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蒙古人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蒙古人的生活与风习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9期  作者:砥亭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习俗 饮食 婚姻 生育 祭祀 蒙古人

    则移于向阳之冈坡地带,包之中心为,木材支柱,前置圆形之铁架炉灶,门内偏右设佛龛,前置小供桌,桌之左方为客位,左下为女主人坐位,右为男人坐位,蒙古包旁通常建有木围的牲畜圈所。喇嘛庙之建筑壮观金壁辉煌,与内地各大城市之庙宇无异,通都大邑均渐欧化,间有洋楼耸立者。官署之周围,多绕以木墙,墙内仍建帐幕。蒙古人的风俗习惯,列述如后:(一)婚姻:蒙古人多早婚,女子于五六岁时,即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人订婚,结婚则多在十五六岁,向例女长于男两三岁,聘礼普通为马二匹、牛

  • 文章烏蘭巴托側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張達騰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乌兰巴托 蒙古人 乡亲乡谊 国家印象

    今日蒙古年轻一代,懂中文不多,蒙古话却很普遍,外人完全不懂。外国语是以俄语为主,英语也不灵光。坐过公车见到六十岁的老人全免费。公路当然很宽阔,有的是无垠大漠。现代化的楼房正替代蒙古包而兴,但所见仍是稀稀落落的建筑物,也许是资金短缺吧!有位从边防军上校退休下来的蒙古人,一个月仅可领约二十美元的终身俸,而其女儿还在唸大学,儿子又刚从军校毕业,正待分发部队。家中拮据可想而知。在此地商场购物,要个塑胶袋,必须另外付二块蒙币,约三分钱美元,另外在俄蒙边境,双方经贸因

  • 文章泉州蒲姓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6期  作者:蒲蕖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蒲寿庚 金虎符 蒙古人 元朝

    的后裔。根据前一原则,他严禁中国人用胡姓,禁止蒙古人色目人用汉姓,同时,又禁止蒙古人色目人自通婚姻,规定他们必须与汉人联络,根据后一原则,他禁止宋末降元的大臣蒲寿庚、孙胜之、留梦炎的子孙读书,禁止他们参加科举考试,限制他们永远不得做官,这就是所谓「禁锢」。他的这些禁令,尤其是后者,正是我国传统的惩恶劝善的思想表现。望云楼上荣巧宦照明太祖的这些取缔的标准看,触犯着这两项禁令最甚的,就是泉州的蒲寿庚。蒲寿庚一般说是福建泉州人,其实不是,他的祖父是来华经商的阿拉伯人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