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蒲松龄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聊齋誌異外一章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3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聊斋 蒲松龄 传说

    凡看过「聊斋志异」这本书的人,莫不咸知,作者蒲松龄,系山东淄川人。出身书香门第,胸有大才,乃清康熙年间岁贡。文名盛,颇为士林所推重。由于清朝试场律法有瑕疵,执行又松懈,导致弊端丛生,抢手猖獗。尤有层出不穷的「条子」弊端。所谓「条子」,是截纸为条、考生若与阅卷官挂勾,祇要凭条索卷、榜上便会有名。居然置国家抡材糊名「弥封」取士、典章制度,游戏规则而不顾。松龄一生自负,肚皮能藏万卷书,却无朝中特权为之关说,纵有学问也是枉然。以致每试不售,名落孙山。其内心郁抑

  • 文章聊齋中之陜人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趙宋岑  出版时间:1984-11-15
    关键字: 蒲松龄 聊斋志异 陕西人

    蒲松龄聊斋志异一书以谈狐鬼怪异为主。书中涉之人各地均有,且亦善恶良莠互见,惟谈及之陕西,则多赋予侠义质朴之特性。就余大略检读所及,聊斋中指名为陕西人者不过人。显然有侠义质朴之性者六七人。如「聂小倩」一篇之剑客燕赤霞,「自言秦人,语其朴诚。」剑客之特性为何?据燕谓宁釆臣语:「如君信义刚直可以为此」(指作剑客),是燕本人自有信义刚直之性,而言语容止又甚朴诚也。「胡四姐」中灭胡之侠客,未传姓字,但曰「一日有陕人骑驴造门」云云。「乐仲」一篇之主角乐仲,西安人,性

  • 文章看鄕訊憶往事記無錫老縣前一對石獅子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2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87-06-20
    关键字: 无锡老县衙 石狮子 张飞 蒲松龄

    抱头鼠窜逃囘,从此就失去了灵性,我们听说后在大白天阳光下去细看,果然发现牠背皮上有好多伤痕,而且还有一条裂纹,一直裂到颈项间,并有血丝,如此就丢去了二千年道行。由此可知,虽然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先生著述鬼狐传的原意是劝人为善,多作好事,但鬼怪之异,并不全是无的放矢,现在英国、美国、苏联……都在积极硏究灵魂学,发现了很多眞人实事,就是笔者自己亦亲身经历了几次,说人不信,不可不信。子不语怪,但孔子又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见确有鬼怪的一般了。

  • 文章寧波清官——費緯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3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11-02-10
    关键字: 蒲松龄 聊斋异志 妙令讽贪官

    留仙」蒲松龄像《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写的文言短篇小说。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清初著名的小说家。十九岁考取了秀才,以后屡试不中。三十一岁时受友人之邀,出外做了一年多的幕宾。回家后,一直在本乡私塾教书,到了七十一岁时,才考上贡生。他虽过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却把一生的精力都专注在《聊斋志异》等著作上。「聊斋」本是他的书斋名;「志」是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事。近五百篇(四三一篇)。若问:能不能用两句话概括其

  • 文章神仙故事一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2期  作者:陳昂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神仙故事 蒲松龄 峨眉山 乡土轶事 富翁姜老

    神仙鬼狐之说,自古有之,自清一代,蒲松龄以二十岁血气方刚之年著书,继化二十年之精力,完成一部经典之作「聊斋志异」,此书一出,洛阳纸贵,人手一册,名振一时,在中国文学界得享盛誉。由此,作者想到了童年时,吾祖亲述奇事一则,以飨读者。此事出自清光绪年间,吾祖以亚魁晋升,奉派四川同知(相当现在县长),由于他淡泊名利,以一心从事教育人才为宗旨,因而未到任即辞官,由其同科好友曹君递补同知缺(清制凡候补者,往往要候待一年二年甚至三年四年,如是家境困难者,为功名候补

  • 文章聊齋志異所記晉人晉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4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聊斋志异》 蒲松龄 人物简介 相关晋人晋事 书籍风格

    聊斋志异的风格聊斋志异凡八卷,或析为十六卷,计四百三十一篇,淸蒲松龄所著,记神仙狐鬼故事,描写深刻细微,叙次委曲宛转,结构紧密井然,文字典雅简炼,想像豊富锐敏,神奇飘幻,不可捉摸。偶述所闻,亦极怪异,故以「志异」名其书,旧时极风行,趣味横溢,百读不厌。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于明崇祯十三年庚辰(一六四〇)阴历四月十六日戌时,生于山东济南府淄川县东之蒲家庄故里。淸处士蒲槃(字敏吾)之第三子也。淸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乙未正月廿二日卒,享年七十六

  • 文章三台山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9期  作者:蔡耀亭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三台山 地理位置 山川地貌 蒲松龄 三仙洞

    三台山距县城北约十五华里,丘陵中突起为雁翅东西排列三个山峯,数十里内即可一目了然,童山濯濯,草木鲜生,下为白马涧,白砂磷磷是吾邑矽砂(玻璃沙)产地,耀徐公司(本邑文猷敍述较详不必多述)未倒闭时专赖此处供应矽沙原料。山之周围丘陵起伏涧壑纵横,邑之各大姓茔墓多葬于此,宿新老驿道在山之西侧,所以自井儿头以北直至晓店路边多有简陋茶棚,为过往行人休息之所。季刊十五期所云三仙洞在此处是误传,查蒲松龄之聊斋所载「三仙」一篇中之「三仙洞」在距三台山北约五十华里「五华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