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艺术共返回49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苏的艺术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18、19期  作者:劉獅  出版时间:1972-07-16
    关键字: 江苏 艺术 绘画

    讲到江苏的艺术,题目太大,范围太广,多得可以写成一本书,但也可「长话短说」。每一朝代之艺术家,都有江苏人,犹忆刘海粟曾经说过,世界的艺术是中国的好,中国以江苏为最好,而江苏则属上海好,上海便是美专好,因上海美专便是刘海粟所创办也。至于江苏之艺术能否代表中国?能否代表世界?当然很有问题,不过中国艺术历史悠久,自有其不可磨灭之地位,确系事实。个人之所以硏究艺术,还是因为江苏人的关系,因为云南是边陲之地,文化及艺术水准均比较落后,试想苗族、摆夷、猓猓等族所出

  • 文章甬劇——典妻(借妻)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54期  作者:周金芳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宁波 艺术剧院 甬剧 典妻 艺术形象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廿五日下午十九:三〇,在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厅,由宁波同鄕会赞助演出,甬剧—典妻(借妻);开幕前,该会理事长毛葆庆先生接受宁波市艺术剧院甬剧特购感谢锦旗。一、中国式义大利歌剧宁波市艺术剧院甬剧团,经由编剧罗怀臻、导演曹其敬、作曲汝金山及全国演职人员,通力合作,成就了匡世巨戏「典妻」(借妻)。二〇〇三年在香港,二〇〇五年在欧洲四国,七个城市公演,被世界誉为「最棒的中国式义大利歌剧」。二、集中国戏剧精华—甬剧「典妻」观看宁波地方方言演唱的戏曲

  • 文章巨型彩石雕刻鑲嵌畫屏《紅樓夢故事圖》在樂問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黃雲龍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红楼梦 画壁 艺术

    红楼梦故事图》巨型工艺画屏,由浙江著名历史人物画家傅佰星先生根据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设计创作,由乐清精益艺术石雕厂朱阿柱组织监制,并请石刻世家李庆龙父子主刀雕刻。屏高二·三米,长七〇米许,气势恢宏,技艺精湛,整体格局华而不奢。作品集文学、美术多种工艺于一体,不仅具有艺术性,实用性,而且颇有收藏价值,是艺术宏构和屏风奇葩,其规模及工艺均属国内罕见。画屏为组合式长屏,共五十二扇,选红楼故事五十则,每则一扇,扇面石刻图画,背镶白石刻就的隶书说明,首尾加二扇

  • 文章工藝美術大師葉潤周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南懷瑾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木雕 艺术 手艺 叶润周

    人生能特立独行,自求有所成就者,必须天才与力学并具,方有成就。无论文事武功,百工技艺,要皆不外此例。往古文人,谦称个人作品,常以雕虫小技为喻;此皆秉古者社会阶级观点而作此说。殊不知雕刻手工,人人皆可作可学,而由技巧臻于艺术之林,其中实有玄阃,非深邃于道者,固不能达也。竹片木头,大地普存之微物。刀钻斤斧,人类常见之工具。然当运用斧斤刀钻于块木薄片之间,使之变化成形,写影如眞,若生物动态,栩栩然状死如活,忆昔如今,使人视之,揉往古时间于现在,簇十方空间于目前

  • 文章青丝写真更传神——记当代发绣艺术家魏敬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5期  作者:王維友 出版时间:2004-05-10
    关键字: 魏敬先 发绣艺术 作品 绝技

    头发,坚韧而富弹性,可以千年不腐。头发一向又是传情的信物,「要发不要头」、「一缕青丝订终身」……,都极言头发含情之深。温州师范学院魏敬先教授用头发绣制的人物肖像,人称「魏绣」。这「魏绣」,那可是魏先生耗尽四十多年的心血浇铸而成,缕缕青丝绣绝艺,针针发发寄深情,当今世界各地许多政治、文化、经济等等各界的顶尖人物,都把魏敬先为他们创作的发绣肖像当作宝物珍藏。魏敬先生的大名也随着这一幅幅艺术佳构在世界各地传颂。魏敬先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出生在汉高祖刘邦的故鄕

  • 文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8期  作者:倩文 出版时间:1980-08-25
    关键字: 说话艺术 “祸从口出” 感悟

    味,这是因为未经过大脑深思熟虑的话,是不容易给人深刻印象的。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是很有道理的。朱自淸也曾说过:「说话是一件费神的事,能少说或不说以及少说或不说的时候,沉默实在是长寿之道。」因此有的时候沉默也是代替说话的最好方法。在今天的社会中,人们讲求「说话的艺术」,藉著说话来沟通人与人间的关系,藉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古至今,「话」一直维系着人与人间的情感,因此不可不重视之。

  • 文章访金门年轻画家唐敏锐三兄弟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6期  作者:陳志達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唐敏锐 篆刻 画展 艺术

    看他对书画如此的沉迷与执著,便也由他,希望他好好学习,将来在画坛上能占有一席之地。民国七十二年,高中毕业以后,如愿的考上国立艺专美工科,但他并不以此自满,认为能再上层楼,翌年考上国立艺术学院,主修水墨,副修理论,五年的学习过程,使他对画又有了新一层的认识与诠释,他认为他眞正学画,应是从大学才开始,大学的学习生涯对自己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生命历程的另一个开端,大学以后,他每天严格要求自己习画三小时,也拒绝了当家敎敎画的打工机会,每天除了硏习理论知识外

  • 文章有谁能读懂这黎明前的预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1卷 第3期  作者:青波 出版时间:2009-03-10
    关键字: 艺术 黎明 月光 花儿

    一縷曙光此時被群山遮掩天邊火紅的彩霞萬般壯麗時間把一隻鳥逼迫到了空穀的地域有誰能讀懂這黎明前最後的預兆黑馬的急速狂奔也比拂曉前最鮮豔的花兒豔麗得多我看見 村莊在緩緩移動像萬物之答謝在親吻著春天的玉體我低頭冥思感恩而神的思想如月光詩卻在昂首高飛令我夜行的步履又向生命的印記挺進了亮度有誰能讀懂這黎明前懷念的預兆千百年來,這曲徑通幽佳景的本質就蘊藏在這裡 這裡確切說是在一條灰色綿延的小徑旁那些競放著的薔薇花呵她們的模樣宛如一群群辛酸的小天使正表白著一部飛翔著的史...

  • 文章说话的艺术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9期  作者:趙毓昌輯 出版时间:1991-01-03
    关键字: 说话艺术 宽容 智者

    少說抱怨的話—抱怨帶來記恨。多說寬容的話—寬容乃是智者。少說諷刺的話—諷刺顯得輕視。多說尊重的話—尊重增加了解。少說拒絕的話—拒絕形成對立。多說關懷的話—關懷獲得友誼。少說命令的話—命令祇是接受。多說商量的話—商量纔是領導。少說批評的話—批評產生阻力。多說鼓勵的話—鼓勵發揮力量。

  • 文章舟山的古戏台艺术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6期  作者:車鴻雲 出版时间:1994-08-10
    关键字: 舟山 古戏台 艺术 戏剧 题材

    神之诞期有诞戏,八、九月间东西鄕几无村不醵钱演戏,旧家巨族各祠中,冬至日亦有戏即冬至戏」。舟山虽地处海岛,但庙宇和祠堂分布稠密而且广泛,这俨然是一个舞台网。戏剧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我国演杂剧历史源远流长,唐代已有杂戏之名。唐李德裕《李文饶文集》卷十二:「杂剧丈夫二人」。其后历代均见此名;有宋杂剧、元杂剧、温州杂剧、南杂剧等。舟山从淸康熙到鸦片战争前。社会安定,海岛人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些都是戏剧之所以在舟山流行的客观条件。舟山的古戏台建筑艺术

共494条记录 1/5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