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蒙难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粤海舊聞錄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67期  作者:祝秀俠遺作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国父蒙难实况 少年舰长 陈炯明 北洋舰队

    立法委员袁良骅曾撰「国父广州蒙难指挥海军讨伐陈炯明之回忆」一文,以亲历之经验,纪述当年国父蒙难之实况,堪补党史之不足,时袁氏任舞凤舰舰长,年才二十七,年少英挺,人称少年舰长。来台后袁氏皤然老翁,惟精神矍铄,革命精神,仍老而弥坚,至可佩也。袁文所纪,其中有一二点为非局内人所不能知者。其一当孙先生将舰队收复后,以为陈逆炯明惮于海军威力不敢再图蠢动,乃离开驻节之韶关北伐军行营,复令许崇智李烈钧黄大伟三部队取道赣南北伐,仅留下海军驻泊广州省河及黄埔港,不料陈氏

  • 文章张煌言蒙难元山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4期  作者:王重光 陳愛娣 出版时间:1997-11-10
    关键字: 张煌言 蒙难之地 元山岛 宁波 史学界

    三百年来疑团明末清初,宁波的民族英雄张煌言(苍水),毕生致力于反民族压迫的斗争,他义帜纵横二十年,楼船浮沉三千里,曾四入长江,三下闽海,二遭飓风覆灭,仍百折不挠,宁死不屈。清康熙三年(一六六四),闽战一役义军遭受重创,其时郑成功移师台湾,南明诸王相继谢世,煌言有感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乃于当年六月遣散部曲,遁隐孤岛,七月不幸被捕,九月壮烈就义于杭州。三百余年来,煌言被捕蒙难地,向为史学界一大疑案。搜捕煌言乃清兵秘密军事行动,时敌焰正炽,网张罗织,详情难探

  • 文章张苍水蒙难地考察纪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4期  作者:鄭仲曄 出版时间:1997-11-10
    关键字: 张苍水 蒙难之所 考察 纪实 史学界

    被捕地点四说张苍水被捕在押送杭州途中,以苏武、岳飞、文天祥、于谦为楷模,坚持名节,为表心迹,写下了两首《甲辰八月辞故里》七律:(见27页)充分表达了他以身报国、视死如归的精神。康熙三年九月七日,在杭州弼教坊被杀,时年四十五岁。先贤已去,留下美名万古传诵。但令后人困惑和遗憾的是,历史上记载张苍水被捕蒙难之所不但极为模糊,而且众说纷纭,历经三〇〇余年尚无定论。历史上有关张蒙难之所的说法大致有四种。一为「悬岙」说。与张苍水世交的黄宗羲所作《张公墓志铭》中说

  • 文章恭悼 蔣夫人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46期  作者:蔡鼎新 出版时间:2003-12-31
    关键字: 蒋夫人 睿智 正义 蒙难西安 蔡鼎新

    其一由来睿智赖藏修,西学涵濡识见周。奚用皇皇说家世,宏观早已冠群流。其二英雄邦媛缔天缘,国是绸缪乐比肩。蒙难西安生与死,感人事已世间传。其三正义弘扬动宇环,还珠终幸复台湾。伧夫污血天诛必,狗豕心胸此大奸。其四百又六龄寿算长,升天举世致哀伤。灵堂稽首虔祈祷,佑我中华国运昌。恭悼 蒋夫人(二)有序:媒体报导当年蒋夫人曾干预国民党主席人选云云,李何人哉,岂可不干预,倘由党内才贤出任,则李接替任满,总统候选人另有其人,奚至沉沦十二载!其一主席权何付鼠狼,夫人卓见

  • 文章伍子胥評傳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3期  作者:楊銘珊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父兄蒙难 渔夫助伍 计除内患 孙武练兵 鞭尸平王 知恩图报 容城帅府

    壹 家世遭遇伍員字子胥,湖北監利縣伍家場人,生於楚平王時,卒於吳亡前九年(西元前四八五年)。員允文允武,智慧過人,箭法百發百中,才過其父,身體魁梧。伍氏三代仕楚,祖父伍舉,忠心事國。時楚莊王沈於酒色,羣臣諫而不納。莊王每晚設筵,必令大臣輪流講故事。一日輪到伍舉,伍舉乃以大鳥進住王宮三年,不鳴不飛作喩。莊王感悟,重新聞政,使楚國益加富強。伍舉嗣經共王、康王、靈王三代而去世。楚平王時,父伍奢爲太子太傅,人極正直。同事費無忌,諂媚平王,先以秦國送楚王爲媳之美女...

  • 文章千秋傳信史 萬里仰英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4期  作者:桂心儀 出版时间:1997-11-10
    关键字: 蒙难 舟山海岛 生平介绍 周年 张煌言

    今年是张公苍水蒙难于舟山海岛就义于浙江省城的三百三十周年!张公名煌言,字玄箸,别号苍水,宁波府鄞县人。故居在甬城西北隅宁波府学(今市体育场址)西侧,门前一条大路直通东门叫苍水街,就是为纪念他英风烈节而命名的。明末,北京沦陷,南京溃破,满清铁骑闯入浙省,顺治二年,(西元一六四六年),宁波士绅钱肃乐与董志宁等「六狂生」倡议抗清,张公最先到会参加,即奉命往迎鲁王朱以海到绍兴监国。与清兵隔钱塘江对战。次年,钱江失守,清兵席卷浙东,张公偕张名振保卫鲁王抵舟山,入

  • 文章寫在「七七」紀念日有「恥」的感想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5期  作者:程法望 出版时间:1991-07-31
    关键字: 七七事变 抗日蒙难同志会 抗日战争 日本

    七月七日上午在台北中山堂复兴厅举行的「中华民国抗战蒙难同志会」八十年年会,我是唯一出席会议的福建人,这个年会是在悼念八年抗战浴血保卫国家民族、光复台湾的牺牲者,会议开始举行默哀!也是在台湾仅有的抗日纪念会,我六十九岁了,还算是较为年轻的会员,老同志们缅怀当年报国壮志,舍生取义何等慷慨!曾几何时都垂垂老矣,遑论功绩,奚用忧伤。这个抗战蒙难同志会,筹备很久,不知是何心态,积压多年,到了民国七十一年才准成立,先后出版「血泪集」二辑,算是历史性的呐喊,在此特将两

  • 文章(專載)由山東同鄉會出錢出力創建員林實驗中學説起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2期  作者:苑作賓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流亡学生蒙难 师生冤死 回顾半世纪 筹建学校 回馈报本

    一、前言山东人在台湾,早居第三地位,约近百万选票,跟闽南客家之后,尤其国家部会长,中央硏院士,文博翰在朝,武将军掌权,社会治安守领,工商鼎实人家,要皆根源于三十八年,在澎湖八千流亡学生从军,于今垂五十年,已经是物换星移,沧桑变迁。回忆当时,大陆变色,政府播迁来台,不管社会各界,均表现同仇敌忾,誓死追随祖国,效忠领袖,要和共党一并死活。那种尖锐的贞操表现,以山东人最为突显,这也是山东八千流亡子弟,在澎湖从军和蒙难的主要原因。二、骇人听闻的七一三事件笔者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