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5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7期  作者:周鈞源 出版时间:1974-07-30
    关键字: 茶楼 茶具

    我浙江省会杭州是产地区,叶是杭州的土产,也是特产。杭州的龙井叶,后来居上,竟已凌驾武夷之铁观音,黄山之松萝,云南之普洱而上。所以我泚笔写这篇「话」。不过所知肤浅有限,错误必多,还请读者指正。在杭州到了采季节里,九溪十八涧和龙井三天竺等处,漫山遍野,只看见碧绿的树。鄕村中的妇女孩童们,成羣结队的上山去采;唱山歌的欢声,飞扬在山谷之中,充满着快乐的情緖,连外来的游客,也不免驻足而看,分享到她们的乐趣!客来敬,为中国的礼俗,也是社交所必需;所以

  • 文章俗记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7卷 第4期  作者:白萬獻 出版时间:2015-10-01
    关键字: 茶歌 茶经 茶馆 茶园 孔明

    在我的家乡,自古就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叫「人生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把与其他生活必需品并列在一起,看出对重视的程度。在民间,如果谁家主妇饭菜做得好,就说她「饭」好,这家主妇就会受到人们的赞扬。历来与饭关乎民生大事,在人们的生活中举足轻重。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也情有独钟,常以诗文歌之吟之。宋代著名诗人苏轼,一日微染小恙,在佛舍受到僧人饮款待,几盏酽下肚,顿觉病去身轻,便留下「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同七碗」的诗句。宋代文学家范仲淹也

  • 文章的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怡峯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茶艺 茶叶 的分类 冲泡方法

    最早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可说是大众生活的必需品。甚至在我国边疆地区,将看得比其他生活必需品还重要,故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一日无则滞,三日无则病」之谚语。中国文人,视「吃为高尙艺术」,极为讲究,如陆羽著「经」;蔡襄著「录」;苏东坡著「诗」;文正著「歌」,都道尽了「的艺术」,读之令人垂涎三尺。可是西风东渐之后,崇洋之风盛行。属于外国人之咖啡,大行其道;属于中国之,反而式微了,反观东邻日本,

  • 文章漫谈吃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培適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饮茶 清洁 茶馆 茶道 品级

    近来官方大力倡导吃运动,其实在我国早就列为生活必需品之一,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过去在一般人的生活中,都认为:「早、晚酒、饭后烟」是人生的三大享受。中国的来历很早,前在赵吉士的「寄园寄所寄」的集子中看到关于的记载,他说:『飮或云始于梁天监中,见洛阳伽蓝记,非也。按吴志韦曜传:孙皓时每宴飨,无不竟日飮酒,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飮不过二升,或为裁减,或赐荈以当酒。则三国时已知飮,但未能如后世之盛……』

  • 文章神奇七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38期  作者:竺濟法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七色 中华嘉木 绿茶 自然白茶

    历代被名人称为嘉树、嘉木的有两种,一是战国时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称橘树为嘉树;二是圣陆羽,在《经》开篇云:「者,南方之嘉木也。」上善若树全身是宝,于人类有百利而无害。而值得国人自豪的是,中国是举世公认的树原产地,目前世界上五十多个产国家和地区,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种的,称为中华嘉木名副其实。然而还有更多神奇魅力需要人们去探索,如已知有五〇〇多种有益人体的物质及香气,但还有一些未被人们所认知。而对一般爱者和读者来说,同样一片

  • 文章漫谈虞山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2期  作者:桑楠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虞山 茶叶 饮茶 采茶 制茶厂

    叶是中国人喜爱的飮料,常熟人飮更是有名的。经过现代科学进一步证实:飮有很多的好处。可以解渴、提神、强心、利尿、帮助消化、抗癌、健美、延年益寿等多种功能。所以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爱飮中国。虞山上原来只有野生的树,至今尙有少数群众在清明到谷雨季节上山采野叶,在饭锅里烘炒后冲泡飮用。这种叶我也尝过,味还是有的。在虞山上种树是从清代开始的。当时只是在祖师庙后,兴福寺西边山坡上等处种上零星的树。大规模种树是从五十八年虞山林场成立后开始

  • 文章绍兴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6期  作者:婁子匡 出版时间:1974-06-30
    关键字: 绍兴 饮食

    记录成为浙江、酒、肴馔、蔬果之著作,这是我私心祈求,有待同文合作完成,馨香以祷,拭目以待。同时我乐意追随袁、阮、朱和也在撰述浙江飮食的同文,来写续貂的拙作,首先提供绍兴的。我正辑集中国唐、宋、元、明、淸的有关「」的,和好必须有好水的有关「泉」的上代名著,认定在中国,是有悠久历史的主要飮料,亿万人都需用牠来解渴,更有不少对有特殊兴趣的人士,把牠看成飮料中的圣品。唐朝,陆羽的「经」,把「」作创始的研究和著述:之源、具、造、器、煮、飮、事、水、略、图

  • 文章杭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7期  作者:鄭競 出版时间:1975-07-30
    关键字: 龙井茶 垂云 天目 径山茶 昌化 富阳 明前 雨前

    杭州分六品,即龙井、垂云、天目、径山、昌化、富阳。六品中产于西湖者有龙井和垂云,龙井不仅家知户晓,畅销全国,且名扬海外。考其原因或与旖旎的西湖山水有关,再加树的本身及土壤、气候、水质等因素,故使龙井名噪世界各国。凡到杭州西湖游历的外国人,总是买些龙井囘国。据传说:「曾有一位欧商游西湖龙井时,购携种返国栽种,然在色香味质上仍不及原地——龙井。」由此确证西湖龙井的特色了。龙井又分「狮龙云虎」四品。狮即狮子峯,是天门山主峯。据西湖志

  • 文章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之江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文化 茶经 龙井

    发源于中国,在世界三大饮料中,最为上品。中国人喝的历史上溯到五千年以前。《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而解之。」公元七六〇年,「圣」陆羽走遍长江和淮河流域,考察树生长情况,寻访山僧老者,搜集了大量有关种、采、制、饮的资料,经历了五年时间,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的专著《经》。《经》问世以后随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从此不但中国有了文化,外国也有了文化。如日本的道;每逢庆贺、迎送或宾主之间叙事,往往来举行

  • 文章(乡情采风)「笑笑先生」屠隆的《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8期  作者:常敏毅 出版时间:2014-11-10
    关键字: 屠隆 品茶 研究 生平

    中秋之夜,东海上空浓云凝驻不见月色,但手执一卷《说》品读,且有好相伴,亦可醉人耶!且看其论色:「色以白以绿为佳,或黄或黑失其神韵者……若唐宋之,既经碾罗,复经蒸模,其色虽佳,决无今时之美」。论及香:「有真香,无容矫揉。炒造时草气既去,香气方全,在炒造得法耳。烹点之时,所谓坐久不知香在室,开窗时有蝶飞来。如是光景,此之真香也。少加造作,便失本真。遐想龙团金饼,虽极靡丽,安有如是清美」。又论味:「贵甘润,不贵苦涩……少啜则清香芬美,稍益

共356条记录 1/3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