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苏北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拍掌謠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49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87-10-10
    关键字: 拍手谣 苏北 俗谚 打巴掌 传统民俗

    这是苏北的玩意,两人对坐,双手合掌,甲以两手顺抹乙的手背,乙也同样以两手抹甲;然后甲、乙同时拍掌,复用右掌击对方的右掌,左掌击对方的左掌,交叉互打,一拍一击,边打边唱:打巴掌,打到正月正(读征),家家户户点红灯。「此指整个正月,从过年到元宵,各家灯烛辉煌。」打巴掌,打到二月二,个个人家带女儿。「江北人家,春节过后,例于二月初二日带女归宁,故另有俗谚:『二月二,龙抬头,家家人家带活猴,带得囘来吹笛子,带不囘来揑鼻子。』(言酸楚也)。」打巴掌,打到三月三

  • 文章苏北名人的故乡古蹟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3期  作者:左斌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苏北 历史名城 扬州 淮阴 徐州

    苏北,是江苏省北部的简称,约占江苏省面积的三分之二,它南接长江,北邻山东,全境都在江淮两河流域范畴内,水渠交错,河网密布,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等一连串的湖泊南北排列,又有大运河贯穿其间,构成水运网,眞是名副其实的水鄕。但苏北水鄕不若江南水鄕的灵秀婉约,而是带有野气豪放的味道,这和它地处莽莽无际的黄淮平原有关。苏北有著名的历史名城,如扬州、淮阴、徐州等;也出过不少名人,如刘邦、项羽、韩信、王念孙、施耐庵、吴承恩、郑板桥等。如今施耐等名人的故居,都已辟作

  • 文章苏北四季乡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張新洪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诗词 苏北 四季 借景抒情

    春含黛遠山接綠野,灣灣碧水映鵝黃。人群蜜集如春草,棋布星羅卜卦庄。夏芙蓉未放荷先合,鬧市偏偏暑氣浮。銅臭招搖難扇掃,汗腥彌漫小穹廬。秋炎熱倘收小微寒,誰家合唱大團圓?衰翁不把黃葉掃,素女紅妝依畫欄。冬大鵬展翅上雲霄,落落零零散羽毛。拾得零星三兩片,舉杯對酌氣添豪。

  • 文章關上(上)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6期  作者:韓覺生 出版时间:1978-12-10
    关键字: 香港苏北同乡会 白塔河 乡情掌故

    香港苏北同鄕会,成立至今,忽已十载,鄕老诸贤,准备出版纪念会刊,要各鄕友撰述一些鄕情掌故,风土人物,充实篇幅。我是苏北人,自应有此义务。不过「余生也晚」,在家鄕仅是少小时期的一段生活,稍长外出,没有回去过。当时年幼无知,见闻有限,对于家鄕的风土人物,知的不多;鄕情掌故,熟习的也少。为了不给鄕亲们失望,只好把童年生活中的点滴而今又有些糢糊的印象,写点儿凑了篇幅。不管他滥竽之讥,聊慰我鄕思之怀罢了。唐人诗句有云:「日暮鄕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其中「鄕关

  • 文章江河湖海的故事(三十九)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38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85-12-10
    关键字: 光华大学 私立大学 社会调查 苏北 母亲 训练部

    以后,我升大学,在光华大学读了两年。光华大学设在上海,是由圣约翰大学为了升国旗引起风潮而停办。学生家长即在上海大西路创建的一所私立大学。我在大学二年级曾修了一门「社会调查」的课。在上海,苏北的人惯常为江南人所轻视。以南人惯称江北人为「江北佬」。「江北佬」三字里面满含有轻视,鄙视的意思。原因是苏北各县比较贫瘠,所以苏北人到上海从事的工作比较低贱者多。如「剃头」,「修脚」,「擦背」,「拉洋车」…等等。有一天在上「社会调查」课的时候,敎授讲到江北的社会。有一位

  • 文章江河湖海的故事(四十)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39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86-02-10
    关键字: 公文 文稿 办公室 苏北 秘书室

    他是改变我个人历史,改变我命运的人。抗战期间江苏省政府以苏北兴化为临时省会有一段不算短的时间,那时省政府的秘书长为马汉波(鎭邦)。马汉波当时在苏北是一位位高权重的人。我当时以奉中央派任为江苏省党部苏北办事处主任。在军事方面属于鲁苏战区。鲁苏战区的总司令于学忠,副总司令韩德勤。于驻鲁南,韩驻苏北,分别设置总部与副总部。韩的副总部为动员需要设置战区江苏省动员委员会,以韩为主任委员。我则受任兼该会委员兼书记长。马汉波曾在江都任县长多年。到省府初任民政厅主任秘书

  • 文章(我的回憶錄)封塵歲月之十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8期  作者:許錦珠/口述 董其樑/筆錄 出版时间:2012-05-01
    关键字: 帆布厂 准备车间 阿毛娘 苏北解放区 个人回忆

    我们两人因此成了忘年交。阿毛娘在二十多岁时就死了丈夫,守寡至今,与子阿毛相依为命,好不容易将儿子拉拔长大,在上海杨树浦发电厂做工。一九四八年,有一天阿毛娘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她在发电厂做工的儿子忽然不见了,已经好几天没回家,音讯全无,说著说著禁不住眼泪直流。我安慰她说:「侬好心有好报,阿毛一定会平安无事的!侬要保重身体。」阿毛失踪的谜底一直要到上海解放后才揭晓,因为他是发电厂的中共地下党员,因身份曝露,奉组织之命撤退到苏北解放区,后来他还当上了上海军管会的干部。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6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3-12-10
    关键字: 县长 抗日战争 陷区 苏北战区 拜把子 保安大队

    工作需要,一面同情靑年们的遭遇,立即尽量的把他(她)们团结起来,纳入我方抗敌阵营,使各尽才能为保鄕保国而工作。这个以靑年为骨干的实体,以誓与家鄕共存亡的集团,一直从四鄕八鎭的渗入陷区,直指日寇汉奸的心脏,因之当时我方固守着前线昭关坝的八十九军及省县政府,均能灵活的了解敌情,随时应战,常使日寇丧胆!依据当时抗战情势,中央入川,日寇陷我首都,深入长江武汉,江苏省府转进苏北、江都县署设置鄕区,可算我等已在敌后,惟苏北地广人众,东临海、西滨湖,北以徐海为障,南以通、如

  • 文章「西游記」和海州方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張訓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西游记》 吴承恩 郁洲山 云台山 苏北方言

    是因为它大量地吸取、提炼了人民的日常用语,特别是作者的家鄕话(苏北方言)的结果。这些方言中传神的词语,新鲜而有生命力,对刻划人物性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西游记》的成功和富有魅力,能吸引广大读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力于语言运用所达到的高度成就。笔者试以《西游记》中大量苏北方言里的海州方言,略加阐述这个问题。要辨别清楚《西游记》里的海州方言,必须把古代海州所辖地区作一界定。据史载,海州自秦以来便有建制。秦始皇设东海郡,郡府在郯城(今山东郯城县)。海州建朐山县,属

  • 文章神女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殷紅堅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苏北小羊城 灌南新貌 小西湖商业街 沂河改造 文化底蕴

    一群海鸥凌空翔起,一行丹顶鹤鸣唱着从蓝天安祥地落下,一片古老、美丽而神奇的土地凸现在大伊山之南、灌河岸畔。这就是有着「苏北小羊城」美誉的江苏北部黄海之滨的灌南县。其形状体貌,西看像扫帚,可以扫除贫穷;东瞧又似钥匙,能够开启致富之门。其实啊,她身腰细长,短裙飘逸,大潮河大沂河如双垂的玉臂,柴米河六塘河盐河则同束胸的彩带;她头枕大海,堆沟港是嵌在皇冠上的绿宝石;脚蹬淮海腹地,汤沟鎭新安鎭百禄鎭又如缀在腰间带响的铜铃;而灌河大桥沂河大桥则似绕腕的银镯,活脱脱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