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糯米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名贵特产——血糯米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2期  作者:汪溢中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特产 糯米 常熟 简介 栽培历史

    常熟的血糯米,在民间至少已有百年的栽培历史,传说是在清皇朝,康熙年间,在丰泽园稻田里,发现的变异株,培育成的品种,其特征是稻杆较长,稻壳上长有红芒,成熟时稻壳呈浅紫色。米粒殷红,色泽既美观,质地又特别香腴,营养价値很高,含有生物的略素等成份和十三·六%的粗蛋白质,具有由内而外,补血养颜、强身滋阴的功效,一九二二年在全国评比大会上,荣获大奖,列为全国六大珍米之一,进入国际食谱排行榜,在《人与自然》一书中,中国六大珍米的排列顺序,是陕西的黑米,云南的紫米

  • 文章談談「油炸檜」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2期  作者:家鄕人 出版时间:1981-06-01
    关键字: 油条 秦桧 岳飞 葱烧饼 糯米团子

    油条本来叫做「油炸桧」,据说最早是临安(杭州)人先做出来的。南宋年间,卖国宰相秦桧和他的老婆王氏,在东窗定下了毒计,把精忠报国的岳元帅活活烧死在风波亭里。消息传开来,老百性个个气愤不平,酒楼茶馆,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件事情。那时,在众按桥河下,贴隔壁有两个吃食摊,一家卖芝麻葱烧饼,一家卖炸糯米团子。这一天,刚刚散了早市,做烧饼的王二通通炉火,整好灶上卖剩下的一叠葱烧饼,看看没有买主,就坐在条櫈上休息。这时,做炸糯米团的李四,也收拾好油镬,蹲在那里咂旱烟啦

  • 文章九江蛤蟆尿酒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蛤蟆尿酒 蒸馏酒 糯米酒 酿酒工艺

    明、清时期,酿酒技术不断提高,蒸馏酒(白酒)问世的糯米酒兴起。当时姑塘作坊的师傅,以姑塘雪花银糯米为原料,把蒸熟再进行勾兑而成。每一〇〇斤糯米可出五〇度左右的酒六〇斤左右。这种酒在酿过程名「蛤蟆尿」。这种酒香浓郁醇厚,深受饮酒者欢迎,声名远播,当地人儿女婚嫁,老人做寿,工程竣工,农作丰收,逢年过节,凡喜庆之事,都以订做「蛤蟆尿」酒为首选。

  • 文章故鄕冬至舊俗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0期  作者:寒松  出版时间:1973-12-20
    关键字: 冬至旧俗 糯米粉团 冬至节

    过去故鄕,在冬至节朝上,家家都吃新糯米粉团、甜咸各色饀心。都很考究,中午照常便饭,晚上家家要吃冬至夜饭,富裕的人家吃的非常丰富,贫困人家添了一二只菜也将就算了,俗谚说:「有钱冬至夜,无钱冻一夜」对赤贫的人家来说,他们是没有冬至夜的。

  • 文章送灶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期  作者:王跡  出版时间:1972-01-20
    关键字: 送灶君 厨房 主妇 灶君老爷 糯米糖团子

    自有权衡,所以主妇们在送灶君时,特别诚心,在送灶君时请灶君吃的糯米糖团子,做得特别甜而凝,一说请灶君老爷吃了,上天可多说几句好话,一说请灶君老爷吃了,把他的上下两片嘴唇皮黏住,张不开嘴来,使他一句话也说不出,不知二说孰是?想当时送灶君的主妇们心里都在好笑吧?

  • 文章東坡肉套餐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2期  作者:李梅仙 出版时间:2010-03-10
    关键字: 八宝饭 糯米 制作方法 温馨提醒

    九、八宝饭(点心)材料:圆糯米四两 凤梨片二片 葡萄干二大匙 甘纳豆及红枣各二分之一杯 豆沙四两做法:⒈圆糯米洗净,加水浸泡二~三小时,将水倒尽,再于锅中加高过米面约一粒米高度的清水,入电子锅中煮熟。⒉取一深碗,薄薄地抹上一层油后,顺着碗底及边边,排入凤梨片、葡萄干、甘纳豆、红枣。⒊加入一杯糯米饭,铺平,再放入豆沙。⒋豆沙上再铺一层糯米饭,压紧,最上面用玻璃纸覆蓋。⒌入锅大火蒸三十分钟即可。老师的叮咛:※若有现成的糯米饭,约用二杯糯米饭即可

  • 文章故鄉習俗雜憶之三——平居生活(續二)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81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故乡习俗 平居生活 油豆腐 糯米团子 莼菜

    方糕伏苓糕」的,用一格格木制方鎭,四五格成一叠,用一根粗宽的布袋托着鎭底,斜挂在肩上,鎭在前胸,两种糕都是用粳米粉做的,方糕中放豆沙作馅有时带些薄荷香,用模子打造,伏苓糕米粉中加伏苓并加白糖馅,作长方形切成水纹状,这两种糕都是吃凉的,而且现买现吃,放久了就失去美味,除此两种糕外,另外也卖一种叫「鹅头颈」,熟糯米粉摊平中间裹以豆沙卷成一根圆圆长长的一条像鹅的头颈,但却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卖,也是吃凉的,所以冬天就没有这种糕点,同时仅在淸早时分出现。还有一种卖

  • 文章粽鍋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12期  作者:王抗芙  出版时间:2015-07-25
    关键字: 粽锅蛋 端午 糯米 粽箬 斗蛋取乐

    知纪念屈原是在上学后,知纪念伍子胥则已改革开放,外婆早已作古)。端午吃粽子和粽锅蛋,在她,只是一种上代传下世的时令习惯而已。她总说,平时苦些没什么,逢年过节一定不能亏待小佬,该有的就要有。过节让小佬眼上眼下看别人家小佬吃,既可怜也显得没教养。所以,无论多么艰难,每年端午,外婆都会竭尽全力(那时候鸡蛋都要凭票购买,外婆总是一过年就开始攒鸡蛋——自家鸡生的——和鸡蛋票),保证我们每个孩子能得到十个粽子锅里煮的鸡蛋。看着外婆忙碌地煮粽箬淘糯米淘赤豆(那时副食种类

  • 文章十月朝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期  作者:介生  出版时间:1971-11-20
    关键字: 十月朝 故乡习俗 祭扫新坟 糯米团子

    阴历十月初一称十月朝,陷匪前故鄕的习俗,在十月朝那天,如有当年营葬新坟的人家,都要去祭扫新坟。鄕间农家在十月朝还要吃荠菜肉饀的新糯米团子,并且从那天起开始把秋收的稻谷开砻碾米,储藏起来,作为来年的食粮和开消而有余。

  • 文章漫話年糕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0期  作者:朱岱鳴 出版时间:2002-02-20
    关键字: 年糕 “年年糕” 糯米 外婆 作坊

    要术》所载的一种糯米糕的制法中看出来。其制法是:将糯米粉在绢箩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再捏成一尺多长、二寸多粗的条,然后剖成四条,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来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看来颇具中原飮食特色,因为枣和栗素为北方特产,只有糯米方为江南水鄕的特产。在北方,具有糯米那种黏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黏,又甜,是黄河流域人民喜庆丰收的美食。而年糕或年年糕的名字,恰恰就首先出现在用这种黍米做成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