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茶道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談吃茶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培適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饮茶 清洁 茶馆 茶道 品级

    茶的等级。茶店中的生意多操在他们的手中,今天在台湾这种行业已成了专家了。台北全祥、峯圃等茶庄中就有这样的老师傅,他们配制茶叶的方法也都有独到的技术。凡是一种茶多是由人工配出来的,这样的程序可以把茶叶分出等级来,配制好以后的茶,色泽新嫩,味道淳厚,比茶田中取采的生茶是有不同的。茶放久了要生白霉,这种霉是有毒的,不可再吃。所以茶应随买随吃,比较新鲜。吃茶采取上等的货色,否则失去品茗的原意。有的人飮茶多讲究茶具,在我国古时非常重视这一点。日本今天的「茶道」就是

  • 文章茶道情韻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茶道 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茶道工序

    茶艺精研煮沸泉,道理明晰似神仙。情深谊厚谈今古,韵味无穷益寿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种茶的国家。中国茶文化已有数千年历史,古人有「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客」之说。茶已成为中国接待外宾的「国饮」。茶叶在世界三大饮料中成了上品,是因为它除了供人饮用之外,还具有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防止高血压,具有收敛性,能抑制大肠杆菌,保护消化器官,并且具有解酒排毒之效用,古往今来,茶叶一直是我国人民生活中的良友。饮茶,又雅称品茗,十分讲究茶道。明朝的张源对泡茶

  • 文章參加「秋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0期  作者:張雲淡 出版时间:2013-02-15
    关键字: 茶话会 “秋叙” 茶则雕刻 茶道

    的,而且陈老师与云迹老师,也带来精美的竹雕——茶则,在会场展览,雕工之精,叹为观止。云淡奉茶人法香之命,书写数张书法布置会场。云淡是二天写字,N年停笔的人,怎能写出好书法?友情难违,只有遵命献丑。那天在茶会上,众贵宾在云淡面前对书法不便苛责,只好按一个【赞】,连日本人也给我戴高帽子,说是可到日本帝大当书法教授。令人受宠若惊,只有连连的说:「谢谢!谢谢。」茶人有四位,我和法香、黑咖啡二位美女,是在网路上相识,数年来常相聚的好友。另二位是日本人,请他们来是中、日茶道

  • 文章茶的藝術——唐詩人元稹寫一至七字詠茶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1期  作者:陶希聖 出版时间:1972-11-25
    关键字: 元稹 咏茶诗 茶道 艺术 中华文化

    元稹:唐河南人,字微之,以歌詩爲穆宗所賞,除祠部郞中,知制誥,未幾,入翰林,爲中書舍人,承旨學士。長慶間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稹與白居易交最厚,少時才力相匹,所爲詩亦同尙坦夷。當時言詩者稱元、白、號元和體。稹所爲詩,妃嬪近習皆誦之,宮中呼爲元才子,有元氏長慶集。編者附識

  • 文章品賞『梅州工夫茶』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梅州功夫茶” 品茗茶道 西岩茶叶公司 茶文化 泡茶工序

    交朋联谊煮沸泉,春风拂面洗芝颜。举杯共啜琼浆味,品赏佳茗好梦园」这是笔者首次品赏「梅州工夫茶」茶艺表演时乘兴而作的一首诗。谈起品茶、茶道,我们大埔县向来都是很讲究的,素有「名茶之鄕」的称誉。对茶树种植资源,栽培技术,茶叶加工工艺飮茶习俗等,有着上千年的茶文历史;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至于以茶代酒,以茶会友,敬茶传谊,更是随处可见;吾邑生产的茶叶品种繁多,有乌龙、奇兰、单丛、黄枝香等名茶,其中西岩山茶,高山天然,含有自然玉兰香而闻名遐迩。传统的制茶

  • 文章品茗三步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品茶 茶道 三步骤 礼节文化 茶文化

    又到新茶尝鲜时,在品茗之余,欣赏飮茶的茶道,别有一番情趣。茶道可分为选茶、选水、品茶三步曲。选茶:自古有「高山云雾出名茶」之说。茶以山名,山以茶显。客家人喜欢吃曾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的「西岩白叶单丛」、「苦丁茶」和获银奖的「西岩乌龙茶」这三种都是我们大埔的名产。素以「绿叶纪镶边,味醇益馥香」之风韵名传于海内外。如果用品茶行家苏东坡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来形容上述三种茶那是最恰当不过的了。闲来品茗,懂些茶史、茶艺、茶文化、健身养性,益智求眞,方得其趣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