平蛮十八洞 蝙蝠洞 洛阳桥

    蝙蝠洞话说宋代中叶,杨家将的第三代杨文广,他跟过范仲淹平西夏,也跟狄靑征西南,屡建奇功,历史上所载「杨文广平蛮十八洞」,就是他跟狄靑征西南的时代。当杨文广在福建(当时称为蛮地),要平定军事计划内的十八个洞(十八个蛮人部落,都居于大洞穴的内外),已经平定了十七个洞,就接到圣旨回朝,准备征辽,祇剩下泉州东门外的「蝙蝠洞」未平。这个蝙蝠洞,是在距离泉州东门城脚约十五里的桃花山麓,我闽先贤蔡虚斋的墓,就葬在此山。山下一个鄕村叫赤石村,此山分水岭的另一边,就是泉州

  • 文章再见,蝙蝠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徐公超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蝙蝠 田园生活 讽刺文学 童谣 往事回忆

    蜗居于现代大都会里的人,可能很多已不知蝙蝠为何物;但在鄕下,牠却是人人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每年暑假,我都要回到山中重温一段闲适的园林生活,以期调剂一下生活节奏。山里的蝙蝠特别多,不知不觉,便成为我夜晚纳凉的良伴。蝙蝠开始在天空出现时,大约已近傍晚六点多。白昼已走到了尽头,正是「夕阳无限好」的时刻。我因伏案工作了一天,人也有点累了,便伸伸腰,起身走出书房,漫步在前山坡的小径上。有意无意间抬起头来,总可见到三两只蝙蝠,缓缓飞舞在淡蓝的晚空里。慢慢随着暮色渐深

  • 文章靑联社社友旅游蝙蝠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2期  出版时间:1979-08-15
    关键字: 旅游 蝙蝠洞 活动 同乡会 青联社

    靑年联谊社于七月二十九日擧办暑期中第一次旅游活动。目的地是新竹县关山鎭蝙蝠洞,参加社员共有三十八人。由社长吴正衡领导,于上午八时半由台北出发,至关山后并须步行半小时方到蝙蝠洞。一行在旅途中谈笑歌唱,十分愉快,于当日下午五时半平安归来。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