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自述生平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生平自述暨大陆二次之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呂明德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往事追忆 大陆之行 从军事略 台湾任职 自述生平

    廣豐 呂明德余姓呂原名光禮,於中華民國十四年農曆二月廿七日巳時,生於中國江西省,廣豐縣,桐畈鎭,深坑村後塭(原爲十二都深坑後塭)。父諱成樟,大伯諱成楫,二伯諱成枝,四叔諱成柜,父居三,可惜余出生十三日,先父即因病去世。直至我十二歲,因受地方惡勢力影響,母親乃與二伯父再度結婚,斯時二伯母亦已去世,遺留長子光仁,過繼大伯成楫公爲嗣,次子光義與我同住同食。在此期間,地方動亂不已,母親、二伯余與光義兄,漏夜逃難至木山崗二姨媽曾梅花家中,次晨又至閭塢外婆曾陳氏府上...

  • 文章七十四歲感言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鄒鵬奇 出版时间:1984-01-15
    关键字: 人物自述 戎马当年 生平感言

    志万一已耳。自述二奇生平,一无才识,惟「执中」「守正」,崇气节,轻得失,进不求名,退不委过,国事,己事,一以「义」断而已。合乎义者,加斧钺,投鼎镬,吾不辞;违乎义者,临金池,为卿相,吾不顾。昔日在军,绳墨自限,诫愼同僚,约束部众,均以一义字相激勉。数十年中,能无大错,仰不愧天,俯不怍地,对 领袖、父母而无负疚于心者,皆「执中」「守正」之效。退居在野,无富贵贫贱之累,无吉凶祸福之禳;政府奉给,足资温饱;家务琐事,槪付妻儿;吾惟读书,扫宅第,观电视,偶游艺

  • 文章一个同鄕靑年的自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2期  作者:△張 敏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张敏 自述 生平 概述 同乡会

    玆由鄕友介紹來訪者,有自稱鄞縣人張敏,當係靑年學生,述其家世,父母雙亡,遺有兄妹三人,苦苦度日,情境頗慘:經接談之下,該孤雛三人,思想純潔,查閱其身份證,亦屬鄞縣籍貫無誤。傍查招商局友人據吿,過去確有張芳瑤其人,爲寧波人氏,亦屬實在,梅憫其孤苦,擬略事資助,以盡微意,詎知張敏不肯接受,且謂「不勞而獲,受長者之賜,於心有愧。但求一枝之棲,自食其力,以求安心等語」!其情可憫,其志可嘉,爲特代爲呼籲,煩鄕長中有事業機構者,賜予按揷,以隨其願,此致寧波同鄕會理監...

  • 文章從失望中力求轉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朱澄軒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人物自述 生平略历 谢远明 动荡时期

    瑞金 朱澄轩一、生于战乱,不幸之幸。癸未孟春,收读瑞邑鄕贤谢远明之「七六自述」。深觉同处此国事如麻,战乱动荡时代;无论推翻满清,民国鼎立、军阀混战,剿匪、抗日、尤其大陆失守,在在都影响家庭经济及个人学业事业之发展,甚至生死存亡。幸与不幸,端在智慧之展现,把握契机,扭转命运。谢君于风雨飘遥旋干转坤之际,不畏艰险,远赴上海更勇于兵荒马乱争相逃生之紧急关头,化装军人,闯关抵台,错过升学之考期而不返籍,明智落脚宝岛,是不幸中之大幸也!二、冲破困阻,迭创奇蹟。未达

  • 文章詹邦畿著《八十自述》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廖建安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詹邦畿 《八十自述 人物事略 教育 生平著述

    谈狐说怪》等巨帙问世。凡此著述,因博采旁蒐,大有裨于国族文献;而无论叙事、说理,俱寓与人为善之心,并有振聋发聩之效,固非风花雪月之作所可等伦也。今虽年臻耄耋,而神明益健,晚近又著《八十自述》一书,观其内容,或述客家文物习俗,或记负笈历程、或言在台生活、或录欧美采风,文词畅丽,多采多姿,读之令人兴味盎然;故其价値,亦迥非一般庙堂文学之所可匹比也。翁有此立言之绩,即可并世而不朽矣。嗟夫!世之达者伙矣,而迹其所为,罔不权欲薰心,蝇营狗苟,唯利是图,而不问民瘼。与

  • 文章九十憶往樂事在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陶士君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河南旱灾 河南蝗灾 救济灾民 抗日战争 生平自述

    引言:九十憶往事,奉獻爲黨國,服務不辭勞,助人最快樂。一、民國卅一年間,河南省八個月滴雨未下,田禾乾枯,五穀不收、民不聊生,次年又發生蝗災,由豫東黃汎區啓動,小是蝗蝻,大的是蝗蟲,舖天蓋地而來,人力難以抗拒,如秋風掃落葉,所到之處田禾被吃淨光。連年災害,哀鴻遍野,百姓無米爲炊,吃樹皮草根,維持生活,我在三一總部懇請長官撥借麥子二萬斤救濟家鄉災民。二、民國卅二年河南發生嚴重旱蝗災害百姓吃穀糠樹皮,野菜草根度日。災民逃亡者不絕於途,巿場柴桂米珠,嚴冬天寒地凍...

  • 文章浮生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1期  作者:鄭菊生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生平自述 家庭概况 三民主义青年团 经济建设工作

    报制敌机先。策订光复大陆财经政策,以工者有其服,耕者有其田为其纲,符合大陆人心与需求。教学之余,深感学海无边,益信教学相长之语非虚。生平所亲炙之师长,追随之长官,交往之朋友,足资取法者甚多,老师如任卓宣师,「教不厌,学不倦」,平易可亲,乐于助人。长官如蒋经国先生,器识宏远,处事明快,无私无我,勤政爱民。朋友如曾在六十七军共事之汪敬煦将军,才德兼脩,学贯中西,有儒将风度。平生喜读书、好山水,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人生两大乐事,对思想、组织与安全工作着力甚深。厘订

  • 文章《悟往追來集》自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4期  作者:劉子暎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悟往追来集》 人物自述 往事追述 诗词文史 生平略历

    余,劉子瑛,江西彭澤人氏,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五日生,現年七十四歲。計余自髫齡啓蒙,而中學,而大學,廿載藝窗,淬礪奮發,冀能格物致知,文章經世,健身勵志,科學報國,庶可一展平生之抱負。一九四六年,抗戰利後之翌年,余學業結束,辭白帝,出夔門,穿三峽,下江陵,西別陪都霧重慶,東抵金陵帝王州,斯時,余春華正茂,意氣風發,思能爲國家和平,民主建設新階段有所報效,時余年正二十五歲也。詎鬩牆相爭,戈操同室,楚弓雖失,楚人得之,曹社傾覆,曹鬼自謀,得民者昌,有德者居,此固...

  • 文章革命元老陳雄夫先生事略(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4期  作者:李雄 出版时间:1968-10-3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卢沟桥事变 旧友生平 诸恶莫作 诸善奉行 八十自述

    西北,与逆贼周旋,此殆与当年国父广州蒙难时同一之忠贞精神也。迨 蒋公脱险,榕城党政军各界擧行庆祝大会。晚间假省府大礼堂欢叙,公特兴奋,连饮绍兴酒五十二杯,是为公生平第一次豪飮,亦即其眞情流露不能自己也。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爆发,中央决定全面抗战。十月,公以闽省党部名义召集地方人士组设抗敌后援会,不顾省府主席陈仪之反对,毅然为之。十二月,各县市分会亦相继成立。并组成抗建剧团,公亲率该团巡视各地,作普遍宣传。是年中央考核,以闽省抗敌工作列第一。民国

  • 文章張溉澍匀老先生自敘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张溉 人物自述 湖南政事 治学思想 生平著述

    先祖新甫公,以府試案首獲秀才後,因侍先曾祖步雲公疾,不參加舉子試,絕意仕進,育才爲樂。一日,與諸生講論語,諸生不能答,余四歲,立於傍,而遽答之,祖大異之,立攜以坐諸生中,自此啓蒙。十歲,畢四書、五經,及聲律啓蒙,功過格言等,已學習對聯及文言文矣。民七年冬,祖逝,距寒假僅一月餘,父送余之廳上雷家張鼎丞先生處就讀,鼎丞先生,亦秀才,爲祖父高弟子也。授經史及算術,並學爲詩。翌年冬,余在私塾被土匪擄去匿深山四十餘日。民九年春,入蘆洪市縣立第二高等小學,校長席啓馴...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