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红薯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香喷喷儿的红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2期  作者:王燦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南阳 红薯 红薯干 薯干酒 红薯

    想吃桃,桃有毛。想吃杏,杏儿酸。吃个红薯面蛋蛋。——家乡民谣

  • 文章台北畫展記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劉堅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揭幕 乡谊 乡长 红薯稀饭

    孤寂游子的心窝。鄕长莅临语多嘉勉军政显赫,叱咤风云的二位鄕贤,王立委香山公,黄县长玉山公,不辞浔暑贲临展览会场,二老以九十高龄,细心巡视,使我最为感动!也确实引以为荣了,尤足感佩者,二老不是象征性的官式应酬,而是上下两层楼百余幅作品,悉予鉴正,且频频垂询嘉许,长者仁慈心怀,溢于言表,志修何其有幸,蒙此荣宠!红薯稀饭远胜佳肴画展闭幕的前一日午后四时许,玉公赫然再度出现在展览场楼下大厅,我急速地由二楼梯口策杖而下,感情地直呼「县长好……」玉公见我手脚不灵,以稳健

  • 文章番薯絲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1期  作者:季品三 出版时间:1995-02-01
    关键字: 红薯 番薯 食物

    瑞安中学,成了寄宿生,跟番薯丝似乎绝缘了。到山东读大学,供应细粮外,还要啃窝窝头配小米粥。窝窝头可粗糙,很难吞咽,大概它的身价与番薯丝差不多。「断交」了十多年的番薯丝,想不到去福建后又「复交」了。听福建人介绍,番薯原名红薯,又叫山芋、地瓜、红苕。祖籍中南美洲、墨西哥、哥伦比亚热带地区,一四九二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红薯被带到欧洲。十六世纪西班牙人把薯种传到东南亚。十六世纪末叶,即明代中后期,在南洋的福建籍侨胞,目睹这种作物,在旱地上能够繁殖生长,动起脑筋来了

  • 文章北方红薯淌糖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0期  作者:郭有文 出版时间:1987-10-30
    关键字: 北方红薯淌糖浆 思乡情 红薯种类

    红薯,因其味甘,故叫甘薯、甘藷或番薯,俗称地瓜。原产地为中美洲,明季始入中国。在我国北方,因其多为红皮,故叫「红薯」。但是,说来奇怪,有一种红薯是白皮的,却也叫红薯,并且还叫「白红薯」;这和称「老鼠」、「小老鼠」同样有趣。城里的人比较文明点,红皮的叫「红薯」,白皮的则叫「白薯」。提到白薯,有这么一个笑话,那就是对某一种极普通的事物不通也不会的人,便被谑称之为「白薯」。红薯在本省是喂猪的主食,在巿街中也常看到推著烤熟叫卖的。金门亦盛产此物,并槪以「地瓜

  • 文章不如囘家卖红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尹雪曼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红薯 当官 为民做主 七品芝麻官

    最近看了一部大陆拍摄的河南戏电影,名叫「七品芝蔴官」;内容描述一位县太爷不畏权势,把明朝的大权奸严嵩的妹妹绳之以法,滑稽突梯,意义深长,看了不禁拍案叫绝!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位县太爷出场时,房间墙上悬有一幅画,画上题的两句诗:「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不是因为我是河南人而说河南戏好;河南戏因为能够充分表达老百姓的心声,所以我一直认为它不仅是我国地方戏中的翘楚,也是我国戏剧的奇葩!譬如这出「七品芝蔴官」的内涵,就绝对不是国剧以及其他地方戏所能

  • 文章漫谈红薯猪肉和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7期  作者:康際豐提供 出版时间:2006-06-10
    关键字: 红薯 猪肉 健康食品 长寿食品

    一、常吃红薯好处多⒈防治便秘 红薯含有淀粉和纤维素,它们在肠内能吸收大量水份,促使食物软化,推动粪便排出,从而防治老年性便秘,并避免毒物在肠内久存。⒉防治癌症 它利用纤维素通便抑癌,维生素防癌除癌外,还含有「脱氢异雄固活性物质」可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和增长。特别对防治肠癌,有其独特作用,高居果蔬类抗癌之首。⒊防治心脑血管病 它有胶原和粘多糖,是一种多糖蛋白质。能抑制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保持血管弹性,促进血液畅通,从而能防治心脑血管病。⒋美容养颜 红薯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