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美食共返回18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談溫州大餛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2期  作者:王杲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温州 馄饨 美食

    素有魚米之鄕的美詞來形容溫州地方的富饒,當然以米飯爲主食,但竟以麵粉製成的餛飩,而在臺灣大大出名。在臺北市的街衢,有好多市招,用大紅字寫著「溫州大餛飩」。最近環島旅行,每到一地,都可看到這樣的招牌。從前在故鄕,僅作點心小吃的食品,幾十年來在臺灣的名聲,竟如此響亮,幾乎把溫州享譽的東南文物之邦的美名蓋住。我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溫州大餛飩,卻不一定知道溫州地方在清代末期,有一位經學大師孫詒讓先生。雖然這是兩回事,大餛飩只是屬於生活中的小品而已,當然可以普及到社...

  • 文章出門日日好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作者:泉州客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猪肉 客栈 美食

    泉州商人颜某,到惠安秀涂(俗称臭土)洽商务,客宿于某客栈多日,夜晚闲下无事,恒购猪肉沽酒自斟佐酌,一乐也。栈主娘素馋口,见颜某有如此口福,甚羨,盖其夫俭酸,家中不易得美食,几三月不知肉味,一日,颜某早归携猪肉回,旋外出沽酒,途遇友人闲谈而迟返,栈主娘目覩颜某猪肉高悬于房中,度其偌晚尙不回,谅不来栈烹食,受馋食心驱使,竟将颜某猪肉取去私自烹食。颜某回栈不见猪肉,知被栈主娘偸去无疑,但不好启口,乃出与栈主人聊,颜曰:「出门日日好,在家朝朝难!」栈主人指其应读

  • 文章讀「童年故鄕的回憶」有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1期  作者:王 傑 出版时间:1973-10-01
    关键字: 童年 故乡 回忆 美食

    本刊七十期內有一篇「童年故鄕的囘億」,在這短短的一篇報導裏越看越像就是我的故鄕;頓時腦海裏如銀幕一般泛起童年家鄕的憧憬。囘味童年的故鄕,人生旅程片段生涯應該是甜蜜的,但是對我來說有甜、有苦……。內心矛盾交織不期而然起了共鳴,觸發我寫作的動機。時値中秋佳節: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鄕,月到中秋分外明,徒增遊子思家想鄕人之常情。余浙籍寧波人氏,歷三代世居滬濱,記得七歲時,祖母在故鄕孤單寂寞,堅欲帶我長孫作伴,雙親唯諾,接我返鄕。時屆學齡,就讀寧波西門外航船埠頭王...

  • 文章小菜飘香 连雪港的地方美食虾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李自見  出版时间:2004-09-01
    关键字: 地方美食 虾酱 美食做法

    臭,但做出来的菜却是味道鲜美,无物可比。虾酱的吃法多种多样:在热锅里放入油葱炸出香味时,投入虾酱、生姜沬、胡椒粉,炒好黄豆同煮即可食用;再一是用水泡花生米与虾酱同煮;还有用虾酱烹炒鸡蛋、烧豆腐等家常小菜也不失是风味各异之美食。近年来,港城一些大酒店的宴席上也出现了虾酱花生米这道小菜,可见虾酱虽兴于鄕野,却可登大雅之堂。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可用先进技术对其传统虾酱制品加以改造创新,把虾酱制成罐头,便于人们携带和储存。让连云港这一地方美食香飘四方,扬名天下。

  • 文章棗的聯想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0期  作者:岳俊天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红枣 风俗 美食

    妻端著一盤剛洗過的靑棗對我說,現在正是棗子上市的季節,難得大快朶頣,讓我多拿幾個吃吃看。台灣這多年來對水果的培育不遺餘力,差不多每年都有新的品種出現,就以棗子來說,過去好像此地沒有出產,因爲那是寒帶性水果,但現今居然大量推出,而且個兒都很大,有的大得就像雞蛋一樣,靑中透亮令人垂涎,吃起來甜脆可口别具風味。假若說要挑剔的話,就是口中略留澀味,美中不足。台灣也有進口的紅棗,但是並不太多。記得廿多年前結婚不久,與妻第一次過「臘八」節,兩人硏究煮臘八粥該用那幾種...

  • 文章金秋飄來栗子香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4期  作者:李盛仙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栗子 板栗 美食

    金秋時節,板栗飄香。漫步街頭,到處可見測光閃亮,香氣誘人的糖炒栗子,使人留連忘返。板栗,俗稱栗子,又名栗果、毛栗、風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稱。在我國各類果品中,栗子的栽培歷史最為久遠。陝西半坡村發現新石器時期遺址裡就出土有栗子,這說明在五六千年以前,栗子就曾經是人們的食品之一。歷史上有許多名人曾對栗子寫了贊美的詩篇。《詩經》中有「樹之棒栗」、「東門之栗」的記載。唐朝杜甫寫有:「山家菜栗暖」的詩句,把吃蒸栗子的情景寫得極有生氣。宋代范成大寫有「紫爛山梨紅...

  • 文章淺談故鄕賓陽的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鄧雄 出版时间:1985-07-10
    关键字: 上墟米粉 故乡美食 下墟粽

    拜讀第二十五期鄧輝年兄撰我所知道的故鄕——賓陽大作後,深有同感,雖僅作槪略介紹,並著重於賓陽的語言,讀來絲絲入扣,但總感意尤未盡,不禁鄕思泉湧,也學塗鴉,藉以抛磚引玉,使美好的故鄕——賓陽,能得舊夢重温。筆者數十年來,對吃特爲偏好,行跡所至,把吃解決了,其他卻迎刄而解。談到吃首先憶及故鄕一句俗語:「上墟米粉下墟粽」,意思是說剛開市的米粉最美味,配料全是原汁;將近散市的粽子最好吃,因此時的粽子火候已到了家。談這兩種吃,得先從地方集市說起,故鄕賓陽,每一鄕鎭...

  • 文章章魚·望潮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2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章鱼 望潮 美食 海鲜

    報載,溫州濱海泥塗上望潮旺發,菜場上這種奇貨可居的海鮮,紛紛端上平常百姓家的餐桌。世人和不少文章皆把望潮和章魚混爲一談,《辭海·章魚》也說『章魚別稱望潮』。其實兩者是堂兄弟,都是無脊椎動物中的軟體動物,屬頭足綱,章魚科。該科有百餘種,北太平洋的大章魚足長三五米,伸開八隻腳直徑十幾米,重達上百公斤,長足能把船上的人捲下海。我國南海的小章魚只有幾公分長。澳洲的藍色斑紋小章魚有劇毒,能毒死人。溫州近海的章魚和望潮,形態和棲息地迥異。望潮生於海塗,多見於春秋兩季...

  • 文章家鄉味魚生蝦蟣盤邊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3期  作者:宋維遠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美食 菜肴 鱼生 虾虮

    魚生、蝦蟣,是我們溫州人十分熟悉的傳統「菜肴」。但它們既非青菜、蘿蔔的菜,又非黃魚、對蝦的肴。本可用溫州俚語的「配」字來取代,但外地人讀來費解、姑且暫用「菜肴」。過去,浙南農家曾長期以蕃薯絲爲主糧,薯絲飯甜味太重,吃飯時就特別喜歡用鹹的「菜肴」下飯。魚生、蝦蟣是濃鹽醃制的,只要用箸頭醮它一下放在嘴裡,薯絲飯便會滾下肚去,用量很少。另外,魚生、蝦蟣的原料是細魚,蝦籽,出身低微、價格便宜,正好與蕃薯絲相匹配,爲農家所能承受,所以成了貧寒家庭飯桌上的常備菜。境...

  • 文章昆明美食之旅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6期  作者:馬崇寬  出版时间:1996-12-25
    关键字: 昆明 美食之旅 游记

    本人兼任中华民国烹饪协会秘书长,为促进台北和云南两地餐飮文化交流,应云南省烹饪协会、民革云南省委员会及昆明市台胞联谊会三方面之邀请,由中华民国烹饪协会联合中华美食交流协会、美食天下杂志社餐飮人士等二十七人,由本会赵理事书华(信轮旅行社董事长)筹办,组成中华美食台北访问团,浩浩荡荡于八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经香港飞抵昆明,作五天美食访问之旅。美食访问团由本人担任领队,顾问复兴工商傅敎授必聪、锦芳公司周董事长锦隆,团长陶陶餐厅许总经理堂仁,副团长青青餐厅施总经理

共180条记录 1/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