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聊斋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聊斋志异外一章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3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聊斋 蒲松龄 传说

    凡看过「聊斋志异」这本书的人,莫不咸知,作者蒲松龄,系山东淄川人。出身书香门第,胸有大才,乃清康熙年间岁贡。文名盛,颇为士林所推重。由于清朝试场律法有瑕疵,执行又松懈,导致弊端丛生,抢手猖獗。尤有层出不穷的「条子」弊端。所谓「条子」,是截纸为条、考生若与阅卷官挂勾,祇要凭条索卷、榜上便会有名。居然置国家抡材糊名「弥封」取士、典章制度,游戏规则而不顾。松龄一生自负,肚皮能藏万卷书,却无朝中特权为之关说,纵有学问也是枉然。以致每试不售,名落孙山。其内心郁抑

  • 文章艮園隨筆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聊斋志异》 随笔 轶事 考证

    聊斋志异考聊斋志异一书,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曁散文作品之冠冕。其流传之广,仅次于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诸说部。论其价値更驾中国散文名作阅微草堂笔记,池北偶谈而上之。春在堂随笔称其:「文辞藻缋,不失为古艳,后之继聊斋而作者,则俗艳而已。」淄川县志「蒲名松龄、山东淄川人,康熙辛卯岁贡,以文章风节著一时,顾以不得志于有司,乃决然舍去,一肆力于古文词,悲歌慷慨,自成一家言」。新世说二:「蒲留仙研精训典究心古学,目极淸初乱离时事,思欲假借狐鬼,纂成一书,以

  • 文章「台湾聊斋」和「舟山聊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2期  作者:舟子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台湾 舟山 聊斋 鬼怪 布袋戏

    需要戯剧来娱乐调剂阴魂,却把布袋戯团吓坏了。他们道了谢,便到原半山上把戯台拆了,连同道具乐器拿囘去,返家害了一场大病,过了二三个月才痊愈。却想不透,为什么皇帝一出场做戯文,鬼物便立刻消踪呢?这是台湾聊斋,信不信由你。故鄕舟山也有类似鬼怪故事,我幼时常听鄕人说起:东鄕某人唱小戯文唱到半夜被鬼玩弄了,西鄕有个唱小戯文的深夜里鬼请客,大吃稻草烂泥等等。按小戯文和台湾的布袋戯都是傀儡戯,不过大同小异而已。现在我要详细敍述一件故鄕小戯文怪事,怪事发生同台湾莺歌如出一辙

  • 文章聊斋志异轶闻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鄭緒平 出版时间:1984-03-20
    关键字: 聊斋志异 逸闻趣事 史料考证

    本刋七卷四期载出「聊斋遗稿杂谈」,兹又发现斯篇,与前文内容不同,颇具史料硏究价値,仍请卓予刋布,以飨读者为?吴鸿徽 敬上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这是王渔洋在评隲聊斋志异初稿时,特为他题咏的一首诗。如果读了这首诗之后,即或没有看到过聊斋志异这部书的人,也可能想像得到,这部书里所写的,都是一些城狐社鬼虚无飘渺诙谐可笑的传闻异说。夫怪力乱神,向为圣人所不语;今以蒲先生的博学多识,却不惜殚竭精力翦烛燃犀,冥搜穷抚,而写成

  • 文章聊斋中之陜人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趙宋岑  出版时间:1984-11-15
    关键字: 蒲松龄 聊斋志异 陕西人

    蒲松龄聊斋志异一书以谈狐鬼怪异为主。书中涉之人各地均有,且亦善恶良莠互见,惟谈及之陕西,则多赋予侠义质朴之特性。就余大略检读所及,聊斋中指名为陕西人者不过人。显然有侠义质朴之性者六七人。如「聂小倩」一篇之剑客燕赤霞,「自言秦人,语其朴诚。」剑客之特性为何?据燕谓宁釆臣语:「如君信义刚直可以为此」(指作剑客),是燕本人自有信义刚直之性,而言语容止又甚朴诚也。「胡四姐」中灭胡之侠客,未传姓字,但曰「一日有陕人骑驴造门」云云。「乐仲」一篇之主角乐仲,西安人,性

  • 文章陰陽界(川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0期  作者:蜀陝選輯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阴阳界 川剧 史连城 聊斋志异

    (上大旦紅鸞襖)史連城死陰司遊魂縹渺,似明月沉海底有影難撈。實難捨高堂上樁萱年老,死後時有何人來把香燒。多情的喬解元世間稀少,割一片胸前肉來把藥調。陰陽界孽風起吹透七竅,獨一人坐廊隅孤寂無聊。(上丑唱)自幼兒學的是軒轅行道,一家人全憑我尺子剪刀。裁一雙包脚布人人稱好,三丈布裁小衣莫得褲腰。這件事冥王爺他也知道,念我在陰曹府來把案消。(二旦唱)史賓娘離長沙珠涙長吊,提將起不由人黯然魂消。奴好比花開放紅顏未老,恨天公嫉嫦娥把奴壽夭。見姐姐坐廊隅將身倚靠,耳聽...

  • 文章寧波清官——費緯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3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11-02-10
    关键字: 蒲松龄 聊斋异志 妙令讽贪官

    留仙」蒲松龄像《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写的文言短篇小说。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清初著名的小说家。十九岁考取了秀才,以后屡试不中。三十一岁时受友人之邀,出外做了一年多的幕宾。回家后,一直在本乡私塾教书,到了七十一岁时,才考上贡生。他虽过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却把一生的精力都专注在《聊斋志异》等著作上。「聊斋」本是他的书斋名;「志」是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事。近五百篇(四三一篇)。若问:能不能用两句话概括其

  • 文章憶錄吾邑先民流傳下之狐鬼故事

    来源期刊:《鄉音》 第10期  作者:泰鑫 出版时间:1987-02-08
    关键字: 狐鬼故事 蚌精 狐妖 聊斋故事

    自逊淸以还,狐鬼之传奇,每见于聊斋,子不语,池北偶谈等诸书。虽觉离奇怪诞,超乎现实,但作者给予人性化之描述,令人看(听)来,确亦津津有味。昔在故鄕亦曾听过父老们讲述先民流传下之「本地聊斋」,在那虫鸣蛙叫,萤光闪闪之秋夜,围听此类的故事之情景,至今仍使人怀念不已。顷拜读「鄕音」所载大作多篇,唤回若干行将遗忘的往事与了了当前鄕情,其中冰玉女史「我与聊斋」一文,更因而想起童年中所听之狐鬼故事,爰录二则以寄「鄕音」补白,前者可视为先民戒色之寓言,后者为爱物之寓言

  • 文章詩選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7期  出版时间:1993-07-31
    关键字: 诗选 聊斋志异 武侯祠感咏 萧赞育 挽粥会

    聊斋志异写鬼如人亦写狐,深含褒贬见功夫。留仙妙用丹青笔,画出凡间美丑图。武侯祠感咏西蜀老臣建业雄三分鼎足济汉穷中兴定策成何败谋事在人世世同挽粥会会长萧赞育先生许身党国展猷为,政绩军功羽檄驰,两代元戎深倚界,忠贞应勒岘山碑。立言坛坫有鸿篇,建设撑持三十年,团结乃能行宪政,此心直可鉴诸天。中华文化阐根源,钜制皇皇千万言,阻遏阴谋王道显,长留正气两间存。粥会从游颇受知,何须恨晚识公迟,屡蒙青及惊踰分,客岁曾呈米寿诗。雍容雅度见胸襟,大著梅园布德音,承命校勘惭

  • 文章聊斋志异所记晋人晋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4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聊斋志异》 蒲松龄 人物简介 相关晋人晋事 书籍风格

    聊斋志异的风格聊斋志异凡八卷,或析为十六卷,计四百三十一篇,淸蒲松龄所著,记神仙狐鬼故事,描写深刻细微,叙次委曲宛转,结构紧密井然,文字典雅简炼,想像豊富锐敏,神奇飘幻,不可捉摸。偶述所闻,亦极怪异,故以「志异」名其书,旧时极风行,趣味横溢,百读不厌。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于明崇祯十三年庚辰(一六四〇)阴历四月十六日戌时,生于山东济南府淄川县东之蒲家庄故里。淸处士蒲槃(字敏吾)之第三子也。淸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乙未正月廿二日卒,享年七十六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