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莫高窟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盜寶敦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0期  作者:王三慶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张大千 莫高窟 嘉峪关 临摹壁画

    抗日战争之际,国画大师—蜀郡张大千先生曾经带着子姪、门生,两度进驻敦煌,除了根据祁连山的水系方向,为莫高窟由上而下、自南至北,复从北向南,作规划性的编号外,并临摹敦煌壁画,几达三易寒暑,完成作品六十二件,已于生前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因此,大千先生一生之成就及其对敦煌学界的贡献,可说和他在敦煌的三年临摹,具有密切的关系。然而,最后国人批评的也是他的临摹过程和盗宝的嫌疑。这件事,在他晚年卜居外双溪摩耶精舍的时候,仍然牵肠挂肚,耿耿于怀。所以,有一次和江兆申先生

  • 文章莫高窟随想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6、57期  作者:向明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莫高窟 感想随笔 石窟介绍

    一我們都是低頭走進那些洞窟的不是有罪不是洞門太低而是頭抬不起那一窟一窟的歷史驕傲壓得我們像一隻隻窟底的螻蟻光是九十六號窟裡那尊大佛的小腳趾都讓我們攀爬得一路喘不過氣二那些石壁上的飛天菩薩都沒有飛而那姿態早已逸出天之無極端詳了半天始才悟及衹有守身楊枝淨水般曼妙靈動才可超越任何有形無形的藩籬即使這高天厚地的石壁我們這些粗線條的所謂詩人呵!頂多像一個個守洞的呆頭羅漢而且是北周時代的(轉載自89.8.30.中央日報十三版)(李世勳鄉長提供)襁褓之内(注:8×14×6cm 收藏:...

  • 文章闪耀的明珠——莫高窟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5期  作者:楊宗瑩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鸣沙山 月牙泉 莫高窟 大佛殿 飞天

    山头,抹去游人的脚印,将山的面貌重新梳理、装扮,有时会留下一道道整齐弯曲的风痕,山的背面,因而形成陡峭的悬壁,这是大自然的神奇啊!山岗还有一点余光,队友们已陆续下山了。我斜行到月牙泉正上方,顺着较陡的斜坡下滑,才跨出三两步,已下滑好几丈,与登山的艰难迥然不同。伴随着周遭的沙漠疾速下跌,眞像御风而行,只可惜没有听到奇妙的沙鸣。暮色苍茫,一列沙漠之舟,在悠扬的驼铃声中,载着我们缓缓走向山口。●莫高窟的佛光敦煌最吸引游客的地方,是莫高窟的千佛洞,那是举世闻名的佛敎

  • 文章絲路之旅十三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作者:李永康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丝路之旅 杜甫草堂 南山牧场 《玉门出塞》 莫高窟

    曲,歌词是罗家伦之塡词「玉门出塞」,在此高歌最为恰当。此歌在抗战期中学会,迄已六十年,记忆尤新,还能完整唱出。曲为何人所谱,已不能记忆,只觉旋律优美动听,词尤壮阔开朗,令人难忘。是以经历六十年,并未或忘。词为「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光好,天山溶雪灌田畴,沙漠飞沙旋落照,沙中水草堆,好似仙人岛,过瓜田碧玉丛丛,望马群白浪淘淘,想乘槎张骞,定远班超,汉唐先烈经营早,当年是匈奴右臂,如今又是欧亚孔道,经营趁早,经营趁早,莫让碧眼儿,射西域盘雕。」1 2 3 5 6 5

  • 文章張大千先生與敦煌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3期  作者:竇景椿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张大千 敦煌艺术 书画 莫高窟

    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不幸仙逝,以他在国画艺术的登蜂造极,对发扬中华文化的卓越贡献,必在艺术史上留下千古不朽的佳话。自去世的消息传开后,各界人士对他爱国的情操,深具追思悼念与无限的哀痛,对他一生传奇趣闻,都有详尽的报导。世人皆知大千先生在敦煌石室临摹,经过两年八个月的苦撑岁月,但很少有人知其详情。笔者系敦煌人,知之较稔,故特为之敍述,以资纪念。民国廿九年十月间大千先生到达敦煌,因慕莫高窟的绘画艺术,名驰中外,其初抱着游览的心情去看一看,但一经接触到这博大精深

  • 文章䀹子與國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8期  作者:俞金鳳 出版时间:2016-07-10
    关键字: 窟顶 孝道 故事 䀹子本生 莫高窟

    「䀹子本生」的故事,在敦煌第299窟的窟頂,畫於北周時期。整個故事宣揚了對父母盡「孝」的一個重要點,這與北周時期推行孝道非常有關係,壁畫裡的人物和故事,也表現了當時的社會情形。畫中的國王,頭裹幅巾,穿窄袖圓領有褶的上衣,腳底長筒靴,乘坐在馬背上,張弓正要射鹿,而國王身後的從騎,爲國王張曲柄蓋,而池邊有䀹子身穿鹿皮在汲水,風在吹、樹在動……。我們看到了那時候國王的穿著,還有國王御用的曲柄蓋,整個故事就從畫中蹦出來。䀹子與國王(一)䀹子是一個孝子。䀹子的爹娘雙...

  • 文章絲綢之路紀遊白話時草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6期  作者:野叟 出版时间:1994-07-31
    关键字: 丝绸之路 鸣沙山 月牙泉 莫高窟 诗词感怀

    第十四首 敦煌夜市四百公尺两路旁 夜市满街百物全茶点雅座兼飮食 汉吃猪肉回牛羊第十五首 鸣沙山骑上骆驼横沙漠 胆小女子车垂帘沙鸣原只此山有 如今却现三外山注—横渡沙漠除骑骆驼外尚可坐骆驼拖车。鸣沙山原只一处现在发现有三处。第十六首 月牙泉鸣沙山下有水源 看似月钩半方圆山形随风千万变 附近百里仅此泉第十七首 莫高窟世界名窟数莫高 戒备森严禁忌多坐卧立佛千百态 飞天壁绘代表它

  • 文章絲路旅遊見聞多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0期  作者:鄧晴文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敦煌 莫高窟 张大千 壁画 丝路旅游

    敦煌壁画佛像,古代艺术宝藏敦煌古称沙洲,有高低起伏连绵的沙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鎭,汉唐时代,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形成灿烂的敦煌文化,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蹟,有莫高窟、大佛寺、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嘉峪关等,供人们游览观光。依据敦煌硏究院一九九四年八月一日简介: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东南,鸣沙山东麓,岩泉西岸,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三六六年),迄今保存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代,历时一千多年,多种

  • 文章豐盛之旅日記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72期  作者:夏漢容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秦俑 塔尔寺 青海湖 刘家峡 莫高窟

    姐弟二人幸有姨妈(内人的小姑妈)照顾,始免于饥寒,且得顺利完成学业,成家立业。现夫妇二人领退休俸,生活自在,身体健康,感人生际遇之不同,仰天长叹,在依依不舍之心情下,互道珍重,后会有期。八月廿九日 搭机飞往敦煌,下午参观莫高窟,该窟位于兰州市西北方,车行二小时中,一望无际的平原,土质不是泥沙便是碎石,沙土地称之为沙漠,碎石地称之为戈壁,若有沙土及碎石,则称为戈壁沙漠,戈壁因含碱量高,寸草不生,建筑不易,公路路基年余则龟裂,需经常修补,若是沙漠,尙可有小树

  • 文章敦煌行(五律二首)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0  作者:歸之春 出版时间:1996-11-01
    关键字: 敦煌行 五律 观汉简 莫高窟 酒泉

    汉骠骑将军霍去病与将士共饮处。[2] 指中国航天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人迹罕至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3] 千佛洞:即莫高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七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 在敦煌市南郊沙漠中有鸣沙山月牙泉,为著名旅游点。[5] 嘉峪关为我国万里长城西段终点,是保存最完整的关隘。建筑坚固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之誉。[6] 「汉简」:甘肃省自一九五三—一九八六年共发掘出土汉简三万余枚,即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