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荠菜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谈荠菜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陳繼松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荠菜 荠菜水饺 分布概况

    我们丰县人,在家乡冬、春闲多挖荠菜包水饺吃。到了台湾后,或因过团体生活,或因住在城市,或因环境变迁,多忘记吃荠菜这回事了。就是馋的时候,也只想吃蜂糕、杏、山楂、董糖一类的土产。退休以后晨闲运动时,同伴李君夫妇(湖北人),每指路傍开白花者说这是荠菜,如何好吃等等。初不以为意,次数多了,乃相约去挖,几经试吃,才慢慢的回想起来小时候挖荠菜的情境。设无此机缘,恐怕至今仍想不起来吃荠菜。据说台北中央、南门市场有出售此菜者,每台斤在一百至二百元之谱,又传说荣总附近

  • 文章家鄕的野菜——荠菜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1期  作者:鄭蘭  出版时间:2006-08-25
    关键字: 故乡 野菜 荠菜 报春菜 台北

    荠菜是野菜中的报春菜,江南各地都有,大都生在向阳的河岸、古墓、田埂和桑园边。它经冬不凋,枯草丛中可发现它变红的老叶。立春以后,萌发新叶,农家少女就提着竹篮子到野外,用镰刀挑取食,供荠有几种,小叶的味美,大叶的味差。这种野菜古人早已采食。《诗经》有句:「其甘如荠」,古人早已欣赏它的美味了,不知为什么一直让它野生,而不加以人工栽培。伯夷、叔齐两个固执的兄弟,在首阳山饿死之前,除了采薇而食,可能也曾吃过荠菜,或许在河南的山上荠菜长得不多。我们老家常把荠菜用水灼

  • 文章荠菜、苜来头、枸杞头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期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荠菜 苜来头 枸杞头 野生蔬菜

    家鄕在春季的时候,有三种野生蔬菜最为人们所喜爱的—就是「荠菜、苜莱头、枸杞头」。荠菜是耐寒性植物,在冬天生长,是野生植物,又名野菜,家鄕以荠菜和肉来包馄饨名为荠菜馄饨,或以荠菜炒肉丝,或以荠菜炒野鸡片,均有一种特别的美味。苜莱头是野生植物,根带红色,生长阡陌之边,采割囘家洗净后用开水泡熟,或在沸水中煮一分钟,刴碎后加糖酱油麻油拌食,其味淸香可口,有淸凉解毒的功效。枸杞头是野生植物,茎有二三尺高,系采撷其嫩枝头食用,与苜莱头同样吃法,或炒而食之亦可,惟吃

  • 文章由家鄕菜憶往惜今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37期  作者:毛吟薌 出版时间:1988-04-01
    关键字: 家乡菜 荠菜冬笋 发芽豆 鲨鱼羹 酱肉

    的鸡汤来,它的功能祇是帮助提味而已。当然主菜如果本身具备足够的鲜味,也就不一定非加味精不可。最好是家里不时备一锅上好的高汤,「鸡、猪骨」熬出的汤备用,像美国超级市场有罐装的鸡汤出售,还有浓缩的牛肉精、鸡精代替,不过台湾现在也有鲜鸡精问世,适不适合,就见仁见智,其实祇要是新鲜的鸡、鸭、鱼、肉、蔬菜样样都能做出美味的佳肴,就看掌厨的人如何去适当运用。本期所介绍的菜如下。荠菜冬笋:这也是一道江浙菜馆的招牌菜,味道淸香可口,在家鄕荠菜都是野生的,而台湾却是刻意去种植

  • 文章東坡肉套餐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5期  作者:李梅仙 出版时间:2009-08-10
    关键字: 荠菜炒冬笋 调味料 制作方法 东坡肉

    二、荠菜炒冬笋材料:荠菜六两 熟冬笋一支调味料:盐二分之一茶匙做法:⒈荠菜剪除老茎,洗净,沥干水分,切成一公分长一段。冬笋切成片。⒉锅中加油二大匙,烧热,投入笋片及荠菜,炒匀。调味料加入,快速炒拌,用太白粉水勾薄芡即可。

  • 文章春天遍地茉花香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鄭鐘麟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荠菜 采摘野菜 故乡野菜 儿时的生活 老鸹嘴

    读晨钟陈夏生女士先翁轶趣一文,有一段写她公公庄巖老先生清早散步时,经常跟婆婆会在路边挖些野菜回家佐餐,硬说是荠菜,其实盘中荠菜有二三种,难道荠菜也有变种?他却说:「就是吃个意思嘛!」这句话使我脑海裏又浮起故鄕野菜的香甜滋味,吃野菜时哪些有苦有乐的日子。大陆冬天很冷,菜园裏能生长的蔬菜,只有较耐寒的大白菜、萝卜产量最多,很多人家的家常菜,总离不了白菜炖豆腐、白菜煮粉丝、绿豆丸子、萝卜烧肉、炒肉。有时吃牛羊肉,也是牛肉萝卜汤、羊肉白菜汤。过年荤菜一吃就是半个

  • 文章貽春詩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3、4期  作者:吳貽春  出版时间:2012-12-01
    关键字: 乡村秋野 重阳登高感赋 莫言 踏青 荠菜

    炎黄,国威扬。著作成名,椽笔写高粱。瑞典皇家评大奖,文艺界,领头羊。小时聪慧又争强。带书囊,放牛羊。自学成才,入伍炼纯钢。苦练苦修成正果,华世界,众眉扬。●踏青(忆江南)春风暖,明媚艳阳天。午后偕妻芳草地,踏青健体自悠然。麦海望无边。●挖荠菜(忆江南)麦苗绿,荠菜匿根旁。慢找细寻轻手挖,半天收获一箩筐。味美口留香。

  • 文章舌尖上的野菜踏青的時候找找這些野菜,把家門口春的味道採回來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5期  出版时间:2014-05-25
    关键字: 野菜 春天 挖野菜 食用方法 荠菜馄饨

    的微信朋友圈,很多都是她到鄕下挖的各种野菜,回家再加工成各种食物。马兰团子、蒲公英做馅包的馄饨、米蒜做的饼、马兰拌豆腐干、荠菜馄饨、香椿炒鸡蛋等,令人垂涎欲滴。「很多人一到春天喜欢出去旅游,可是在我看来,门口的好地方多的是,也能尽兴地玩上一天。女的挖挖野菜、男的找条河钓钓鱼,带些野餐的食物,眞是惬意啊。」家住新城南都的王女士上周与好友、孩子一起到淹城遗址公园烧烤。下午休息的时间,她意外发现草坪、河边长满了荠菜,因为刚刚下过雨,荠菜长得水嫩嫩的,特别新鲜。大家

  • 文章初春二月說挑菜

    来源期刊:《浦東》 第16期  作者:周雞晨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挑菜 田家儿女 小叶菜 诗词作品 荠菜

    农历春天的二月,有个名为「挑菜」的节日,或说也就是花朝,以前大陆上的田家儿女,都是到田野去嬉戏,相互比赛谁挑得菜多,也很能点缀成畦亩间一片佳景。挑菜所挑的菜,大多是小叶菜,有苜蓿(即草头),蓝(俗称马蓝头)与荠菜,中以荠菜为最佳,其他尙有米苋、茼蒿、茅针、罗汉菜、金银芥等,挑得多,竟可挑到近十种,有的挑来了,连菜名也叫不出,非要请敎老农才能报出它的家门来,而更有挑到的并不是菜蔬,竟是野草,给老农说穿了,小儿女们便会大家嘻嘻哈哈地大笑一场。至于大叶菜,为了

  • 文章荠菜的民族植物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吳舟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荠菜 民族植物学 药用价值 食用方式 营养价值

    本文以民族植物学的观点介绍了荠菜的食用和药用历史,分析了荠菜的营养与药用价値以及现代人热衷于荠菜的原因,探讨了荠菜的民族植物文化学。作者认为,荠菜集美食、营养、保健、药用于一体,是颇値开发利用的重要野菜之一。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