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茶叶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生活小常識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去味 茶叶

    很多人喜爱吃大葱大蒜,食后口中气味难除,或上班或会客或参加会议必须发言等,臭味难吸,必然造成相当困扰。以笔者之经验,以一个很简单的去臭方法,即于吃完葱蒜后,立即取十数片茶叶(香片或乌龙茶均可)放于口中咀嚼几分钟吐掉(但勿随地吐渣滓),保你口齿芬芳。吃葱蒜,即无「后顾之忧」。

  • 文章茶的藝術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怡峯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茶艺 茶叶 茶的分类 冲泡方法

    盛行,实在令人兴叹!近几年来,经过科学硏究、分析,证明茶叶是「健康飮料」,有益而无害,比之咖啡,远盛多多。同时受到国际人士之重视与爱好,亦是値得推广外销的产业(为精致农业之一)和「国粹」,开始受到国人的注意。今年台湾区举办「第一届茶叶皇后选拔比赛」,在苗栗县举行,选出「茶叶皇后」、「茶叶公主」、「茶叶仙子」,就是宣扬茶艺,推广吃茶的具体行动。她们应知:茶艺,是一种高雅的「生活艺术」。饭后一杯茶,可以去油腻、助消化、健胃肠、提精神,是健康生活的保障与实践。好好

  • 文章雁山春茗味通仙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4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雁茗 茶叶 历史 雁荡山

    茶农。茶农训养数十只猴子,教其采茶,称之「猴奴」。每逢采茶季节,茶农把猴奴引上茶山。主人把布袋挂颈上,群猴也仿效;主人采茶,群猴亦学样采摘,无一不象。猴奴登悬崖绝壁,所采茶叶,极为优异。布袋装满后,送给主人讨赏。故雁茗亦俗称「猴茶」。徐珂在《清稗类钞》就记载了这类传闻:「温州雁崖有猴茶。有猴每至晚春,辄采高山茶叶,以遣山僧。盖僧常于冬时知猴之无所得食,以小袋米投之。猴之遣茶,所以为答也。」可见,除茶农训猴采茶外,寺僧也利用野猴采茶。雁荡山多寺院、尼庵、道观

  • 文章揚州富春花局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3期  作者:唐魯孫 出版时间:1978-09-10
    关键字: 扬州 富春 花局 茶叶 烧卖

    久而久之,面点生涯蒸蒸日上,卖花木盆栽,反而成了副业啦。扬州有钱有闲的人很多,加上文人词笔的渲染,历代帝王的轩辇的淸游,自然而然对于飮馔之道,酥酪醍醐精益求精了。在扬鎭一带面点馆是一面品香茗吃点心一面谈生意的场合,所以面馆必须要准备经久耐泡的好茶,才能拉得住主顾。富春的茶叶,耐久经泡,是久著成名的,他家茶非靑非红,既不是水仙香片,更不是普洱六安,可是泡出来的茶有如润玉方赍,气淸微苦,最妙的是续水三两次,茶味依旧淡远厚重,色香如初。有一次笔者正在浅斟啜飮,怡然自适

  • 文章茶王「大紅袍」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6期  作者:陳漢光  出版时间:1969-06-10
    关键字: 茶文化 大红袍 种植茶叶

    一、引言说到福建特产,我就想起武夷巖茶;从武夷巖茶,我又联想到茶王「大红袍」。这不平凡的名称,是我在八九岁时就熟识了。当我童年时所知道的「大红袍」,不但是名茶,而且是退热的名药。我还记得是用红色纸包的,每包约有十数叶而已;是非常名贵而且又有很大声望的东西。据茶叶専家林馥泉民国三十年试验,「大红袍」可冲泡至第九次,尙不脱原茶之眞味;其他名茶,冲泡至七次,味已极淡;此外,其品质也有其独特之处。因此,我特别把它做一个综合介绍。二、生长地大红袍的生长地,在武夷山

  • 文章茶叶怎叫「大红袍」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作者:周世輔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茶叶 茶文化 历史考究 “大红袍”

    前来驻防,偸儿便不敢来了。洞中马鞭及旧马鞍是他们丢下的。」由此,可知大红袍的宝贵了。至及大红袍巖下,导游人说:「此巖以前不能攀登而上,传说最早是请神箭手放箭,把巖上的茶叶反弹下来(近乎神话);后来看见反弹有限,乃训练灵猴先生巖下采茶,久了便叫它登巖采茶,灵猴首先不肯去,聪明人替它做了一件大红袍,示意它如愿登巖采茶,即可着大红袍。这一着,果然灵验,灵猴着上了大红袍,即乖乖地上去采茶,年年如是,所以这种宝贵的茶叶叫大红袍!」我们听了这个故事,好像上了学校里听不到

  • 文章茶名品趣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2期  作者:李盛仙 出版时间:2001-04-01
    关键字: 茶叶 品茶 历史考究 茶文化

    又到新茗飘香时节,冲泡上一杯清茶,那美如碧玉的颜色,沁人肺腑的清香,千姿百态的茶形,使人赏心悦目,真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茶叶不仅色、香、味、形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而且名称优雅动听,充满诗情画意。未见其形,未尝其味,人们往往浏览一下茶叶的芳名簿,一种美感就会油然而生,这就是茶名艺术美产生的效应。大凡名茶都一个秀丽、雅致,且富形象美的名称。使人听此名,想此茶;饮此茶,观此茶;再忆此茶,如此无穷回味,令人津津乐道。古往今来,茶名的命名颇为讲究,也很有规律。有的

  • 文章古睦勝蹟(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3期  作者:周念行 出版时间:1968-09-15
    关键字: 状元台 遂安名胜 灵岩 霞源瀑布 茶叶

    托。」其他游宦与雅士题诗颇多。余当日至此盘桓,流连不忍去,曾口占二绝:「苍松翠竹美成林,小瀑流声似古琴。疏影淸光筛此境,轻云缕缕复来临。」「幽胜豁然面面开,几囘瞻眺几徘徊。欲为扫石题诗句,寺里晚钟忽紧催。」霞源瀑布在霞源村,由城西去约六十余华里。先抵「汾口」(一作昏口),然后登龙耳山(旧名免耳山),可见近山若丘垤,山下田垄阡陌如掌、如蜂窠,溪涧蜿蜒如猬蠖、如蚯蚓,远峦叠嶂如波涛。山上梯地产茶叶、玉蜀黍、路稷。过峰顶而下,即霞源瀑布所在地。霞源瀑布俗呼大龙湫

  • 文章川茶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0期  作者:青峯  出版时间:1967-08-01
    关键字: 四川特产 川茶产量 茶叶品类 分类方法 川茶分区

    汶川、仁寿。㈣川北区:昭化、广元、通江、南江、广安、岳池、邻水、巴中、大足。各县茶场,素乏精确统计。盖种者多属农户,种植区域多散布于田土之中。大约各县茶场广狭,由数十里至百余里不等。全川茶场面积,四川省建设厅曾作调查,约为二九五、〇〇〇亩。又据「中国实业志」所载:则为三二七、一八八亩。川茶产量,据四川省建设厅调查,年约三十万担(三千万斤),丰收时尙可增加十万担。中国实业志载:四川每年茶叶产量亦为三十八万担。估计每年川茶出产,当在四十万担左右。再据民国

  • 文章漫谈浙产茶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6期  作者:呂鈞 出版时间:1993-06-10
    关键字: 采茶 茶叶 丘陵 嵊县 浙江特产

    全中国大陆行政区,我浙江省面积最小,人口密度为全国第二,过去舆地学社袖珍地图记载,全省人口为两千万,每平方公里约六十余人,现时台湾每平方公里为三百人以上。我浙江的特产是丝茶、绍兴酒、金华火腿闻名于世,也是我浙江省政府每年大宗的税收,以上这几种产品,不但闻名全中国,外销欧美及全世界各地。最近台湾经济日报调查统计:单是茶叶一项,全大陆百分之七十是我浙江出产的。我出生在嵊县产茶区,过去曾在浙江月刊中报导浙江平水绿茶,主要茶区是嵊县南北两鄕和平水附近山区,集中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